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態病理學 艾里希.弗洛姆 978753279474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譯文
NT$30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常態病理學
ISBN:9787532794744
出版社:上海譯文
著編譯者:艾里希.弗洛姆
頁數:15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576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常態病理學》為心理學大師弗洛姆關於「人學」的理論結晶,由其生前的長期助手雷納·芬克整理編輯,並撰寫前言。 本書深入分析了現代人的常態病理學,包括何為精神健康、當代文化中的宗教真空、對生產與消費的崇拜、快樂與安全的關係等等,明確闡釋了精神健康的概念和人文主義的人學理論,並在最後部分試圖從社會經濟、科學、神經心理、動物實驗、人類的天生被動性等多重角度回答「人是天生懶惰的嗎?」這一經典問題。此外,弗洛姆還試圖在本書中給出克服不健全的社會、自戀、異化、戀屍癖等精神疾病的方法。

作者簡介

艾里希·弗洛姆,著名德裔美籍心理學家、哲學家。1900年生於德國法蘭克福,1922年獲得海德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納粹上台後於1934年赴美,從事心理諮詢工作,並在哥倫比亞大學講學,執教於墨西哥國立大學、密歇根州立大學等。1980年于瑞士洛迦諾逝世。 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他認為人是各自所在的產物,在現代工業化社會,人變得越來越自我疏離,這種孤立感導致人在潛意識中渴望與他人結合、聯繫。 弗洛姆的代表作有《愛的藝術》、《逃避自由》、《健全的社會》、《精神分析的危機》等。

目錄

前言
一、現代人的常態病理學
1 現代世界的心理健康
a)何謂心理健康
b)現代社會的原則和態度
c)人的境況和心理需求
d)心理健康與宗教需求
2 當代文化中的參照框架和奉獻目標
a)宗教真空
b)關於工作的概念
c)生產與消費崇拜
d)關於幸福與安全
3 異化與心理健康問題
a)異化與抽象
b)異化的體驗
c)異化的語言
d)異化的情感與傷感
e)心理健康與相關存在
f)異化與無聊
g)政治中的異化
h)異化的思維
i)異化的愛情
4 克服瘋狂社會的方法
a)社會主義願景及其扭曲
b)有何可做
二、心理健康的概念
1 心理健康的主流概念
2 心理健康和進化思想
3 本人的心理健康概念
a)克服自戀
b)克服異化
c)克服戀屍
d)心理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
三、人的人道主義科學
1 初步考慮
2 總體目標
3 具體目標
4 總體評述
四、人本性懶惰嗎
1 人天生懶惰的公理
a)公理的社會經濟層面
b)公理的科學層面
c)工作與人內在被動的公理
2 反對公理的證據
a)神經生理學證據
b)動物實驗證據
c)社會心理學實驗證據
d)夢例的證據
e)兒童發展證據
f)心理學證據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