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理論與實踐 ISBN:9787305272653 出版社:南京大學 著編譯者:裴平 等 頁數:84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718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採用理論分析、實證檢驗、問卷調查以及文本挖掘等方法,深入研究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對西方主流經濟學的挑戰、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理論基礎和運行機制、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經濟增長效應和經濟政策效應;深入研究中國的互聯網支付、互聯網借貸、互聯網眾籌、互聯網保險、互聯網基金、互聯網資產管理、互聯網消費金融、聯盟鏈型供應鏈金融等業務模式;深入研究中國互聯網金融的主要風險、中國互聯網金融平台的社會責任、中國互聯網金融風險的防範與監管等。本書還根據互聯網金融業務模式的主要分類,從報紙雜誌、統計年鑒、知名資料庫、多媒體網站、企業年報以及研究文獻中收集、篩選、考證、整理出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重要事件,並按照由遠及近的時間順序,編撰了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大事記。作者簡介 裴平,管理學博士,1993—2002年擔任南京大學金融學系主任,2002—2015年擔任南京大學商學院副院長,2013—2017年受聘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現為南京大學國際金融管理研究所所長,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教學名師,江蘇省優秀研究生導師,國家精品課程「國際金融學」負責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風險與監管研究」首席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兼任中國金融學年會理事、中國保險學會理事、中國國際金融學會理事、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獨立董事專門委員會副主任、江蘇國際金融學會副會長、江蘇保險學會副會長、江蘇互聯網金融協會副會長、江蘇上市公司協會獨立董事專門委員會主任。已出版《中國貨幣政策傳導研究》《美國次貸風險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研究》《互聯網+金融:金融業創新與重塑》和《國際金融學》等著作和教材20多部,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和《金融研究》等期刊上發表論文290多篇,30多次獲省校級以上教學科研優秀成果獎。目錄 上篇 理論探索與政策效應互聯網金融與經濟學「邊際革命」 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在互聯網金融時代的局限性 金融科技、全要素生產率與數字經濟增長 金融科技服務實體經濟的傳導機制研究 數字普惠金融與包容性增長 電子貨幣的貨幣供給創造機制與規模 中國影子銀行的信用創造及其規模測算 中國P2P網路借貸規模對貨幣乘數的影響 互聯網金融對中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衝擊 中國的貨幣電子化與貨幣政策有效性 法定數字貨幣:理論基礎、運行機制與政策效應 數字貨幣與人民幣數字化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趨勢 中篇 主要實踐及其社會經濟影響 互聯網金融發展對商業銀行流動性的影響 互聯網金融發展與商業銀行凈息差 數字金融對銀行風險承擔的非線性影響 聯盟鏈型供應鏈金融系統的構建、機制與應用 數字經濟與保險企業高質量發展 金融科技:保險企業的創新與重塑 保險科技、經營效率及傳導機制研究 保險科技發展對保險企業產品創新能力的影響 金融科技對證券公司財富管理技術效率的影響 互聯網時代我國資產管理行業的健康發展 中國互聯網眾籌出版的發展、問題與對策 信息不對稱、貸款人類型與羊群效應 群組制度與P2P網貸平台借款成功率和借款利率 基於貝葉斯網路的P2P網貸借款人信用評價模型 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網貸意願和網貸平台偏好 美國互聯網眾籌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下篇 風險防範與社會責任 穩中求進,保障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 互聯網支付發展與金融風險防範 中國支付體系發展對金融穩定的影響 數字金融發展與商業銀行信用風險 加強互聯網金融的風險防範與監督管理 互聯網借貸平台的信息審核與政府監管 網路借貸行業的順周期性及其逆周期監管 互聯網金融平台的社會責任 堅決整治網路媒體不端行為 附錄1: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大事記(1997 7—2018 12) 附錄2:南京市互聯網金融發展的主要問題與政策建議 附錄3: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4ZDA043)主要研究成果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