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 劉厚琴著 978752220265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華夏
NT$41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樂
ISBN:9787522202655
出版社:華夏
著編譯者:劉厚琴著
叢書名:漢字中國
頁數:31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780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漢字是人類史上最古老而傳承不絕的唯一古文字,它是我們先祖為記錄漢語而創造的符號系統。「樂」字主要包含快樂之「樂」(le)和禮樂教化之「樂」(yue)兩個層面。「樂」在倫理實踐、心性修養、政治建構層面得以充分的彰顯。就樂(le)而言,它不僅是指與歡樂相對應的「喜怒哀樂」的情感表現,亦指與「悅」相對應的表達適意性、愉悅性,還指與「幸福」相對應的一種人生狀態或境界。「樂」既是一種情感、境界,也是一種信念。人有避苦趨樂的本性,「樂」是人人需要的情感體驗,也是人人都在追求的。作為一種情感、境界,「樂」的個體性、體驗性非常強。 本書主要以「樂」(Le)為視角,試圖從微觀視閾出發,通過探究「樂」的起源與發展變化,大體勾勒出「樂」概念在中國歷史上的發展變遷,揭示其所承載的文化意蘊,為現代人樹立正確的快樂觀提供有益的借鑒。

作者簡介

劉厚琴(1965—),山東高密人,歷史學博士,曲阜師範大學孔子文化研究院教授,中國古代史與專門史碩士生導師。長期以來,致力於儒學對古代現實政治、社會影響及其互動關係,以及儒家文化史的研究。主持山東省社科規劃項目1項,完成省教育廳項目4項,參与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項目、省社科規劃項目、山東古籍整理規劃項目等10餘項。在《史學月刊》《孔子研究》《人文雜誌》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10餘部。

目錄

第一章 櫟樹下的祭祀與歡樂
一、「樂」源於「社樹」
二、快樂在於道義精神
三、音樂在於通倫理達教化
第二章 孔孟儒家的德性之樂
一、孔子精神境界之樂
二、孟子多層次的快樂
三、先秦儒家音樂教化論
第三章 老莊道家的自然之樂
一、順從自然之樂
二、精神自由之樂
三、道家音樂自然論
第四章 漢代的樂觀人生態度
一、德福一致,以義為樂
二、樂以忘憂的人生境界
三、「皆在命時」的禍福論
第五章 魏晉時代「樂」的演變
一、玄學家的虛幻之樂
二、嵇康的「意足」為樂
三、名士遊山玩水之樂
四、愛樂尚音的熱情
五、桃花源的田園之樂
第六章 唐人的樂觀豁達
一、吟樂詩的寓情於樂
二、李白高雅的行樂觀
三、杜甫草堂詩的自適
四、白居易的閑適之樂
第七章 宋代理學之樂的轉型
一、理學家尋「孔顏樂處」
二、范仲淹的先憂後樂
三、蘇軾的曠達自適之樂
四、宋代士人的人生樂趣
第八章 晚明彰顯自我之樂
一、陳白沙倡導自然之真樂
二、王陽明心體境界之樂
三、泰州學派的自我之樂
四、東林黨人救世濟民之樂
五、人文思潮下的世俗之樂
第九章 清代對快樂的認識
一、李漁的生活樂趣
二、金聖嘆的「快哉」人生
三、王夫之獻身理想之樂
四、顏元建功立業的幸福觀
五、魏源的君子樂道
第十章 近代新學家之樂論
一、「求樂免苦」論
二、「合理利己主義」之樂
三、趣味人生與心魂之樂
主要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