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周叢生物研究方法 ISBN:9787030765420 出版社:科學 著編譯者:吳永紅 徐瀅等 頁數:22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655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周叢生物直接影響水-土(或液-固)界面的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信息交換,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分和界面過程的關鍵帶、熱區。本書是作者研究團隊近二十年的方法總結,主要包括周叢生物的特徵及其效應、周叢生物綜合調查的採樣點布設方法、樣品採集與保存、室內擴大化培養技術,以及周從生物樣品常見物理、化學和生物指標的分析測試技術等內容。 本書有助於讀者學習周從生物野外調查、樣品處理、常見理化生指標分析測試的方法。本書內容涉及水生生物學、土壤學、環境科學、農學、微生物生態學等領域,可作為相關領域的研究生指導用書,還適用於農學、生態學、環境科學、海洋學等領域的研究與技術推廣人員,以及相關管理人員閱讀與參考。作者簡介 吳永紅,男,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共中央組織部「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長期從事相界面過程與效應研究,研究目的在於減少養分損失,控制農業污染,回收稀缺資源,保護農業環境,促進綠色發展。先後主持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973青年科學家項目、梅琳達·比爾蓋茨基金會「探索大挑戰」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項目、中國科學院「0到1」原始創新項目等。獲得國際生物過程學會青年科學家獎、中國青年科技獎、中國土壤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第一完成人)等榮譽稱號或獎勵。獲授權發明專利14件,其中5件發明專利和1件實用新型專利已成功轉讓(或許可)。基於在微生物聚集體(周叢生物、自然生物膜)適應環境脅迫和回收磷資源等方面豐富的研究經歷,曾兩次(2018年、2020年)受學術期刊Trends in Biotechnology邀請,撰寫綜述性文章;鑒於在面源污染控制工程方面具有豐富的研究經歷,曾3次(2012年、2014年、2017年)受學術期刊Bioresource Technology邀請,撰寫系列綜述性文章;應Elsevier出版社邀請,撰寫英文專著1部(2016年)。目錄 序前言 第一章 周叢生物的特徵及其效應 第一節 周叢生物 一、周叢生物的定義 二、周叢生物的組成 三、周叢生物的結構 第二節 周叢生物的形成及其理化特性 一、周叢生物的形成過程 二、周叢生物生物量變化的影響因素 三、周叢生物的胞外聚合物組成及結構 四、周叢生物內礦物質組成及分佈 五、周叢生物群落特徵 六、周叢生物內功能?活性特徵 第三節 周叢生物的環境效應 一、周叢生物對磷的調控作用 二、周叢生物對氮的調控作用 三、周叢生物對碳的調控作用 四、周叢生物對金屬礦物的調控作用 五、周叢生物對環境污染物的去除作用 六、周叢生物對環境脅迫的適應性 七、周叢生物技術及其生態修復應用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章 國內外周叢生物研究方法進展 第一節 周叢生物樣品採集技術 一、人工採集技術 二、機械採集技術 第二節 周叢生物培養技術進展 一、實驗室培養技術 二、規模化培養技術 第三節 周叢生物理化性質研究方法進展 一、周叢生物理化性質研究內容 二、周叢生物理化性質研究意義 三、周叢生物理化性質研究方法及進展 第四節 周叢生物群落特徵研究方法進展 一、研究周叢生物群落特徵的目的和意義 二、研究周叢生物群落特徵的組學技術 三、周叢生物群落特徵分析方法 第五節 周叢生物成像表徵技術進展 一、成像表徵技術 二、成像表徵技術在周叢生物研究中的應用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三章 周叢生物調查點位的布設方法 第一節 周叢生物調查布點的前期準備 一、周叢生物調查布點原則 二、周叢生物調查布點準備 第二節 周叢生物調查布點技術 一、農田生態系統布點技術 二、森林生態系統布點技術 三、草原生態系統布點技術 四、淡水生態系統布點技術 第三節 野外周叢生物採樣頻率及採樣點信息記錄 一、野外周叢生物採樣頻率 二、周叢生物採樣點信息記錄 主要參考文獻 第四章 周叢生物採集、保存與培養方法 第一節 周叢生物採集方法 一、材料和器具 二、採樣計劃制定要點 三、採樣時間和頻率 四、樣品採集方法 五、樣品標識與記錄 第二節 周叢生物樣品的處理與儲存 一、樣品儲存容器 二、樣品運輸和儲存 三、剩餘樣品處理 四、樣品整理與歸檔 第三節 周叢生物培養方法 一、野外富集方法 二、室內靜態擴大化培養方法 三、室內動態擴大化培養方法 四、周叢生物快速馴化方法 第五章 周叢生物物理指標測試方法 第一節 周叢生物覆蓋度測定方法 一、被測點選定 二、針刺法測定覆蓋度 三、覆蓋度計算 第二節 周叢生物厚度和粗糙度測定方法 一、制樣 二、周叢生物最大厚度測定 三、基於COMSTAT軟體分析周叢生物平均厚度和粗糙度 第三節 周叢生物形態結構表徵方法 一、周叢生物形態結構特徵 二、掃描電子顯微鏡 三、激光掃描共聚焦顯微鏡 四、拉曼光譜 五、技術選擇 第六章 周叢生物化學指標測試方法 第一節 周叢生物中碳含量測定方法 一、周叢生物總有機碳的測定——重鉻酸鉀容量法 二、周叢生物總無機碳的測定——氣量法 三、周叢生物總碳計算方法 第二節 周叢生物中氮含量測定方法 一、方法選擇和原理 二、周叢生物樣品前處理方法 三、測定方法 四、測定所需的儀器和試劑 五、操作步驟 六、計算方法 第三節 周叢生物中磷含量測定方法 一、周叢生物全磷的測定 二、周叢生物有機磷的測定 第四節 周叢生物中鉀含量測定方法 一、測定原理 二、主要儀器與試劑 三、試樣的製備 四、測定 五、計算結果 第五節 周叢生物中鈉含量測定方法 一、周叢生物中鈉離子的測定 二、周叢生物中全鈉的測定 第六節 周叢生物中鈣、鎂含量測定方法 一、方法選擇 二、方法原理 三、試劑與儀器 四、測定步驟 第七節 周叢生物中硫含量測定方法 一、待測液製備——硝酸-高氯酸(HNO3-HClO4)消化法 二、硫含量測定——硫酸鋇比濁法 三、硫含量測定——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 第八節 周叢生物中鐵含量測定方法 一、方法選擇的依據 二、周叢生物中亞鐵的測定(鄰菲羅?比色法) 三、周叢生物中全鐵的測定 四、周叢生物中三價鐵的測定 第九節 周叢生物中錳含量測定方法 一、待測液的製備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第十節 周叢生物中銅含量測定方法 第十一節 周叢生物中鋅含量測定方法 第十二節 周叢生物中鉬含量測定方法 一、浸提-硫氰化鉀比色法 二、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