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醫內科學臨床思維與實訓 ISBN:9787030778161 出版社:科學 著編譯者:趙進喜 頁數:52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602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教材為科學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規劃教材,以培養應用中醫理論與中醫臨床思維方法解決中醫內科病證實際能力為中心,強調立足現代臨床實際,傳承經典與古今醫家學術經驗,展示中醫內科學最新研究成果,即所謂「更經典」、「更現代」、「更實用」、「更有特色」原則。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概要介紹中醫內科學內涵、中醫臨床思維特色及其在中醫診療過程中的具體應用、中醫辨證方法及其臨床應用、中醫內科學重要知識點與學習方法等。中篇分列內科常見病證56種,分別介紹概念、診斷要點、鑒別診斷、病因病機、辨證要點、治療要點、分證論治、其他療法、預防調護、病案舉例等,古今名醫經驗等相關內容穿插其中。強調不同病證的不同內涵,重視不同病證之間及同一病證不同證候之間的病機聯繫,重視三陰三陽體質在不同內科病證發病中的作用,分證論治,選方用藥,附有參考處方,包括臨床實用經驗方,明確用法用量,可為臨床實踐提供具體指導。下篇分列現代醫學內科多系統疾病病因病機、辨證論治、研究進展以及存在的問題與展望,可為臨床實踐與科研選題提供方向性指導。 本教材可供中醫藥高等院校中醫與中西醫結合專業學生及研究生作為教材使用,可供中醫與中西醫結合臨床工作者借鑒參考。目錄 前言上篇 總論 第一章 中醫內科學概論 第一節 「中醫內科學」學術內涵及其重要地位 第二節 「中醫內科學」學術發展史 第二章 思維與中醫臨床思維特色 第一節 思維相關概念與理論 第二節 中醫臨床思維特色及其重要意義 第三章 中醫辨證方法的多樣性及其臨床意義 第一節 臟腑辨證方法 第二節 經絡辨證方法 第三節 氣血津液辨證方法 第四節 病因辨證方法 第五節 三陰三陽辨證方法 第六節 衛氣營血辨證方法 第七節 三焦辨證方法 第八節 辨病分型辨證方法 第四章 「中醫內科學」學習要點與學習方法 第一節 「中醫內科學」重要知識點 第二節 關於病曆書寫 第三節 「中醫內科學」學習方法 中篇 中醫病證篇 感冒 咳嗽 喘證 哮病 肺脹 肺癰 肺癆 肺痿 肺積 心痛 心悸 不寐 健忘 郁證 癲狂 癇證 痙證 頭痛 眩暈 厥證 中風病 痴獃 顫證 胃痛 痞滿 泛酸 嘔吐 呃逆 反胃 噎膈 腹痛 泄瀉 痢疾 便秘 黃疸 脅痛 積聚 鼓脹 水腫 淋證 癃閉 關格 遺精 陽痿 腰痛 痹證 痿證 肥滿 消渴病 痛風 癭病 汗證 血證 飲證 內傷發熱 虛勞 下篇 現代醫學疾病篇 支氣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 高血壓 冠心病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腦卒中 痴獃 抑鬱症 焦慮症 消化性潰瘍 慢性胃炎 潰瘍性結腸炎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慢性腎小球腎炎 慢性腎衰竭 糖尿病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類風濕關節炎 系統性紅斑狼瘡 再生障礙性貧血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 急性白血病 惡性淋巴瘤 癌症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