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時代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要素研究 姜曉曦 978750545300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朝華
NT$49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智慧時代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要素研究
ISBN:9787505453005
出版社:朝華
著編譯者:姜曉曦
頁數:20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556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自11部委於2006年聯合發起全民閱讀倡議以來,我國閱讀推廣理論和實踐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2014年至今,「全民閱讀」已連續10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早已成為我國圖書館學研究的必要主題。《智慧時代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要素研究》緊密結合當前元宇宙背景下的各類技術給智慧圖書館建設帶來的影響和挑戰,進一步分析閱讀推廣工作面臨的變化;將閱讀推廣整體拆解為四個要素一主體、客體、對象和渠道分別闡述,提出了智慧圖書館閱讀推廣轉型路徑和運行機制。該書對智慧化閱讀推廣工作的理論研究具有一定的補充作用。

作者簡介
姜曉曦,圖書館學碩士,國家圖書館副研究館員。主要從事文旅部文化惠民工程建設、新媒體閱讀推廣、基層文化服務推廣等工作,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

目錄
第一章 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發展階段與要素研究
第一節 閱讀推廣概述
第二節 我國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研究發展歷程
第三節 我國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要素研究
第二章 智慧圖書館概述及發展現狀
第一節 智慧圖書館概念發展
第二節 智慧圖書館的特點
第三節 元宇宙與智慧圖書館
第四節 我國智慧圖書館理論研究現狀
第五節 我國公共圖書館關於智慧圖書館的實踐探索
第三章 智慧時代閱讀推廣主體研究
第一節 政府是促進閱讀推廣的主導力量
第二節 圖書館是閱讀推廣的主要陣地
第三節 出版傳媒行業助力閱讀推廣
第四節 以資源服務商為主體開展閱讀推廣活動
第五節 以民間組織為主體開展閱讀推廣活動
第六節 智慧圖書館閱讀推廣主體跨界合作
第四章 智慧時代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對象研究
第一節 智慧時代的用戶需求與行為分析
第二節 智慧時代閱讀推廣中的分眾識別
第三節 智慧時代基於大數據的用戶分眾識別新技術
第四節 智慧時代用戶需求下的場景化閱讀推廣
第五節 智慧時代基於推廣對象開展閱讀服務的轉型發展
第五章 智慧圖書館閱讀推廣客體研究
第一節 不同時代公共圖書館資源建設發展
第二節 智慧圖書館資源閱讀服務的特點
第三節 智慧圖書館資源建設與組織
第四節 智慧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客體內容變化
第五節 智慧圖書館閱讀推廣不同客體應用場景
第六章 智慧時代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渠道研究
第一節 智慧時代圖書館閱讀推廣渠道面臨轉型升級
第二節 智慧時代文化推廣渠道研究
第三節 智慧時代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的主要類型
第四節 智慧時代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渠道轉型發展策略
第五節 圖書館閱讀推廣渠道創新應注意的問題
第七章 智慧時代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運行機制
第一節 閱讀推廣要素之間的關係
第二節 智慧時代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思路
第三節 智慧圖書館閱讀推廣轉型路徑
第四節 智慧圖書館閱讀推廣運行機制

精彩書摘
《智慧時代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要素研究》:
一、智慧圖書館資源組織面臨的挑戰
智慧圖書館的資源組織不再局限於信息序化或者信息整序的過程,而是關注信息活動中的每個環節,既包括對信息內容與格式、元數據、知識組織體系、信息發布與交流等進行描述,也包括對信息內容或者對象進行動態的鏈接、登記和重組,通過對信息集成、聚合、重組和分析來發現和提取信息資源中所隱含的知識或者模式,在此基礎上構建知識地圖,為用戶提供隨時隨地、透明地獲得數字化信息資源的服務,對信息資源中的「知識元」進行提取、揭示與關聯,以滿足用戶的動態需求?。
(1)信息資源組織分類體系有待改善。從圖書館本位分類到用戶本位分類是智慧圖書館資源組織的發展趨勢,從基於超鏈接的文檔的網路向基於關聯數據的數據網路轉變的時代,元數據編目是一種開放性的跨載體編目方式,它對各種類型資源進行描述和揭示,進而為網路的語義化和有序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如何讓信息資源從封閉的狀態中釋放出來,通過增強關聯度,讓信息資源參与價值創造的過程將是智慧圖書館信息資源組織的核心。
(2)信息資源集成面臨挑戰。經過多年發展,圖書館內部(跨庫)信息資源的組織與整合、圖書館聯盟之間(跨域)的信息資源組織與整合已處於快速發展中,各圖書館採用不同的鏈接或者元數據整合的模式對大部分數字資源進行了整合,但資源集成、整合的技術和手段還不夠完善,資源集成和整合程度尚有提升的空間。現有的資源內容交叉重複、內容組織關聯度不高、影響用戶對信息的選擇和獲取。
(3)服務意識不強,信息組織手段與技術有待創新。目前館員缺乏營銷意識和服務手段,相關技能、知識急需培訓和發展,傳統的著錄、標引中使用的工具與方法已經不能滿足智慧時代圖書館發展的需要,現在的信息複雜多樣,內容結構複雜,分散式存儲造成了信息組織的複雜和異構,本體為核心的語義網路,以數據挖掘、知識圖譜等為代表的新的組織方式在知識組織中的應用,將知識組織概念進一步深化,知識組織的目標和任務得到拓展。
(4)用戶需求了解和研究有待加強。智慧時代,人們有了更多、更便捷的交流和獲取知識的渠道,用戶信息需求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前期用戶主要需要查找並獲取信息資源,目前隨著素養有所提升,大多數用戶都可以用十分便捷、快速的方式檢索和獲取所需要的信息。而智慧時代,用戶更需要的是對信息本身內容的縱向深入和挖掘。面對這些變化,原來圖書館依靠固定的資源和系統,提供淺層次的信息和服務的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用戶深層次的信息需求。這就要求智慧圖書館在進行信息資源建設時,構建合理的、方便用戶使用的信息資源框架。智慧圖書館要根據所服務用戶的需求,對印刷型資源、電子資源進行合理組配,對所獲取的信息開展精細的採集、加工、整理、組織、存儲和開發利用,將信息重組有序化,方便用戶使用?。
智慧圖書館將充分利用網格技術、語義技術對信息資源進行語義抽取,進而獲得更深層次的知識,從非結構化信息中抽取信息,通過對不同研究主體、不同數據的集成,打造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信息集合體,利用語義技術,將來源不同、格式與內容層次不同的信息關聯起來,充分運用數據挖掘、數據融合、知識發現、知識組織、智能搜索等多種技術和工具,形成面向需求、適應變化、快速反應的知識發現服務機制。
二、智慧圖書館信息組織的特點
智慧圖書館中,傳統的信息組織方式仍然不可或缺。信息組織與信息技術密不可分,如元數據、數據倉庫、數據挖掘、知識發現、標記語言、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多媒體技術、人工智慧技術等。各種規範、標準的制定更為規範、靈活,該層次的信息組織對內容的呈現主要是通過各種規範、標準等來實現其標準化,主要有各種元數據、文獻信息的著錄與標引、網路信息資源書的相關標準,通用標記語言及相關標準、各種方法的互操作,逐漸實現標準化?。組織方法呈現多樣化,既包括分類法、主題法、敘詞法等,也包括元數據、本體、主題地圖和分類法等。用戶的參与度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用戶及用戶信息也將成為網路信息資源的重要內容,用戶自主地參与信息的組織將成為智慧圖書館信息組織的一種重要方式。最突出的特點是以用戶為中心,以交流、協作為中心,藉助于個性化信息組織實現個性化信息服務,為用戶建立一個無所不在的信息空間。側重於「語義」和「知識元」的組織與信息資源之間的關聯的建立,強化新型多維索引機制建設,實現相關知識對象的關聯索引,信息組織揭示內容不斷深化,內容之間的語義關聯得到揭示,信息集成、聚合、重組將是一種重要方式。

前言/序言
自11部委於2006年聯合發起全民閱讀倡議以來,我國閱讀推廣理論和實踐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2014年至今,「全民閱讀」已連續10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14-2016年、2018-2021年的表述是「倡導全民閱讀」,2017年的表述則是「大力推動全民閱讀」,2022年和2023年則表述為「深入推進全民閱讀」,這一變化體現了國家全力實施全民閱讀計劃的決心。倡導和深入推進全民閱讀,不僅是全社會人民的共識,還是國家建設文化強國的核心內容。2020年,中宣部印發的《關於促進全民閱讀工作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通過大力推動全民閱讀工作,基本形成覆蓋城鄉的全民閱讀推廣服務體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也提出,「深入推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中國』」。2022年,黨的二十大報告寫入了「深化全民閱讀活動」,這是「全民閱讀」第二次被寫入全國黨代會報告。閱讀推廣作為公共圖書館實現社會價值的重要抓手,早已成為我國圖書館學研究的必要主題。
早期國內公共圖書館對閱讀推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閱讀推廣理論研究、體系研究、對策研究、用戶分眾研究、案例研究等方面,國外閱讀推廣與教育和讀寫素養緊密關聯,受眾以未成年人群體為主;活動策劃主要以目標為導向,重視閱讀推廣的實效;閱讀推廣的主體更加多元,除圖書館外,政府機構、行業協會、商業組織和私營企業等都會單獨或聯合舉辦活動。隨著網際網路普及和各類信息技術廣泛應用,數字閱讀推廣逐步成為學界持續關注的熱點問題。《全民閱讀「十三五」時期發展規劃》提出加強對數字化閱讀的規範和引導,推動傳統閱讀和數字閱讀相融合。自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以來,國內外通過數字閱讀等線上方式開展閱讀活動的比重有所上升,數字閱讀的優勢與便捷性也受到更多關注。國內相關研究主要聚焦于數字閱讀推廣實施,基於微信、短視頻的閱讀推廣,基於營銷策略的閱讀推廣模型等。國外對數字閱讀推廣的概念、組成要素、推廣模式和推廣管理進行了探討,知名的案例有歐盟的「終身閱讀者2 0(Lifelong Readers2 0)」和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推出的SimplyE數字閱讀App等。
近兩年,以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融媒體技術等技術應用為代表的智慧圖書館的發展為閱讀推廣帶來了新的思路,同時用戶的閱讀習慣和需求也逐步發生變化。第十八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我國成年國民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行為變化趨勢表明,在智慧化背景下,閱讀推廣已具備向新階段發展的態勢。這些變化促使我們思考智慧化閱讀推廣與數字閱讀推廣有何不同之處,如何充分發揮智慧圖書館特性,更加高效地助力閱讀推廣的開展,提升閱讀推廣活力,從而滿足用戶更加多元及個性化的閱讀需求。促進智慧化閱讀推廣服務的有效化、規範化、常態化、長期化發展,已成為當前閱讀推廣研究中一個重要的切入點。
本書作者認為,在智慧時代,我國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研究和實踐尚處於起步階段,現有的成果依然有數字閱讀推廣的一些特徵 缺乏系統性地對智慧時代閱讀推廣要素的全面梳理和重構,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尚可進一步深度挖掘。例如,在推廣主體方面,單一類的主體應該向跨界合作層面發展,公共圖書館與出版傳媒、網際網路傳播、數字內容產業等領域優質機構的合作推廣模式需要探討。在閱讀內容方面,數字閱讀僅僅是內容電子化,而在智慧時代,電子內容的碎片化、標籤化、聚合與關聯才是閱讀推廣要考慮的。要深入研究資源的集成性、互動性和便利性,提供更多的檢索渠道、全文鏈接,提供開放共享的信息服務。在推廣渠道方面,尚未深入研究在線下智慧服務空間以及微信平台、短視頻平台和移動閱讀平台等新媒體融合背景下,公共圖書館開展的線上線下結合的矩陣閱讀推廣等問題。本書將深入系統地研究以上這些內容,這對智慧化閱讀推廣工作的學術研究具有一定的補充作用。
本書共有七章,第一章將我國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研究劃分為四個階段,分別闡述每一階段的研究特點,同時對閱讀推廣主體、客體、對象和渠道四個要素的研究現狀進行了綜述。第二章簡述了智慧圖書館的概念和特點,全面介紹了元宇宙包含的區塊鏈技術、交互技術、電子遊戲技術、人工智慧技術、網格及運算技術、物聯網技術等六大技術的發展,從理論研究現狀和實踐探索兩個角度對我國智慧圖書館進行了分析。第三章至第六章是本書的重點內容,主要從閱讀推廣主體、對象、客體和渠道四個方面進行了闡述:第三章介紹了不同閱讀推廣主體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的特點和案例,以及智慧背景下閱讀推廣主體的合作模式;第四章對閱讀推廣對象展開了研究,主要分析智慧時代大眾的需求和習慣的變化,以及利用用戶畫像這一分眾識別技術對智慧圖書館的讀者進行層次分類;第五章探討了智慧圖書館閱讀推廣的資源內容的組織變化,以及不同內容客體的閱讀推廣場景;第六章闡述了智慧時代文化推廣的渠道研究,提出了閱讀推廣不同渠道的轉型發展策略。第七章是本書的總結篇章,在前六章內容基礎上,探討了閱讀推廣不同要素之間的關係,提出了智慧圖書館閱讀推廣轉型路徑和運行機制。
本書撰寫責任如下:總體規劃、體系設計、審校統稿由姜曉曦負責。第一章由徐曉辰撰寫,第二章、第三章由姜曉曦撰寫,第四章由杜曉撰寫,第五章由姜曉曦撰寫,第六章由李曉彤撰寫,第七章由姜曉曦撰寫。
儘管本書對智慧圖書館背景下的圖書館閱讀推廣要素進行了研究和分析,但由於我們能力和水平有限,難免存在疏漏之處,懇請廣大讀者予以指正,以便我們在今後的研究中不斷改進和提升。在本書撰寫過程中,參考了大量業界學者關於閱讀推廣相關論述的文獻和實踐案例,朝華出版社編輯同志在內容排版和校對方面付出了很大心血,在此向所有幫助和支持本書出版的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詳細資料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