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操問題-什麼成就了優秀展覽 葆拉.馬林科拉 978754732302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東方出版中心
NT$56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實操問題-什麼成就了優秀展覽
ISBN:9787547323021
出版社:東方出版中心
著編譯者:葆拉.馬林科拉
叢書名:中國國家博物館國際博物館學譯叢
頁數:30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455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關於策展工作實踐和現代博物館使命的發人深省的書,堪稱當今藝術專業人士和學者不可或缺的讀物。全書探索美國和歐洲當代藝術面臨的挑戰,探討了群體展覽、影像、(手)工藝、建築如何影響其空間內的展覽的性質等話題。 隨著觀眾需求與品位的不斷提升、新科技的不斷注入,博物館正在從收藏珍稀藝術品的禁地轉變為觀眾友好型機構,通常專門舉辦旨在吸引觀眾的引起轟動的展覽。然而,在這場巨變中,一個最緊迫的問題顯得尤為突出:「什麼成就了優秀展覽?」美國皮尤藝術與遺產中心執行主任、費城展覽計劃主任葆拉·馬林科拉邀請14位世界頂尖的策展人和藝術史學家撰寫文章,從各個角度審視了博物館展覽製作的要素,試圖回答這一問題。這些人士的專業背景,無論是深度和廣度都是罕見和寶貴的;其思考與觀察,無論是對耳熟能詳的專業術語進行闡釋抑或引進新的概念,或是對業界慣例的挑戰和爭議,都能為當下的策展實踐提供參考和啟示。

作者簡介

葆拉·馬林科拉(Paula Marincola),畢業於美國錫拉丘茲大學藝術史專業,Phi Beta Kappa學會(美國大學優等生榮譽學會)成員,現任美國皮尤藝術與遺產中心執行主任 (2008年起)、費城展覽計劃主任 (1997年起)。在中心任職之前,她曾擔任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當代藝術研究所助理所長和策展人、阿卡迪亞大學美術館館長。由她編輯的中心出版物《實操問題:什麼成就了優秀展覽》(What Makes a Great Exhibition?)、《當下策展》(Curating Now)、《表演的意義》(In Terms of Performance)、《現場閱讀:七位策展人談他們的標誌性展覽》(Site Read: Seven Curators on Their Landmark Exhibitions)等,涉及對當代文化實踐至關重要的主題,極大地促進了美國和國際藝術家、策展人和文化從業者群體的專業和藝術發展。作為《藝術論壇》(Artforum)的藝術評論家,她在國際上發表了大量作品。

目錄

總序
導言:實踐出真知
葆拉·馬林科拉(Paula Marincola)
第一章 展示與講述
羅伯特·斯托爾(Robert Storr)
第二章 代替更高境界
琳內·庫克(Lynne Cooke)
第三章 你在跟我說話嗎:策劃讓觀眾有機會參与其中的群展
拉爾夫·魯戈夫(Ralph Rugoff)
第四章 不穩定的機構
卡洛斯·巴蘇阿爾多(Carlos Basualdo)
第五章 我們面向旭日
特爾瑪·戈爾登(Thelma Golden)與格倫·利根(Glenn Ligon)的對談
第六章 米斯(Mies)的新國家美術館(New National Gallery):空與滿
德特勒夫·默廷斯(Detlef Mertins) 第七章 設計與建築
保拉·安東內利(Paola Antonelli)接受本內特·辛普森(Bennett Simpson)的採訪
第八章 誰會害怕禮品包裝的卡祖笛(Kazoos)?
獻給戴維·惠特尼(David Whitney) 傑弗里·基普尼斯(Jeffrey Kipnis)
第九章 手工藝:一種學說
格倫·亞當森(Glenn Adamson)
第十章 寺廟/白立方美術館/實驗室
伊沃娜·布萊茨維克(Iwona Blazwick)
第十一章 為藝術創造空間
瑪麗·簡·雅各布(Mary Jane Jacob)
第十二章 實踐的問題
馬克·納什(Mark Nash)
第十三章 牆面文字
英格麗德·沙夫納(Ingrid Schaffner)
後記
致謝
撰稿人
費城展覽計劃
費城展覽計劃 皮尤藝術與遺產中心 1998—2009 年展覽資助
獲得者
譯者注
譯名表
譯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