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緣論 李海超 978752273241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NT$75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情緣論
ISBN:9787522732411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著編譯者:李海超
頁數:31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765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中國哲學傳統中存在著情感主義哲學,中國情感主義哲學的特質是情緣主義,先秦儒家是情緣主義的開創者。情緣主義認為情感具有本源性地位,但此「本源」不是本體,而是發揮優先性開端作用和導向作用的機緣或淵源。情感為人的一切觀念活動及其實踐創造了機緣,發揮這樣作用的情感本源即情緣。隨著中國哲學本體論、宇宙論形態的發展,情緣主義的思想視域被遮蔽了。明代中期至今,中國出現了諸多情感主義哲學理論,情緣主義的思想視域也得以再啟,但其間夾雜著與情感本體論、情感宇宙論的糾纏與分擘。在這個知識壓迫價值、客觀壓迫主觀、事實壓迫幻想的時代,發揚中國情緣主義哲學傳統,構建新型「情緣」哲學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簡介

李海超,哲學博士,現任職于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南京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研究方向為儒家哲學、中西比較哲學。近年專註于儒學現代轉型問題和中西方情感哲學、心靈哲學比較研究。在《哲學與文化》《孔子研究》《倫理學研究》等各類刊物發表學術論文近30篇。

目錄

序言
上篇 中國情感主義哲學的肇創與遮蔽
第一章 概論
一 境界論思想視域之獨立性的遮蔽
二 境界論視域中的「機緣」本源觀念
三 「機緣」的「情緣」實質
第二章 先秦儒家的情感本源論及其遮蔽
一 天人之分及人道的本源性地位
二 人道視域中的本源及其「機緣」內涵
三 「機緣」本源即仁愛「情緣」
四 先秦儒家「情緣論」思想視域的遮蔽
第三章 道家哲學對情感本源地位的遮蔽
一 情慾本源的光影
二 情慾本源的遮蔽
三 「情緣論」視域的遮蔽與道家的人生哲學
第四章 佛家哲學對情感本源地位的遮蔽
一 貪愛的本源義及其本體論化
二 慈悲的本源義及其本體論化
三 「煩惱」與「菩提」之相即
四 「情緣論」視域的遮蔽與佛家的人生哲學
中篇 中國情感主義哲學的再啟與發展
第五章 概論
一 明清時期「理欲之辨」中對情慾的肯定與張揚
二 民國時期:從「理欲之辨」到「情理之辨」的過渡
三 20世紀末期以來:「情理之辨」作為理論核心的確立
四 中國哲學情感論進路的現代性文化主張
第六章 明清時期的情感主義哲學
一 陳獻章與王陽明哲學對情感主義哲學的孕育
二 泰州學派與情感主義哲學的再啟
三 戴震對情感主義哲學的推進
四 焦循、何啟、胡禮垣的情感主義思想
五 明清文藝領域中的尚情思想
第七章 民國時期的情感主義哲學
一 梁啟超的重情思想
二 袁家驊、朱謙之的「唯情哲學」
三 梁漱溟的情意哲學
第八章 當代中國的情感主義哲學
一 李澤厚的「情本體」論
二 蒙培元的「情感儒學」
三 黃玉順的「生活儒學」
四 王慶節的「儒家示範倫理學」
第九章 情本休論與情本源論的分壁
一 「本體」與「本源」概念的區分
二 情本休論與情本源論的理論形態區分
三 未來矚望:情本源論還是情本體論?
下篇 情緣論:先秦儒家情感本源論的當代闡釋
第十章 概論
一 「情緣」的本源意義
二 情緣論的儒家文化淵源
三 情緣論的理論特徵
四 情緣論的理論應用
第十一章 情緣論的理論架構
一 情緣論的思想視域論
二 情緣論的價值論
三 情緣論的方法論
第十二章 情緣論的理論應用
一 緣情育人
二 緣情立德
三 緣情歸宗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