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政治發展的行程 ISBN:9787519467616 出版社:光明日報 著編譯者:秦德君著 頁數:27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836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政治發展的行程:國家治理的十四個截面》立足於對中國政治發展的實際觀察,從十四個截面切入「新中國」「新時期」「新時代」,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政治發展的行程,形成中國現代化政治發展分析框架和學術解析模式。作為一種「歷史記錄」,本書重在揭示中國政治發展的主線及其「編碼方式」,為「讀懂」和把握中國政治發展提供幫助。 本書對於每一截面的分析立足社會生活和治理本身,同時注重政治發展內在機理的分析,形成總攬性、全景式的觀照。本書可作為高校、機關、社會團體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進程和中國式現代化教育的教學教材和拓展閱讀材料。作者簡介 秦德君,政治設計研究專家,教授,政治學者,專欄作家。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學博士后,師從我國著名新聞史學專家丁淦林教授;政治學博士,師從我國著名政治學家王邦佐教授。著有《政治設計與政治發展》(商務印書館2009)、《公共生活的地平線》(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政治設計研究:對一種歷史政治現象之解讀》(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0)、《執政績效探微:戰略、評估及設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領袖形象的政治藝術》(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領導者公共形象管理:傳媒政治時代的形塑、建構與傳播》(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領導者公共形象藝術:領導力與領導生涯成功策略》(研究出版社2009)、《中國公民文化:道與器》(東方出版中心2011)、《公共決策的焦點:國家治理與地方治理》(中國社會出版社2017)、《公共管理的地平線》(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主編著作《國之棟樑——陳國棟百年誕辰紀念》(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發表散文、隨筆數百篇。目錄 序 政治發展的季風導言 一、本書的核心問題 二、本書的研究背景 三、本書的理論結構 四、本書的研究方法 第1章 中國現代化的歷史進程 一、中國現代化的起程 二、中國現代化的進程 三、中國現代化進程與政治發展 第2章 從1978到面向2035:改革時代的「思想符號」 一、改革時代的「思想符號」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實踐性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實踐性方位 四、理論與實踐:創新性實踐的維度 第3章 國家治理與黨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主線 一、從「鄧小平理論」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二、從「社會主要矛盾論」到新的「社會主要矛盾論」 三、從「發展是硬道理」「科學發展觀」到「新發展理念」 四、從「四個現代化」到「兩個十五年」戰略安排 五、從「以人為本」理念到「以人民為中心」思想 六、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到「五位一體」總體布局 七、從「依法治國」方略到「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 八、從強化「社會管理」到創新「社會治理」 九、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十、從「一靠教育,二靠制度」到「把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 十一、從「三個自信」到強調文化的「四個自信」 十二、從「參与全球治理」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十三、從「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到「全面從嚴治黨」 第4章 「新中國」「新時期」「新時代」:中國政治發展的結構和階段 一、「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歷史使命的形成和提出 二、新中國:「建設一個中華民族的新社會和新國家」 三、新時期:「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四、新時代:「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五、結語:「使命引領未來」 第5章 新時代治國理政框架與治理進程 一、「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 二、「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三、「一帶一路」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四、「城市治理」和「鄉村振興」 五、「貫徹新發展理念」和「構建新發展格局」 第6章 「放管服」改革行程:20世紀80年代改革的延續 一、「放管服」改革的歷史起點與進程 二、「放管服」改革對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貫徹與踐行 三、加快推進「放管服」改革的現實性與難點 四、深化「放管服」改革要處理好幾個關係 第7章 「一帶一路」倡議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一、歷史新起點與「一帶一路」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拓深 二、全球新常態與「一帶一路」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戰略性調適 三、「負責任大國」與形象建構:國際傳播話語的建設 四、結語:政策機制轉換與應時調適 第8章 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與民主政治建設 一、「人民民主」是以人民性為價值核心的民主類型 二、全過程民主是對「人民民主」特色和本質的揭示 三、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新時代政治建設的主線 第9章 「法治中國」建設歷程:推進重點與基本路向 一、從法制之治到法治之治 二、從法律體繫到法治體系 三、從工具理性到價值理性 四、從依法治國到依憲治國 五、從依法行政到依法執政 六、從小康社會到法治社會:政治發展的遞進 七、公共價值目標與集體行動 第10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現代化推動的「中國方式」 一、「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運行特徵 二、「集中力量辦大事」領導方式的歷史演進 三、「集中力量辦大事」成功案例 四、「集中力量辦大事」若干啟示 第11章 中國國家制度型構與「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基礎 一、中國國家制度體系:層級與構成 二、中國特質與文化根基:中國國家制度的內生邏輯 三、夯實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基礎 第12章 科學執政:執政資源的支配、運用和配置科學化 一、執政的特質:與古代「執政」之迥異 二、「執政」與「領導」:政黨政治的不同界面 三、執政資源是實現「科學執政」的重要變數 四、多維性與有限性:把握執政資源的類別性態 五、科學配置與審慎支配執政資源 六、治理執政損耗實現執政效能最大化 第13章 從「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到「全面從嚴治黨」 一、歷史性三階段:新中國以來黨的建設歷史演進 二、「治黨」與「管黨」:結構、治理邏輯與側重點分析 三、構築面向新時代的「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體系及其重點 第14章 從20世紀中葉向21世紀中葉:百年復興與歷史目標 一、「民族振興」「民族復興」與「中國夢」 二、實現民族偉大復興與個體倫理建設 三、實現民族偉大復興與社會深度治理 四、實現民族偉大復興與公共規制建設 第15章 結語與展望:中國政治發展的拓展空間 一、「美好生活」建設的拓展空間 二、「生態文明」建設的拓展空間 三、「人的全面發展」建設的拓展空間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