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日語時間副詞的句法語義互動研究 孫佳音 978752036779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NT$477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現代日語時間副詞的句法語義互動研究
ISBN:9787520367790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著編譯者:孫佳音
頁數:28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697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較之印歐語言,日語的時休形式不十分發達,因此日語中的時間副詞不僅是副詞的一個次類,更是「時間範疇的重要詞彙手段」。該書充分重視時間副詞協助謂詞表示豐富時間意義的功能和作用,根據成員的語法意義,同時兼顧「類別的概括性」和「體系的簡約性」的原則,對時間副詞進行了分類。該書進而對時間副詞做定語的功能、表示空間分佈的功能、兼表情態的功能、時間副詞與謂詞時體之間的對應關係和相互作用、時間副詞的共現語序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該書不僅為副詞研究和時體研究,還為與此相關的動詞、名詞、情態、語序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參考。書中的大量實例以及對近義副詞的辨析對教學實踐亦有所裨益。

作者簡介

孫佳音,女,北京語言大學日語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漢日對比語言學研究(協作)會常務理事。就讀於北京大學日語系,1998年獲學士學位,2001年獲碩士學位,2008年獲博士學位,專業方向為日語語言學。曾獲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教學名師獎,獲評北京市師德先進個人。主持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北京語言大學中青年學術骨幹支持計劃」等多項課題,出版專著2部,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參編大學日語專業教材多部(含國家級規劃教材、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參与的教學活動獲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目錄

前言
第1章 導論
1 1 研究對象、方法和思路
1 2 本書框架及各章

內容簡介


第2章 時間觀念在語言中的表現形式——相關概念及研究述評
2 1 人類對時間的認識——時間觀念
2 2 時間觀念在句法層面的體現
2 2 1 「時(tense)」範疇
2 2 2 「體(aspect)」範疇
2 2 3 「相(phase)」範疇
2 3 時間觀念在詞彙層面的體現
2 3 1 時間名詞
2 3 2 時間副詞
第3章 副詞與時間副詞概述
3 1 關於副詞
3 1 1 副詞的界定與研究
3 1 2 副詞的分類
3 2 關於時間副詞
3 2 1 時間副詞的界定
3 2 2 時間副詞的範圍
3 2 3 時間副詞的性質
3 3 結語
第4章 時間副詞的分類
4 1 時間副詞兩大分類的論證——時間觀念在副詞上的體現
4 1 1 引言
4 1 2 兩大類別在語義上的差異
4 1 3 兩大類別在詞性上的差異
4 1 4 兩大類別在功能上的差異
4 1 5 兩大類別在與時體關係上的差異
4 1 6 兩大類別在語序上的差異
4 1 7 小結
4 2 時副詞的分類
4 2 1 時副詞的兩種分類方式
4 2 2 現在時間觀
4 3 體副詞的分類
4 4 結語
第5章 時間副詞的體意義——以□(特殊字元)為中心
5 1 引言
5 2 關於□(特殊字元)
5 3 □(特殊字元)的持續義——與□(特殊字元)比較
5 4 □(特殊字元)的慣常性——與□(特殊字元)比較
5 5 三者的體意義及對日語「反覆」表達方式的思考
5 6 結語
第6章 「反覆」與「慣常」
6 1 引言
6 2 日語中的反覆
6 2 1 反覆的表現形式
6 2 2 與反覆相關的謂詞形式
6 2 3 反覆的語義類型
6 2 4 反覆的句法特徵
6 3 日語中的慣常
6 3 1 慣常性反覆
6 3 2 特定主體的特性
6 3 3 一般特性
6 4 「反覆」與「慣常」的關係
6 5 結語
6 6 餘論——「反覆」與「重複」
第7章 兩種「持續」對時間副詞的選擇
7 1 引言
7 2 關於反覆
7 3 「宏觀持續」與「微觀持續」對時間副詞的選擇
7 3 1 兩類時間副詞的劃分
7 3 2 兩類時間副詞的差異
7 4 結語
第8章 存續的標記——以□(特殊字元)為中心
8 1 引言
8 2 □(特殊字元)的使用情況
8 2 1 □(特殊字元)句式
8 2 2 □(特殊字元)句式
8 2 3 □(特殊字元)
8 3 □(特殊字元)的功能
8 3 1 句法功能——凸顯謂語的存續義(現時相關性)
8 3 2 語義功能——提示變化
8 3 3 語用功能——提示預期
8 4 □(特殊字元)的邊緣用法
8 5 結語
8 6 餘論
第9章 時間因素在各義項中的統攝作用——以□(特殊字元)為例
9 1 引言
9 2 表示「再次」的用法
9 3 表示「並存」的用法
9 3 1 做副詞
9 3 2 做連詞
9 4 兩種用法之間的語義關聯
9 5 結語
9 6 餘論
9 6 1 關於□(特殊字元)
9 6 2 關於□(特殊字元)
9 6 3 小結
第10章 時間副詞為何能做定語——兼談名詞的時間性
10 1 引言
10 2 名詞的時間性
10 3 做定語的時間副詞的語義特徵
10 3 1 體副詞做定語的情形
10 3 2 時副詞做定語的情形
10 3 3 兩條傾向性規則
1O 4 結語
第11章 兼表情態的時間副詞
11 1 引言
11 2 情態與主觀性
11 2 1 關於情態
11 2 2 關於主觀性
11 2 3 情態與主觀性的關係
11 3 兼表情態義的時間副詞
11 3 1 兼表情態義的時副詞
11 3 2 兼表情態義的體副詞
11 4 與現實性相關的時間副詞
11 4 1 □(特殊字元)的現實性
11 4 2 □(特殊字元)的現實性
11 5 時體與情態的語義滲透和演變
11 6 結語
第12章 「移動式」空間與「靜止式」空間——表示空間分佈的時間表達方式
12 1 引言
12 2 表示時間概念的空間表達方式
12 3 表示空間分佈的時間表達方式
12 4 「移動」的時間性與空間性
12 5 漢語中的類似現象
12 6 結語
第13章 時間副詞的共現語序及其類型學解釋
13 1 引言
13 1 1 何為時間副詞的「共現」
13 1 2 副詞共現語序的相關研究
13 2 副詞的共現語序
13 3 時間副詞內部的共現語序
13 3 1 時副詞之間的共現語序
13 3 2 體副詞之間的共現語序
13 4 副詞共現語序的動因
13 5 貌似羡余的共現形式——以□(特殊字元)為例
13 6 結語
第14章 結論與展望
14 1 主要結論
14 2 主要創新之處
14 3 今後研究的展望
參考文獻
例句出處
主要術語索引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