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20世紀80年代臺灣社會運動研究 ISBN:9787522525174 出版社:九州 著編譯者:王海亭 頁數:28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747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選取20世紀80年代台灣最具代表性的七種社會運動(婦女運動、消費者運動、農民運動、勞工運動、環保運動、反雛妓運動、無住屋運動)作為研究對象,在探討社會運動興起的歷史背景基礎上,概括闡述80年代台灣社會運動的歷史過程和主要內容。本書對於大陸讀者了解與研究這個時期的台灣社會狀況具有代表性與參考價值。作者簡介 王海亭(1978-),男,陝西省西安市人,歷史學博士,本科、碩士、博士分別畢業於西北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和廈門大學,現為西南林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近現代史、台灣史的研究。目錄 序言緒論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及意義 第二節 學術史回顧 第三節 概念的界定 第四節 研究理論與方法 第五節 本書結構和主要內容 第一章 20世紀80年代台灣社會運動興起的歷史背景 第一節 台灣人民反侵略傳統和反對國民黨獨裁的行動精神 第二節 台灣的工業化進程及其影響 第三節 台灣社會結構的變化與社會力的成長 第四節 國民黨威權體制的鬆動和社會控制能力的下降 第五節 台灣外圍環境的變化 第二章 20世紀80年代台灣社會運動的興起與發展 第一節 台灣社會運動的興起(1980—1982) 第二節 台灣社會運動的成長(1983—1986) 第三節 台灣社會運動的深化(1987—1989) 第三章 20世紀80年代台灣社會運動的組織、策略、類型和特徵 第一節 20世紀80年代台灣社會運動的組織和參与群體分析 第二節 抗爭策略的變化 第三節 20世紀80年代台灣社會運動的類型和特徵 第四章 20世紀80年代台灣社會運動的功能和困境 第一節 20世紀80年代台灣社會運動的功能 第二節 20世紀80年代台灣社會運動的困境 結論 附錄 附錄一 20世紀80年代台灣社會運動大事紀略 附錄二 大里「反三晃」運動記事表 附錄三 「反六輕」運動大事記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