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特色行政學-發展與創新 ISBN:9787522730561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著編譯者:吳江 叢書名: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學術文庫 頁數:21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750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中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現實形勢和發展需求,在梳理中國行政學發展的歷史源流、分析中國特色行政學的基本特徵和演進邏輯、描述中國特色行政學理論體系和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構建具有新時代中國特色行政學的建設性思考。一是探討了中國行政學的「中國特色」及其理論意涵,辨析其基本概念及主要範疇;二是追溯了中國行政學發展的淵源,對其歷史傳承性、思想多源性和制度匯源性進行概述和解析;三是梳理了中國特色行政學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的發展歷程及演進邏輯,分析其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問題;四是以本土化與全球化的共融與對話為視角,展望了中國特色行政學與國際行政學的互融互通問題。作者簡介 吳江,男,生於1953年8月,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原院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第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國際行政科學學會第一副主席、亞洲公共行政學會主席、中國人才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副會長、中國領導科學學會副會長、中國領導人才專業委員會理事長、中國機構編製管理研究會副會長等。長期從事公共管理、人事人才和領導科學的理論研究。近年來在《人民日報》《新華文摘》《中國行政管理》《國家行政學院學報》等國內外眾多權威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文章百余篇,編著出版著作50多部。主持了大量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以及地方政府委託的重大政策研究課題,如《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總體思路》《執政能力建設與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人才強國戰略體系研究》《中國的人才資源狀況》白皮書等。目錄 第一章 概述第一節 概念辨析 一 行政學與行政管理學 二 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 三 中國特色行政學 第二節 中國特色行政學的研究維度 一 歷史維度 二 現實維度 三 國際比較維度 第三節 本書架構與創新之處 一 本書架構 二 創新之處 第二章 中國特色行政學的思想溯源 第一節 中國傳統行政思想和吏治經驗 一 中國古代的治國思想和官僚制度 二 中國近現代的行政體制和行政思想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的行政思想 一 馬克思與恩格斯的行政思想 二 列寧的行政思想 第三節 中國共產黨的行政思想 一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行政思想 二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行政思想 三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行政思想 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行政思想 第三章 中國特色行政學的發展歷程與演進邏輯 第一節 中國行政學的發展歷程 一 初步形成階段 二 恢復重建階段 三 快速成長階段 四 全面發展階段 第二節 中國特色行政學的發展邏輯 一 「中國特色」的歷史邏輯 二 「中國特色」的實踐邏輯 三 「中國特色」的理論邏輯 第三節 中國特色行政學的發展成就及面臨挑戰 一 中國特色行政學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 二 中國行政學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挑戰 第四章 中國特色行政學的基本特質 第一節 堅持馬克思主義行政哲學與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相融合 一 堅持馬克思主義行政哲學的總體方向 二 融合社會主義文化和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行政文化路徑 第二節 堅持中國共產黨全面領導的政府治理體系現代化 一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是中國行政學的最大特色 二 中國特色行政學的邏輯起點是「政治與行政的和諧統一」 三 中國特色行政學的內容範疇是黨全面領導下的多元政治關係及其互動 第三節 堅持中國行政學的「中國特色」 一 中國特色行政學是傳統與現代的統一 二 中國特色行政學面向當代治國理政的真實情境 三 中國特色行政學兼具普遍性與特殊性 四 中國特色行政學體現鮮明的科學性與人民性 五 中國特色行政學具有更廣泛的包容性和創造力 第五章 構建以人民為中心的政府行政體制 第一節 促進人民行使國家權力與服務型政府建設相協同 一 政府與人民代表大會關係的四重維度 二 建設服務型政府 三 實現政府由人民當家做主與為人民服務的統一 第二節 加快全面依法治國背景下的法治政府建設 一 法治政府建設的鮮明特色 二 法治政府研究的多元途徑 第三節 加強社會建設增進民生福祉中的政府作用 一 把握民生保障與經濟發展的辯證關係 二 發揮社會政策的「托底」作用 三 建立經濟發展和擴大就業聯動機制 四 加強社會保障制度建設 五 縮小收入分配差距 六 構建中國特色和諧勞動關係 第六章 構建中國特色的行政運行機制 第一節 構建多元互動合作的「政府—市場—社會」關係 一 「決定性作用—更好作用」的政府與市場關係 二 「負責—協同—參与」的政府與社會關係 第二節 推動行政組織制度與運行過程的科學化 一 構建「領導—分工—協作」的府際關係 二 面向政府改革和創新的行政組織及其過程 第七章 建設中國特色的公務員制度 第一節 研究論證和試點探索公務員制度 一 根據中央改革精神研究論證實行國家公務員制度 二 明確建立國家公務員制度的改革任務 三 設立人事部負責建立和推行國家公務員制度 第二節 確立實施並逐步規範公務員制度 一 公務員制度正式確立及實施發展 二 逐步形成較完備的公務員制度體系 三 設立國家公務員局專職負責公務員管理工作 第三節 健全公務員管理體制 一 全面深化公務員制度改革 二 修訂完善《公務員法》 三 健全統一規範高效的公務員管理體制 第四節 完善中國特色公務員制度體系 一 凸顯中國公務員制度的獨特性 二 加強公務員制度研究的理論創新 第八章 中國特色行政學的國際地位 第一節 國際行政科學的發展脈絡與趨勢 一 公共行政的歷史脈絡 二 21世紀以來國際行政學理論的發展特點 三 國際行政科學理論的未來趨勢 第二節 中國特色行政學:本土化與全球化的共融與對話 一 持續發展的中國特色行政學 二 互通互鑒,向世界提供中國經驗和中國方案 結語 一 建構面向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中國特色行政學話語體系 二 實現全球化背景下本土性與世界性的統一 三 探索源自多元思想和多學科的獨特的創新性 四 推進多途徑的創造性轉化與創造 參考文獻 後記 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學術文庫已出版書目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