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新新不息-媒介、歷史與文化數據 ISBN:9787565734885 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 著編譯者:麗莎.吉特爾曼 叢書名:傳播與中國譯叢 頁數:18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714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在本書中,麗莎·吉特爾曼探討了新媒介的新奇性及其對媒介史的意義。通過早期聲音錄製和數字網路的案例,吉特爾曼引導讀者思考:媒介如何同時作為歷史研究的主題和工具?在對愛迪生的早期留聲機和美國國防部的早期分散式數字網路——阿帕網路的原創性個案研究之中,吉特爾曼極具洞見地指出了19世紀末(聲學的與非聲學的)記錄的文化定義和20世紀末(數字的與非數字的)文件的文化定義之間的相性。正因如此,本書的關注點不僅僅在於新媒介研究領域,也面向整個人文學科。畢竟,記錄和文件都是人類思想的核心,是保存與詮釋文化的組成部分。吉特爾曼的觀點啟示著「人文計算」的創新語境,也為文學史等傳統人文學科提供了新的視角。 通過對檔案資源的廣泛應用,吉特爾曼描述了聲音錄製和數字網路文本如何作為一種地方性的驚異現象而出現,又如何深度嵌入公共生活與公共記憶的主導邏輯之中。最後,吉特爾曼轉而探討萬維網,分析網路的歷史是如何被呈現的,網路將可能如何排斥歷史,以及對於網路的使用如何創造出其本身歷史性的條件。作者簡介 麗莎·吉特爾曼,紐約大學英文系,媒介、文化與傳播系教授。獲哥倫比亞大學英語與比較文學博士學位,曾任教於哈佛大學科學史系和天主教大學媒介研究系。主要研究領域為媒介史,尤其關注與閱讀、寫作和出版相關的技術和方法問題。目錄 總序中譯本序 譯者序 前言 導論 作為歷史主體的媒介 第一部分 留聲機的案例 第一章 新媒介公眾 第二章 新媒介用戶 第二部分 網路的問題 第三章 新媒介形體 第四章 新媒介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