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史學論叢 (第十輯) 劉建國 夏詩荷 978720119980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天津人民
NT$1,259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溫州史學論叢 (第十輯)
ISBN:9787201199801
出版社:天津人民
著編譯者:劉建國 夏詩荷
頁數:51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524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按時間分為溫州古代史、溫州近現代史兩大板塊。內容大致可分為溫州地區著名人物、本土文化、永嘉學派等方面。人物方面,對歷史上與溫州有深厚淵源的人物如王十朋、陳宜中、劉基、項喬、陳傅良、孫詒讓等做了不同角度的較深入研究;永嘉學派方面,從思想和事件等方面考察了起源於溫州地區、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永嘉學派;本土文化方面,學者對明代溫州書院、永嘉場東甌王信仰、本土家族文化與族規家訓、溫州華人華僑等問題做了研究。

目錄

溫州古代史
溫州唐朝佛寺興廢與分佈考述
溫州文化史上的吳畦及其家族
溫州千年商港甌北丁山古墓群考——兼考證宋代抗金名將范瓊生平幾個問題
肝膽與共的摯友——王十朋與胡銓
論陳宜中為賈似道黨羽之說
王與之《周禮訂義》簡述
2021—2022年劉基研究綜述
明代溫州書院研究——以貞義書院為例
永嘉場東甌王信仰調查
明清時期溫州的風災潮害和地方應對
論清初遷界及對溫州社會的影響
清末溫州庚子教案中地方官府的應對
三槐李浦王氏家族文化研究
溫州近現代史
劉景晨仕途與詩作
痛失玉?兮長憶君——記趙瑞椿先生二三事
項喬哲學思想的延續:醉心中西文化融合的哲學家項退結
21世紀孫詒讓研究述評
推考孫詒讓對陳傅良《周禮說》刊版源流之疑惑
孫詒讓及其思想觀念簡述
族規家訓中蘊含的溫州人精神——以《永嘉楠溪族規家訓》為例
竹枝詞所見近代溫州的城鄉社會及其變遷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溫州女性革命家窺探
近代溫州士紳糶米研究——以《張櫚日記》為中心
劉耀東《疚?日記》的鄉村日常生活史價值
晚清民國時期士紳社會權勢的嬗變——以平陽士紳劉紹寬為例
20世紀早期溫州江南白沙鹽民鬥爭研究
1927年清黨前後革命青年的分化——以溫州蕭錚為例
陳竺同研究中外文化交流述評
「清華學派」史家王栻生平與史學貢獻
國民革命的餘波:甌海公學與藝文學堂爭產事件
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浙南地區的革命動員研究
論國共和談后紅軍挺進師的改編與發展
20世紀30年代溫州「複式教育」研究
鄉村師範與鄉村改造:平陽鄭樓實驗鄉考察(1936—1941)
21世紀以來溫州華人華僑研究綜述
20年來溫州華僑華人問題研究述評
抗戰時期旅歐青田華僑抗日救亡活動探析
抗戰時期《浙甌日報》涉僑報道探析
20世紀40年代溫州鼠疫的流行與地方應對
淺析溫州永嘉燎原社包產到戶實踐的地位與經驗教訓
曹灣山、嶼兒山「好川文化」遺址發掘、保護利用的思考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