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國家治理視域下民族自治地方治理體系現代化研究 ISBN:9787522732909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著編譯者:周朗生 盧石英 頁數:22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754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本書基於國家治理現代化的視角,訴諸「民族區域治理理論」「民族-國家建構理論」「政治體系理論」「現代化理論」等理論工具,探討了民族自治地方治理體系現代化這一課題。一是從總體宏觀的格局來思考民族自治地方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何以必要、何以緊迫、何以可能、何以可行;二是從中觀、微觀的視域探尋民族自治地方治理體系現代化的目標指向、歷史演進、現狀剖析、成效經驗、問題不足、路徑優化。本書運用實地調查獲得的資料,分析民族自治地方構建現代治理體系的典型案例,總結其中的經驗教訓,弄清民族自治地方治理體系現代化中存在的問題和難題;全面分析民族自治地方治理結構體系、治理功能體系、治理制度體系、治理方法體系、治理運行體系的現代化。全書從全球和中國國家治理演進的規律出發,結合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實施七十多年的歷史底蘊和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和模範區的現實發展,進一步彰顯新時代中國國家治理的顯著效能和國家制度的顯著優勢。作者簡介 周朗生,雲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雲南大學「周平名師工作室」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政治學理論、民族政治與邊疆治理、黨的建設。先後主持2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省級社科基金項目和1項廳級重點項目,參与3項國家社會基金項目,現主持省級一流課程建設項目1項以及其他教學課題3項。出版專著2部,在《國外理論動態》《雲南師範大學學報》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曾榮獲雲南省第十四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目錄 導論第一章 推進中國民族自治地方治理體系現代化的總體思考 一 民族自治地方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何以必要 二 民族自治地方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何以緊迫 三 民族自治地方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何以可能 四 民族自治地方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何以可行 第二章 中國民族自治地方治理體系現代化的目標任務 一 構建穩定有序、民主法治的政治治理體系 二 構建生產發展、市場繁榮、供需平衡的現代化經濟體系 三 構建和完善民族自治地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體系 四 構建推動民族自治地方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的制度體系 五 構建民族自治地方健全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第三章 民族自治地方治理體系現代化的歷史回溯 一 黨對民族自治地方治理體系的早期探索階段(1921-1949年) 二 民族自治地方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基本形成階段(1950-1957年) 三 民族自治地方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遭遇挫折階段(1958-1977年) 四 民族自治地方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的恢復重建階段(1978-2000年) 五 民族自治地方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的發展階段(2001-2012年) 六 民族自治地方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的全面推進階段(2013年至今) 第四章 民族區域自治地方治理體系的現狀剖析 一 民族自治地方治理體繫結構與功能的現狀 二 民族自治地方現代治理制度體系的現狀 三 民族自治地方治理體系運行方法的現狀 四 民族自治地方政治過程的現狀 第五章 民族自治地方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的成效與經驗 一 民族自治地方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的成效 二 民族自治地方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的經驗 第六章 民族自治地方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 民族自治地方經濟發展水平不高、內生動力不強的問題 二 民族自治地方治理體系中多元主體能力不足問題 三 民族自治地方治理體系中文化認同弱化的問題 四 民族自治地方治理體系中生態環境惡化的問題 五 民族自治地方治理體系中制度運行不暢的問題 六 民族自治地方社會治理體系中分化和碎片化的問題 第七章 民族自治地方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的路徑優化 一 堅持黨的領導,確保民族自治地方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的正確方向 二 加強「五個認同」教育,凝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共識 三 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打造互嵌與共生的多民族社區共同體 四 培育治理主體的責權利,實現治理主體的多元化和互動化 五 調適治理體繫結構,推進治理結構的網路化和功能優化 六 健全民族法律制度體系,實現民族事務治理的民主化法治化 七 創新和轉化治理方式,推進治理手段的多樣化文明化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