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 居.紮西桑俄 董江天 978750776445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學苑
NT$62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藏?
ISBN:9787507764451
出版社:學苑
著編譯者:居.紮西桑俄 董江天
頁數:16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652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讀者對象
對青藏高原藏?、鳥類保護感興趣的讀者

內容簡介
第一章神秘的藏?1902年前後,前蘇俄軍官彼得 庫茲米奇 科茲洛夫(PyotrKuzmichKozlov,1863-1935)在中國西藏昌都地區採集鳥類標本並帶回俄國。1904年,俄國鳥類學家瓦倫丁 比安奇(ValentinLvovichBianchi,1857-1920)根據科茲洛夫帶回的標本描述了鳥類新種——藏?(Emberizakoslowi),TibetanBunting為其英文名。1935年,美國第二次杜蘭考察隊成員之一的德國人恩斯特 舍費爾(ErnstSchafer1910-1992)在青海省玉樹州採集到6號藏?標本(其中4雄1雌標本收藏在費城的博物館),幾近佔據現存於世的藏?標本半數。至此,藏?名聲在外,而在自己的家鄉,它卻鮮為人知。1963年,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李德浩先生等組成的科考隊分別於4月和6月在曲麻萊和紮多採集到兩號標本,並於6月底觀察到親鳥育雛。藏?依然神秘。第二章藏?的新發現19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西方觀鳥者和研究人員獲准進入青藏高原腹地。1986年4月6日,英國人克雷格 羅布森(CraigRobson)與友人在青海與西藏交界處記錄12隻藏?,為有記載以來,藏?被觀察到的最大數量。2000年,兩位英國觀鳥者報道了於1997年7月底在青海省囊謙縣記錄的一個藏?巢,至此,囊謙成為人們想一睹藏?真顏的首選之地。2001年,《亞洲受脅鳥類》(ThreatenedbirdsofAsia:theBirdlifeInernationalRedDataBook)將藏?的受脅狀況評估為近危(nearthreatened,NT),並將其描述為分佈於海拔3600-4600米林線以上的草甸及灌叢生境。藏?逐漸走入中國觀鳥者這個特殊群體的視線,而生活於囊謙的藏?則接待了無數個批次的國內外鳥類愛好者和研究人員。2005年,深圳觀鳥會的董江天、張高峰與家住青海省果洛州久治縣白玉鄉的居 紮西桑俄先生一起,在白玉達唐寺後山發現一隻雄性藏?正在為一隻已經離巢幼鳥餵食。2005-2006兩個年度,由深圳觀鳥會向香港觀鳥會小額項目基金申請資助,用於協助紮西桑俄在白玉開展鳥類基礎調查並由深圳觀鳥會提供技術支持。2005年,由紮西桑俄先生申請,白玉鄉達唐寺支持,圈定達唐寺後山的一條河谷,首個藏?保護小區落成。次年,深圳觀鳥會向世界自然基金會(北京)的瀕危物種小額基金申請2個年度的資助,用於支持紮西桑俄開展白玉鄉藏?分佈調查。隨著鳥類調查的深入開展,由紮西桑俄先生創辦的年寶玉則生態環境保護協會於2007年正式註冊成立,並由牧民參與成立了俄木龍藏?保護小區。2010-2011年,由山水自然保護中心接力支持開展藏?調查,在對部分巢址進行了針對性的保護措施後,於該年度冬季進行的一次同步調查中,在7 4平方千米的俄木龍保護小區內,統計到18-33隻的數量,被認為是一個穩定的繁殖種群。該項目研究成果由紮西桑俄、周傑聯名發表在2013年第一期《動物學雜誌》,並封面配以紮西桑俄先生的手繪藏?,是國內首次對藏?較為全面的研究與論述。第三章藏?對生境的選擇隨著資訊、交通的日益發展,人們能夠到達的區域也進一步拓展。2016年,發現藏?的訊息出現在甘肅省碌曲縣和四川省白玉縣,令原有的藏?分佈區進一步向東、南擴展。然而,是哪些因素制約著這個物種的種群發展?又是怎樣的生存策略讓這種密度極低的小型鳥類得以延續至今?仍然以猜測居多。一項針對藏?棲息地選擇的研究由大理大學東喜馬拉雅研究院於2020年6月啟動。在6-9月藏?繁殖期期間,針對白玉鄉及周邊15條被藏?利用的溝穀進行了三輪鳥類群落調查,並就溝谷的坡向、寬度、植被結構、水源、育雛期行為、天敵、干擾等要素進行篩查。2021年5月,調查員在果洛州班瑪縣子昂溝記錄到至少5雄1雌藏?,並在發現地所在的河谷匯水區上游的狹窄溝谷開展排查。2021年5-7月,在果洛州久治縣白玉鄉、哇爾依鄉、索日麻鄉及班瑪縣江日堂鄉分別選取3700米向4600米海拔埡口之間的大型河谷中匯水區上游的溝谷,進行藏?分佈海拔上限的篩查,並分析其間鳥類群落的差異。第四章藏?的家研究發現,藏?偏好把巢址選擇在牧民的冬季牧場。在果洛州久治縣和班瑪縣的調查區域內,於繁殖期記錄到的藏?地點無一例外地位於冬季牧場。由於藏?營巢於地面,這些區域在藏?繁殖期間處於休牧期,使得巢、卵及雛鳥免遭踩踏之災。因此,在此區域維繫傳統的放牧方式顯得尤為重要。在2021年5-6月調查期間,大多數牧民還沒有搬離冬季牧場。5月中旬,果洛地區時常降下雨雪冰雹,當山脈一片銀白時,大多數在草地、灌叢生活的小型鳥類都在砂石路旁覓食,而藏?在此期間仍然集小群與鴝岩鷚、普通朱雀等其他小型鳥類混群,此時仍未配對分散。6月末,當牧民和犛牛都陸續離開,天氣也變暖。藏?開始向溝穀中段移動,選擇向陽的草坡築巢。至9月初,最後一批雛鳥離巢,親鳥帶著幼鳥學習覓食草籽,藏?家族的活動範圍逐漸向山頂移動。果洛州的久治縣和班瑪縣由無數海拔約4000-4700米的山峰組成綿延不絕的山脈,眾多大型河谷的上游為平行的狹窄溝穀,從地圖上看頗似樹葉的脈絡。這些狹窄溝穀中,只有一側為草地一側為灌木的溝谷才被藏?選擇為家族繁衍的場所,即便是隆冬時節大雪覆蓋了整個山體,它們也只是從山頂短距離降遷到位於穀底的牧戶周邊覓食。因此,牧民提供的記錄信息大多出現在冬季的大雪天氣。在自家牧場所在的溝穀較低處或房前屋後見到藏?,是如喜鵲報喜一般的吉祥如意。第五章緣起藏?在果洛地區的傳統文化中,原有的鳥類命名非常簡單,多來源於其顏色、鳴叫聲或特別行為等比較直觀的感受,許多小型鳥類沒有進行區分。藏?的發現,讓紮西桑俄這位從小喜愛鳥類的僧人意識到需要重新為家鄉的每一種鳥類命名,才能引導更多的居民關注鳥類及其棲息地的保護。藏?因其頭部特殊的黑白相間花紋,在藏語中被命名為「天珠鳥」。人們常說熱愛自己的家鄉,卻不知道家鄉有這麼珍惜的鳥類。藏?的發現,顯現了日復一日的視而不見,促使更多的僧人和牧民加入到鳥類、植物、昆蟲的觀察活動中。黑頸鶴仙女、水獺調查、冰川監測、雪豹監測等項目應運而生。第六章藏?面臨的威脅藏?作為青藏高原特有的狹布鳥種,也是中國特有鳥種。根據一項分子學研究發現,在大約1000萬年前,藏?首先適應了高原的特殊環境,得以生存至今。它也許是被動地選擇了狹窄的生活環境維繫著低密度的種群。除了狗獾、紅隼等天敵,放牧方式的變化、草場退化、植被變化等都是它正在面臨的威脅。2005年夏天的白玉鄉,從達唐寺佛學院二樓的長廊遠眺俄曲河對岸的山坡,可以看到只在河邊有稀疏的灌叢,山坡上都是草地。時隔15年的今天,那面山坡上的灌叢已經覆蓋了整個山頂。灌叢區的變化受諸多因素影響,例如氣候變暖、草地用途的改變、放牧方式的變化等等……這些變化是不易察覺也是相互作用的,往往如同開水煮青蛙,待醒覺為時已晚。正如藏?的棲息地,需要一側草地一側灌木的狹窄溝穀,如果灌木的面積不斷擴張,並且這種擴張速度比藏?對環境的適應速度快得多,當灌叢繼續侵佔草地,它們將何去何從呢?第七章在地保護2021年2月1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公告發佈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藏?被直接空降為二級保護動物。然而,因為種種原因,對藏?的研究仍然很有限。所幸,與藏?生活在同一片牧場的果洛地區居民中,一批有識之士通過藏?保護項目的推動,逐漸意識到,如果對於一個物種的瞭解不足,就難以理解它的生存現狀及所面臨的潛在危機,對它的保護也就無從談起。而在此過程中,隨著對藏?生存模式的進一步瞭解,更促進了人們對傳統文化、發展與保護有了進一步的理解。藏族傳統生態文化以眾生平等為指導,而緣起藏?的民間保護意識的二次覺醒,讓人們意識到保護更需要以科學研究為指導,才能更有效地實現眾生平等。藏?,以一己之力啟發著人們以科學的態度理解、保護共同擁有的家園,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大自然的饋贈呢!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