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山而歌-東北森林號子的音樂文化研究 顏鐵軍曹正鈺 978752273083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NT$76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向山而歌-東北森林號子的音樂文化研究
ISBN:9787522730837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著編譯者:顏鐵軍曹正鈺
頁數:26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682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東北森林號子是一種古樸而歷史久遠的音樂文化。作者在田野調查基礎上,從社會學、人類學、文化學、音樂學等多個學科層面,對東北森林號子的自然與歷史背景、號子的文化承載、木幫社會結構與音樂關係、山林民間信仰、號子曲調音樂、號子頭人類學考察、號子藝術轉向等方面進行深入地研究,為學人提供必要的參考文獻,為人們認識、了解、研究東北民間音樂乃至民俗提供有益的參考資料。

作者簡介

顏鐵軍,湖州師範學院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一帶一路」音樂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湖州市音聲資源數據挖掘與智能服務技術重點實驗室方向負責人。蒙古研究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近年來,主持國家級項目1項,省級廳級項目8項,參与國家級、省部級、廳級項目多項;在《人民音樂》《中國音樂》《黃鐘》《樂府新聲》《音樂探索》《民族藝術研究》《文藝爭鳴》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

目錄

緒論
導論
第一章 自然與歷史:東北森林號子的生存語境
第一節 東北森林號子的自然依存
一 萬眾矚目的長白山
二 高高的大興安嶺
三 蜿蜒逶施的小興安嶺
第二節 東北森林號子的歷史存續
一 鬆散的自然採伐時期(前1600-前776年)
二 有計劃的宮廷供給時期(前776-1840年)
三 無序的瘋狂採伐時期(1840-1949年)
四 適度採伐與恢復時期(1949年至今)
第二章 身人木幫:東北木幫文化及其歷史衍變
第一節 東北森林的採伐文化
一 採伐行為的社會前提
二 採伐工具的歷史演進
三 採伐方法的時代創新
第二節 東北森林的運輸文化
一 古老運輸的歷史延續
二 運木工具的時代創新
三 機器工業的時代文明
第三節 東北森林里的運木文化
一 人力運木的主要因素
二 人力歸楞的時代變遷
第四節 東北江河的流送文化
一 東北江河的流送歷史
二 東北江河的流送過程
三 江河流送的文化
第三章 名從何來:東北森林號子的類型劃分
第一節 號子類型劃分的前期基礎
一 前人的研究足跡與成果
二 東北森林號子分類研究的不足
第二節 東北森林號子分類的探討
一 空間轉化分類法
二 身體動作分類法
三 勞動工具分類法
四 聲音分類法
五 喊號節奏分類法
六 流送性質分類法
七 質量分類法
八 族群分類法
第三節 號子命名的文化解析
一 自然化傾向
二 身體化傾向
三 符號化傾向
四 結語
第四章 木幫金字塔:木幫社會結構及音樂表現
第一節 木幫社會的生存背景
一 籠罩木幫的政治之網
二 緊密聯繫的經濟關係
三 盤根錯節的地緣關係
第二節 木幫社會的金字塔結構
一 幾個木幫稱謂的解釋
二 木幫社會的結構分析
三 木幫社會的差序格局
第三節 木幫巴圖魯的文化解析
一 木幫巴圖魯古今關聯
二 木幫巴圖魯的社會認同
三 木幫巴圖魯的音樂表現
第五章 回歸生活:林中人的信仰與號子生活化
第一節 東北森林的神靈譜系
一 溝通天地的神山信仰
二 繁衍生息的神樹信仰
三 氏族強大的動物崇拜
第二節 東北木幫的祭祀習俗
一 木幫的始祖崇拜
二 木幫的祭祀儀式
三 木幫的禁忌
第三節 東北森林號子的情感表達
一 憂鬱的林中人
二 苦難中的狂歡
三 一路走一路唱
四 結語
第六章 多聲交織:東北森林號子的音樂形態分析
第一節 東北森林號子的音樂形態分析
一 森林號子曲調形態
二 森林號子的節拍形態
三 森林號子的調式調性形態
四 東北森林號子的音樂結構形態
五 東北森林號子的音樂織體形態
第二節 東北森林號子音樂形態的文化成因
一 勞動方式決定音樂形態
二 社會互動中多聲思維的形成
三 文化傳播中曲調的相互融合
四 即興性的音樂表達
第七章 尋找號子頭:東北森林號子的人類學考察
第一節 樺甸的號子頭
一 給毛主席紀念堂選木頭的李玉安
二 街頭的田野:信子
三 木幫里的配搭小強
四 不會唱號子的大杠頭孫喜貴
五 喝酒就愛唱的號子頭王再勇
六 梅蘭芳式的號子頭劉玉河
七 走哪都當號子頭的于久波
第二節 白山一帶的森林號子頭
一 大陽岔里迴響的號子
二 放山老把頭崔長安
三 松山河林場伐木工姜言生
四 守望大山的號子頭庄玉林
第八章 走向藝術:東北森林號子的現代轉向
第一節 森林文化的紅色印記
一 森林文化的紅色積淀
二 紅色文化的音樂表現
三 林區三唱的紅色之巔
第二節 傳統向現代的過渡
一 傳統的繼承與超越
二 音樂風格的新走向
第三節 現當代的多樣化呈現
一 藝術形式的多樣化
二 內容表現的多樣化
三 音樂風格的多樣化
四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