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家族》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形成 任帥軍著 978752283441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NT$814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神聖家族》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形成
ISBN:9787522834412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著編譯者:任帥軍著
頁數:28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840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神聖家庭(或對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駁布魯諾·鮑威爾及其夥伴》是馬克思、恩格斯批判思辨唯心主義和論述歷史唯物主義的重要理論著作。這是他們首次合作、生前定稿和公開發表的著作,它不僅通過批判思辨唯心主義使當時的德國思想界大受震動,成為鍛造歷史唯物主義「新世界觀」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而且開啟他們長達40年的共同事業和偉大友誼。本書從文本比較視域探究《神聖家族》在歷史唯物主義形成中的地位、價值和意義,分別從歷史唯物主義的重要原理群眾史觀、無產階級的歷史作用、歷史唯物主義形成中的承前啟後階段、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重要論述、對現實生活問題尤其是貧困問題的關注,以及對新時代建設美好生活的現實意義等方面進行研究,形成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之間的互文,對用文本闡釋原理、反思歷史和關照現實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作者簡介

任帥軍,男,1984年8月,山西河津人,博士后,復旦大學講師。研究領域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神聖家族》、人權價值、法律評價等。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1項、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2項、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1項。出版專著《法律評價論》;在《復旦學報》《倫理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報》等發表論文十余篇,其中被《新華文摘》轉載1篇、《中國社會科學文摘》摘錄1篇、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轉載2篇。博士學位論文入選2016年度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生人才培養登峰計劃。

目錄

第一章 提出歷史唯物主義的重要原理群眾史觀
第一節 科學界定「群眾」概念
第二節 群眾史觀的思想脈絡
第三節 作為世界觀與方法論相統一的群眾史觀
第二章 闡述無產階級歷史作用的重要里程碑
第一節 馬克思、恩格斯論工人階級上升為無產階級
第二節 恩格斯《英國工人階級狀況》的具體實證研究
第三節 無產階級運動:從社會歷史到社會心理的反思——基於《神聖家族》與《烏合之眾》的比較
第三章 歷史唯物主義形成中的承前啟後階段
第一節 1844年前後馬克思、恩格斯的批判思想
第二節 《神聖家族》和《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的歷史唯物主義
第三節 《神聖家族》和《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的歷史唯物主義
第四章 從實現烏托邦精神到形成共產主義理論
第一節 《神聖家族》中的烏托邦精神
第二節 馬克思共產主義思想的延展
第五章 從批判唯心史觀到對人的整體性建構
第一節 反思《神聖家族》的批判思想
第二節 基於歷史和實踐的人的整體性
第六章 以生活擊敗思辨的創造性揚棄
第一節 馬克思在《神聖家族》中對《什麼是所有權》貧困問題的關注
第二節 從反貧困到共同富裕:馬克思、恩格斯首次合作的動因及其當代意義
第七章 從關注人的生活條件到建設美好生活
第一節 《神聖家族》關注人的生活條件
第二節 建設美好生活的理論淵源、歷史演進與實踐方略
第三節 從群眾史觀到建設美好生活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