*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食品營養與安全衛生學 ISBN:9787122445285 出版社:化學工業 著編譯者:姜忠麗 趙秀紅 頁數:34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863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系統地闡述了食品營養學和食品安全學的基礎理論和實際應用的知識與方法。包括食品營養與安全的主要概念、研究內容、發展歷程及我國在食品營養與食品安全方面的現狀及政策措施,人體需要的七大營養素——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水和膳食纖維,以及食品污染及其防治、食物中毒及其防治、各類食品(包括轉基因食品)的衛生及其管理等。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教材使用,也可供食品科技工作者、生產經營者、營養與衛生工作者參考,亦可作為家庭生活的參考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第一節 食品營養與安全衛生研究的內容 第二節 營養學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營養學的形成與發展 三、我國居民營養狀況及今後工作重點 第三節 食品安全與衛生學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食品安全與衛生學的形成與發展 三、我國食品安全現狀及所面臨的問題 四、食品安全展望 第二章 食物的消化吸收 第一節 消化系統的概況 一、人體消化系統的組成及功能 二、各種消化液的成分及作用 第二節 食物的消化 一、碳水化合物的消化 二、脂類的消化 三、蛋白質的消化 第三節 食物的吸收 一、吸收部位 二、吸收形式 三、主要營養物質的吸收 第三章 營養與能量平衡 第一節 能量與能量單位 第二節 能值及其測定 一、食物能值與生理能值 二、能值的測定 第三節 影響人體能量需要的因素 一、基礎代謝 二、體力活動所消耗的熱能 三、食物特殊動力作用 四、生長發育 第四節 能量的供給與食物來源 一、能量的供給 二、能量的食物來源 第四章 人體需要的營養素 第一節 蛋白質 一、蛋白質和氨基酸的分類 二、蛋白質的生理功能 三、蛋白質的營養評價 四、蛋白質的互補作用 五、蛋白質、氨基酸在食品加工中的變化 六、蛋白質的攝入量和食物來源 第二節 脂類 一、脂類物質的分類 二、脂類的生理功能 三、脂肪酸 四、膽固醇 第五章 食品的營養價值 第六章 膳食結構與膳食平衡 第七章 營養與疾病防治 第八章 食品的營養強化 第九章 食品污染 第十章 食物中毒 第十一章 食品的安全衛生及管理 第十二章 食品安全質量的監督與管理 附錄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