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高質量發展新邏輯-臨港案例 閻海峰 李剛 978730134847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北京大學
NT$611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園區高質量發展新邏輯-臨港案例
ISBN:9787301348475
出版社:北京大學
著編譯者:閻海峰 李剛
頁數:36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562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園區開發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改革開放之路,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徵之一。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我國產業園區快速發展,已經成為推動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發展和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台,在當前新的發展階段,我國經濟面臨相互交織的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產業園區亦在發展中面臨諸多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特別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協調的問題日趨凸顯。因此,剖析園區的經驗與不足,為未來管理和決策提供可資借鑒的經驗就尤為重要。 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臨港)是一家以園區開發、企業服務和產業投資為主業的大型國有企業集團。經過近四十年的園區開發實踐,培育了「臨港」「漕河涇」「新業坊」三大品牌,淬鍊成為國家戰略的踐行者、卓越園區的引領者、臨港新片區開發建設的主力軍。臨港是如何將踐行國家戰略轉化為自身發展優勢,將新發展理念貫穿于集團使命和日常實踐,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的?剖析其發展實踐對於立足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大的理論與現實意義。本書一個比較新的角度,即園區發展中的核心角色——園區開發與管理企業入手,以臨港經濟發展集團為對象,通過調研、深度訪談和二手資料,系統開發、總結了臨港集團在高水平開放、科技創新、高新產業發展、金融創新助力、低碳園區、高品質空間載體六個方面的創新實踐經驗,進一步總結這些實踐背後的理論邏輯和一般模式,提煉總結出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為國內園區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

作者簡介

閻海峰,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凱利商學院和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商學院訪問學者。研究興趣包括中國企業國際化與對外直接投資、國際化情境下的組織學習等。多項研究發表在《管理世界》《南開管理評論》及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等國內外學術期刊上。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臨港是誰?
1 1 臨港之「港」
1 2 緣起漕河涇
1 3 「上海臨港」
1 4 臨港新片區
1 5 今天的臨港
2 臨港做了什麼?
2 1 培育先進產業集群
2 2 引領綠色低碳發展
2 3 探索更高水平開放
2 4 構築科技創新高地
2 5 致力金融創新賦能
2 6 塑造高品質空間
3 新邏輯之新
3 1 新片區之新
3 2 技術邏輯之新
3 3 市場邏輯之新
3 4 治理邏輯之新
4 結語:從乘勢到造勢
第二章 探索更高水平開放
1 構建「引力場」
1 1 特斯拉的選擇
1 2 不只特斯拉
1 3 從製造業到服務業
2 拆除「玻璃門」
2 1 小「楔釘」大用處
2 2 首個且唯一
2 3 新片區的路:無中生有
3 架設「起跳板」
3 1 解決困局的跨境金融方案
3 2 跨境資金池的前生與未來
3 3 高水平開放的制度中介
4 他山之石:新加坡——以數字展望未來
參考文獻
第三章 構築科技創新高地
1 「熱帶雨林」的營造者
1 1 修鍊內功:接力式孵化價值鏈
1 2 標準為王:國內首個孵化器標準
1 3 品牌名片:漕河涇嘉年華
2 「最後一公里」的助跑者
2 1 從高校實驗室開出的「五朵金花」
2 2 如何走出科技創新「死亡峽谷」
3 從0到1的拓荒者
3 1 從無盡前沿到巴斯德象限
3 2 臨港的巴斯德象限
4 他山之石:江蘇產業技術研究院
4 1 「一所兩制」的協同運營模式
4 2 多元化的創新力量
4 3 四位一體的創新生態
參考文獻
第四章 培育先進產業集群
1 「生命藍灣」:先進位造業集群的縮影
1 1 美敦力來了
1 2 鏈主的力量
1 3 先進產業集群的吸引力
2 強鏈補鏈
2 1 艱難的起步
2 2 「東方芯港」的成長之路
3 開放融合的產業生態
3 1 縱向協同融合
3 2 橫向跨界融合
3 3 引進來,走出去
4 他山之石:波士頓生物醫藥產業園
參考文獻
第五章 致力金融創新賦能
1 創新晶體的綠色價值
1 1 何為綠色建築?
1 2 綠色建築融資何以姍姍來遲
1 3 綠色+管理:市場化思維下的價值挖掘
2 金融創新賦能
2 1 三資困境
2 2 REITs破局
2 3 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
3 他山之石:中新集團
3 1 中新集團的上市歷程
3 2 中新集團上市的背後:園區開發政策的變遷
第六章 塑造高品質空間
1 種梧引鳳:鍛造高品質空間
1 1 寶石系標準廠房標杆
1 2 生命藍灣的8米遠見
1 3 全定製衛星製造「燈塔工廠」
2 AI Park,聯接園區今天與未來
2 1 智慧服務賦能價值創造
2 2 園區數據要素價值挖掘展望
3 產城融合:以人為本的城市空間演進
3 1 無邊界的產業與生活空間
3 2 未來科學之城
4 他山之石:新加坡裕廊工業園
4 1 裕廊1 0:政府壟斷,快速立足
4 2 裕廊2 0:政府主導的市場化運作
4 3 裕廊的產城融合之路
參考文獻
第七章 引領綠色低碳發展
1 綠色園區建設者
1 1 綠色低碳轉型的主力軍
1 2 綠色園區建設者
2 傳統化工區變身碳谷綠灣
2 1 金山二工區的困境
2 2 以綠破局
3 「氫能谷」氫風來襲
3 1 布局氫能產業
3 2 打造氫能產業集群
3 3 探索氫能應用場景
3 4 打造園區多元化服務
4 他山之石
4 1 低碳循環:日本北九州工業園區
4 2 零碳智慧園區:德國歐瑞府( EUREF Campus)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