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四庫全書總目》「小說家類」學術批評研究 ISBN:9787522733746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著編譯者:溫慶新 頁數:35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688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以《四庫全書總目》「小說家類」學術批評的方式、特徵、內容及意義為研究對象。從傳統目錄 學思想與清代政教意圖兩方面,基於文獻價值區分與書目控制理論分析《四庫全書總目》「小說家類」學術批評的纂修情況、觀念形態、知識譜系、運行機制與價值歸宿,探討《四庫全書總目》「小說家類」學術批評的閱讀史價值及歷史意義。作者簡介 溫慶新,1987年生,福建泉州人,揚州大學博士后。現供職于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研究方向:小說史及小說文獻、近現代學術史。在《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學術研究》等各類刊物上刊發論文70餘篇,出版專(合)著4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湖南省教育廳科研資助項目各1項。目錄 緒論一 《四庫全書總目》研究現狀述評 二 研究思路及意圖 第一章 清初至清中葉私家書目的小說著錄研究 第一節 史學本位與錢謙益《絳雲樓書目》的小說著錄 一 史學價值與錢謙益評判「說家」作品的主導思想及緣由 二 史學視域與錢謙益進行「說家」作品評判的特徵及價值 三 陳景雲對《絳雲樓書目》的小說註解及學術史意義 第二節 「戲曲小說」與《也是園藏書目》的「通俗小說」設類 一 「戲曲小說」的指稱範圍與 目錄 學含義二 「戲曲小說」的著錄對象與「通俗小說」的收貯 三 《也是園藏書目》設置「通俗小說」的意義 第三節 政教、史志與錢大昕《補元史藝文志》的小說著錄 一 實事求是、明體致用與錢大昕對小說的定位與認識 二 《補元史藝文志》子部小說家類的編纂實踐 第二章 《四庫全書總目》「小說家類」提要的纂修 第一節 《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到《四庫全書總目》的變化 一 書名寓意與知識考辨:采進文獻品評的切入視角 二 體系化:從注重知識考辨到政教意義先行的文獻信息觀 第二節 《四庫全書薈要總目提要》與《四庫全書總目》之比較 一 乾隆「隨時瀏覽」與《四庫全書薈要總目提要》的「經世致理」 二 「聖人所必察」與《四庫全書薈要總目提要》「小說家類」作品遴選 第三章 政教視域與《四庫全書總目》小說觀念的還原 第一節 政教與《四庫全書總目》小說觀念的核心表達 一 「以今度古」的概念式推導與「以古還古」的客觀式描述 二 政教作用與《四庫全書總目》小說觀念的核心內涵 三 《四庫全書總目》小說觀念形成的歷史語境 第二節 《四庫全書總目》所言「小說之體」的文類含義 一 《四庫全書總目》所言「小說之體」的認知視角 二 「先道后器」與《四庫全書總目》「小說之體」的內涵及特質 三 《四庫全書總目》所言「小說之體」的意義 第三節 《四庫全書總目》對明代小說的評騭及因由 一 《四庫全書總目》評判明人小說的典型特徵與意圖 二 《四庫全書總目》評騭明人小說的緣由及啟示 第四節 《四庫全書總目》不錄通俗小說的 目錄 學緣由一 《四庫全書總目》有關通俗小說的論斷 二 《四庫全書總目》不收通俗小說的 目錄 學視域考察第四章 文獻價值區分與《四庫全書總目》「小說家類」學術批評 第一節 文獻價值區分與《四庫全書總目》學術批評體系之構建 一 古典書目的價值預設與《四庫全書總目》學術批評的文獻原則 二 文獻價值區分與《四庫全書總目》學術批評體系的運行 第二節 文獻價值區分與《四庫全書總目》「小說家類」學術批評的開展 一 價值區分的流派敘述與《四庫全書總目》小說批評範式的確立 二 流派敘述模式與《四庫全書總目》對具體小說作品的批評 第五章 書目控制與《四庫全書總目》及「小說家類」的學術批評 第一節 征書與《四庫全書》的文獻信息來源管控 一 征書與「四庫館閣」改善文獻收藏現狀的舉措及效果 二 對采進文獻的處置措施 三 對《四庫全書》傳播過程與時人閱讀來源的管控 第二節 「文獻控制」與《四庫全書總目》的知識信息管控 一 刪改、抽毀文獻內容與對文獻知識信息的有效控制 二 對明代文獻的禁毀與書籍的思想整合、價值重構 第三節 提要、排序與《四庫全書總目》文獻意義表徵的規範 一 刪整提要稿與限定文獻意義表徵的可能導向 二 部類排序與《四庫全書總目》的知識體系確立 第四節 書目控制與《四庫全書總目》「小說家類」的批評實踐 一 底本來源與《四庫全書總目》「小說家類」的文獻信息源管控 二 關鍵詞式提要與《四庫全書總目》「小說家類」的學術批評 第六章 《四庫全書》纂修與「小說家類」提要的閱讀史意義 第一節 閱讀史視域下纂修《四庫全書》的歷史意義 一 《四庫全書》與清代統治者確立閱讀活動的「官定」文本 二 清代官方意志與閱讀活動的場所及文本來源 三 《四庫全書》與閱讀活動的過程展開及意義指向 第二節 後世接受與《四庫全書總目》「小說家類」提要的經典化 一 援引與《四庫全書總目》「小說家類」學術批評的經典意義 二 考辨與《四庫全書總目》「小說家類」學術批評的再經典化 第七章 「退置」與《四庫全書總目》「小說家類」的學術批評 第一節 「退置」后的批評:與《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之比較 一 《四庫全書總目》「小說家類」與《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之比較 二 政教意義先行:《四庫全書總目》「小說家類」的「退置」主導 第二節 《四庫全書總目》「小說家類」與《千頃堂書目》之比較 一 《千頃堂書目》與《四庫全書總目》之纂修 二 「官學」下的「退置」:《四庫全書總目》與《千頃堂書目》的差異 結語 一 政教視域下「小說家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