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西部檔案館民族檔案文獻遺產資源共建研究 ISBN:9787522733906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著編譯者:華林 頁數:25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745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以我國西部地區檔案館所藏民族檔案為基礎,研究西部瀕危民族檔案文獻遺產資源共建問題。一是對西部民族檔案文獻遺產資源進行概念界定,從可移動民族檔案文獻遺產、非物質民族文化遺產、不可移動民族物質文化遺產檔案文獻方面,闡述類型構成問題。二是闡述資源共建在政策法規、工作基礎、信息技術等方面具有的優勢,以及在現行機構設置體制、規範標準差異阻礙等方面的滯后問題。三是提出實體資源外圍共建和數字資源整合建設等共建模式。四是從政策法規、組織領導等方面,探討西部國家綜合檔案館民族檔案文獻遺產資源共建宏觀保障問題。五是對檔案文獻遺產實體資源外圍共建與數字資源整合提出建設對策。作者簡介 華林,1965年生,漢族,雲南省景東縣人。1985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檔案系,同年分配到雲南大學任教至今。1994年7月獲雲南大學民族史博士學位。1997年3月被選為雲南省中青年學術與技術帶頭人跨世紀人才。1997年8月被破格評為教授。主持國家社科、教育部、國家檔案局等科研課題18項。在《民族研究》《檔案學通訊》和《檔案學研究》等公開刊物上發表論文110餘篇,出版《聲像檔案管理學》《西南彝族歷史檔案》《傣族歷史檔案研究》《西南少數民族歷史檔案管理學》《藏文歷史檔案研究》《檔案管理學新論》和《科技檔案管理學》等12部學術著作。現為博士生導師,雲南省委聯繫專家,中國檔案學會檔案學基礎理論委員會委員、國家相關學科建設和課題評審專家。目錄 前言第一章 研究綜述 一 國內外研究概況與意義 二 研究對象與主要學術觀點 三 研究目標、研究內容與創新之處 四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西部民族檔案文獻遺產資源梳理 第一節 西部民族檔案文獻遺產資源闡釋 一 西部民族檔案文獻遺產定義界定 二 西部民族檔案文獻遺產資源定義 第二節 西部民族檔案文獻遺產資源構成 一 西部可移動民族檔案文獻遺產 二 西部建檔性民族檔案文獻遺產 第三章 西部國家綜合檔案館民族檔案文獻遺產資源共建優勢與問題 第一節 西部國家綜合檔案館民族檔案文獻遺產資源共建優勢 一 政策法規優勢 二 基礎工作優勢 三 信息技術基礎 第二節 西部國家綜合檔案館民族檔案文獻遺產資源共建滯后問題 一 現行機構設置體制的制約 二 規範標準差異的阻礙問題 三 檔案文獻基礎性整理問題 四 共建單位信息權益的保障 五 數字化及其資源建設問題 第四章 西部國家綜合檔案館民族檔案文獻遺產資源共建模式構建 第一節 兩種共建模式提出與理論實踐基礎 一 實體資源外圍共建模式理論與實踐支撐 二 數字資源整合共建模式理論與實踐支撐 第二節 兩種共建模式實踐應用的現實意義 一 有利於瀕危民族檔案文獻遺產整合保護 二 有利於民族檔案文獻遺產資源體系建設 三 有利於檔案所承載民族記憶的完整構建 四 有利於民族檔案文獻遺產資源整體開發 第三節 民族檔案文獻遺產共建性案例調研 一 貴州省黔南州水書檔案文獻遺產集中共建案例調研 二 內蒙古蒙古文檔案文獻遺產外圍資源共建案例分析 三 雲南省檔案館民族檔案文獻遺產數字資源共建案例 第五章 西部國家綜合檔案館民族檔案文獻遺產資源共建宏觀保障 第一節 保障機制構建 一 政策法規保障 二 組織領導保障 第二節 工作機制構建 一 工作機制構建模式 二 工作機制構建職責 第六章 西部國家綜合檔案館民族檔案文獻遺產資源共建實現途徑 第一節 基於標準規範的民族檔案文獻遺產外圍共建 一 依據資源,確立民族檔案文獻外圍共建單位 二 依託標準,開展民族檔案文獻的規範化建設 三 聯合共建,建設民族檔案文獻聯合 目錄 體系四 聯動服務,構建民族檔案文獻外圍利用機制 第二節 基於數字資源的民族檔案文獻遺產整合共建 一 依託協作,規劃協調數字化資源共建工作 二 構建平台,確立國家綜合檔案館建設核心 三 整體推進,加快民族檔案文獻數字化建設 四 整合匯總,為其數字化資源共享提供條件 第三節 基於文化傳播的民族檔案文獻數字資源開發 一 依託專業網站共享開發 二 依託新型媒體共享開發 三 依託文化共享工程開發 四 依託共享平台聚合服務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