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城眼觀鄉-農業中國的農村怎樣成了國家問題 ISBN:9787561585047 出版社:廈門大學 著編譯者:梁心 頁數:36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725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研究了近代國人思想中,鄉村形象的變化。認為傳統中國基本被認為長期存在著「城鄉連續一體」。「城」與「鄉」雖然一直存在著實質和象徵上的差異,但在很長的時間內並無對立。自晚清開始,「城」變化越來越多,並成為了社會的主導。與此同時,「農村」的形象卻在社會思潮的激蕩之下發生著變化。鄉村逐漸成為了一個閉塞,落後,貧困和愚昧的場所,鄉村的生產生活乃至整個社會都被認為處於「崩潰」之中。傳統中保持著正面形象的鄉村到了此時經歷著一種同情性質的污名化。作者簡介 梁心,1982年生於四川,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教於廈門大學歷史與文化遺產學院。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文化史的研究。目錄 前言第一章 近代鄉村生活的變與不變 一、衣食住行 二、婚喪嫁娶 三、男耕女織 四、時間與信仰 第二章 由鄉及國:早期鄉治的設想與嘗試 一、晚清對於「鄉治」的討論 二、重新體認的「廣土眾民」 三、從基本單位了解社會的構想 四、從鄉村出發的國家想象 第三章 新村運動與民國早期的鄉村想象 一、民初讀書人的「另闢新境」 二、五四前後思想界的鄉村想象 三、新村運動中鄉村形象的變化 四、走向農民運動 第四章 職業與階級:以農立國的認識與農民運動的展開 一、改造社會的提倡與職業的觀察 二、「農」的因素:基於職業立國的新認識 三、農民作為一個階級的認識 第五章 農民運動及其與思想界的互動 一、消極的「大多數」:中共成立初期對於農民運動的認識 二、農民運動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三、國民革命中農民運動對於思想界的影響 四、後果:從農村理解中國 第六章 農村調查與農村形象的負面化 一、社會調查與研究農民的要求 二、解決土地問題的呼籲 三、「數字中的農家生活」 四、「愚、貧、弱、私」的農村形象 五、對於農業的重新理解 第七章 「農村問題」的形成與普及 一、背景:「破產」的中國 二、視角:上海眼中的農村破產 三、擴散:「社會問題」中的農村 四、困惑:「謎一般的中國」 五、農村經濟性質的討論與社會影響 第八章 農村復興與鄉村建設運動的開展 一、朝野雙方鄉村建設的共識 二、對於鄉村教育的反思 三、「實驗運動」:鄉村建設的另一面 四、「消極建設」:對於建設思潮的反思 第九章 抗戰前後:繼續深入的鄉土中國 一、對於「農村復興」的反思 二、抗戰:問題的深入與延續 三、什麼可以代表中國 結語 現代中國的「都市眼光」 一、現代中國的城鄉關係 二、「都市眼光」的出現 三、城鄉差異在社會思想中的凸顯 四、關於「農村破產」的檢討 五、作為中國現代性的「都市眼光」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