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與環境 (第二版) 戴宏民 戴佩華 978751424210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文化發展
NT$43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包裝與環境 (第二版)
ISBN:9787514242102
出版社:文化發展
著編譯者:戴宏民 戴佩華
叢書名:普通高等教育”十四五”包裝本科規劃教材
頁數:28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505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本書可作為普通高校包裝工程專業本科生及研究生學習”包裝與環境”或”綠色包裝”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包裝行業技術與管理人員的參考書。

內容簡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四五”包裝本科規劃教材:包裝與環境(第二版)》集作者30年在包裝與環境領域的研究成果及心得,修訂後成為新的11章,依次為:包裝的生態學基礎;生態環境問題及環境污染對人體的危害,包裝的資源環境效應;綠色包裝的興起、發展及綠色包裝制度;生命週期評價理論;國際環境管理標準及清潔生產;新型綠色包裝材料,綠色包裝輔助材料;食品包裝安全性;綠色包裝的減量化低碳化及再利用;包裝材料的回收再利用技術。
《普通高等教育”十四五”包裝本科規劃教材:包裝與環境(第二版)》可作為普通高校包裝工程專業本科生及研究生學習”包裝與環境”或”綠色包裝”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包裝行業技術與管理人員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戴宏民,男,重慶工商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中國包裝工程協會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教《包裝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分委會副主任,校綠色包裝研究所所長,我國知名的綠色包裝專家。主要從事綠色包裝材料和製品的研究與開發、綠色包裝生命週期理論與綠色包裝管理研究、包裝企業清潔生產和包裝廢棄物的回收再製造研究等。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包裝的生態學基礎
第一節 生態學的若干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及食物鏈
第三節 污染物質在生態環境中的遷移及轉化
第四節 生態系統的功能及生態平衡與恢復
第五節 生物生存的生態參數
第二章 生態環境問題及環境污染對人體的危害
第一節 全球當今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
第二節 環境污染物對人體的危害
第三節 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第三章 包裝的資源環境效應
第一節 包裝對環境的正面效應
第二節 包裝對環境的負面效應
第三節 包裝消耗能源的環境效應
第四章 綠色包裝的興起、發展及綠色包裝制度
第一節 綠色包裝在全球環保大潮中興起
第二節 包裝與環境相容的發展過程
第三節 綠色包裝的定義及分級標準
第四節 綠色包裝制度
第五節 綠色包裝的發展趨勢
第五章 生命週期評價理論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LCA目標與範圍的確定
第三節 清單分析
第四節 影響評價
第五節 生命週期解釋
第六節 生命週期評價的應用
第六章 國際環境管理標準及清潔生產
第一節 ISO 14000的產生及基本思想
第二節 ISO 14000的構成
第三節 ISO 14000的實施
第四節 推行清潔生產
第五節 包裝清潔生產可採用的技術
第七章 新型綠色包裝材料
第一節 綠色包裝材料概述
第二節 新型紙及紙板包裝材料
第三節 可降解塑料
第四節 可食性包裝材料
第五節 代木包裝材料
第六節 鋁箔及鍍鋁包裝材料
第七節 綠色納米包裝材料
第八章 綠色包裝輔助材料
第一節 包裝輔助材料概述
第二節 綠色包裝黏合劑
第三節 綠色包裝塗料
第四節 綠色包裝印刷油墨
第五節 綠色包裝用塑料助劑
第九章 食品包裝安全性
第一節 食品包裝安全性的檢測指標
第二節 食品包裝應防止害蟲和微生物的侵害
第三節 食品包裝材料的安全性——”遷移”的機理及特性
第四節 “遷移”量的實驗測定和模型計算
第五節 食品包裝安全性法規
第十章 綠色包裝的減量化低碳化及再利用
第一節 包裝減量化低碳化及再利用的重要性
第二節 包裝減量化的判據及主要途徑
第三節 低碳化技術及包裝低碳化途徑
第四節 回收處理包裝廢棄物的重要舉措
第五節 回收包裝廢棄物的處理處置技術
第十一章 包裝材料的回收再利用技術
第一節 紙包裝材料的回收再利用技術
第二節 塑料包裝材料的回收再利用技術
第三節 玻璃包裝材料的回收再利用技術
第四節 金屬包裝材料的回收再利用技術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包裝與環境》研究包裝與環境的相互關係,探討與介紹包裝與環境相容、發展無公害包裝或綠色包裝的方法與途徑。
《包裝與環境》(第二版)對2007年出版的第一版同名著作進行了充實及更新合併,成為新的11章 。依次為:包裝的生態學基礎;生態環境問題及環境污染對人體的危害;包裝的資源環境效應;綠色包裝的興起、發展及綠色包裝制度;生命週期評價理論;國際環境管理標準及清潔生產;新型綠色包裝材料;綠色包裝輔助材料;食品包裝安全性;綠色包裝的減量化低碳化及再利用;包裝材料的回收再利用技術。
《包裝與環境》(第二版)在修訂中注重了以下幾點:一是加強了生態學基礎內容,突出環境污染對人體的危害;二是將作者近年的研究成果”綠色包裝的發展趨勢”和”基於Web的LCA數據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究與開發”納入第四章 和第五章,第四章 中還新增了綠色包裝制度;三是更新了第七章 的生物降解塑料、新增了高強度低克重瓦楞紙板的內容,展示出我國科技人員的最新研究成果,為防止黏合劑、塗料、印刷油墨和塑料助劑中有害成分對食品包裝的危害,在第八章
第一節 中專述了應建立起有效的安全管理體系;四是強調食品包裝的安全性,從食品包裝安全性的檢測指標、食品包裝應防止害蟲和微生物的侵害、食品包裝材料的安全性”遷移”的機理及特性、最易發生”遷移”的化學物質和對人體最有害的”遷移”物質、”遷移”量的實驗測定及數學模型、食品包裝的安全性法規等多個角度進行了闡述;五是第九章 中新增了包裝低碳化的重要性、低碳化技術及包裝低碳化途徑的內容。除上述主要內容外,還對過時內容進行了更新,充實了有關內容;對行文的文字及邏輯也進行了訂正。
《包裝與環境》(第二版)由戴宏民教授和戴佩華博士擔任主編及對全書內容進行修訂。天津科技大學王建清教授任主審。武軍、馮有勝、張書彬、藍文祥、劉琴、楊祖彬、楊福馨參與了第一版的編寫工作。在此還要對本書引用資料的各位作者表示由衷的敬意和謝意。
本書可作為普通高校包裝工程專業本科生及研究生學習”包裝與環境”或”綠色包裝”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包裝行業技術與管理人員的參考書。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