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爾《精神現象學》講座-穿越意識哲學的自然和歷史 博德 978710011940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NT$547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6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黑格爾《精神現象學》講座-穿越意識哲學的自然和歷史
ISBN:9787100119405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博德
頁數:52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480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主體內容是德國哲學家賀伯特·博德(1928-2013)教授關於黑格爾《精神現象學》的幾十次講座,他以黑格爾的邏輯學為索引,透徹地闡明了《精神現象學》各個章節中的邏輯關係及整體發展,使得《精神現象學》成為把握近代哲學歷史進程的「拓撲學」,同時也說明了后黑格爾時代的思想主題乃至現代意識形態的歷史淵源。

作者簡介

賀伯特·博德(1928-2013),于奧斯納布呂克去世,享年85歲。博德教授1928年生於德國阿德瑙,1954年在弗菜堡大學以關於柏拉圖早期對話的論文獲博士學位,海德格爾是其主要老師。1958年赴劍橋考察,為劍橋大學國王學院成員。1959年11月回到弗萊堡,1960年1月完成教授資格論文《根據和當下作為早期希臘哲學的追問目標》,隨即于弗萊堡大學任教。1972年任德國布倫瑞克大學教席教授。1988年任德國奧斯納布呂克大學教席教授,1996年底退職,退職演講為「理性關係建築學地思」。

目錄

第一部分 黑格爾思想之事的規定——理性與自身相區分的歷史性當下
科學的絕對根據
一 實踐理想的窮盡
二 創造性理念的科學
三 在理念中的「自然」的理論
第二部分 《精神現象學》講座——穿越意識哲學的自然和歷史
第一講 哲學史的概念與時間化的哲學歷史
第二講 精神與自然意識
第三講 精神現象的自我批判特徵及其根據
第四講 自然理性的方法
第五講 主奴關係作為自我意識在知性層面的教養
第六講 理性與精神的區別
第七講 科學的不同對象的規定所展示的自然理性的面具
第八講 理性的個體性所呈現的「精神的動物王國」及其欺騙性基礎
第九講 黑格爾的啟蒙概念中的信仰與純粹洞見
第十講 感性確定性的概念及其絕對真理:自由及其恐怖
第十一講 從實在向現象的過渡;康德哲學在精神發展中的卓越地位
第十二講 良心作為精神在其意識發展階段的結果:近代宗教的絕對內容
第十三講 良心的概念及其絕對非真理:第一哲學的懷疑
第十四講 笛卡爾、斯賓諾莎和萊布尼茲:概念把握自身的自由
第十五講 真理與確定性的關係所展現的精神現象的逆向運動
第十六講 萬物的真理等同於第一確定性:我有人人之所有(理性)我要人人之所要(自由)我知道人人之所知(良心)
第十七講 現實精神的實體成為主體:精神的自我意識
第十八講 宗教的單純概念關涉絕對本質:絕對知的辨別力的缺失
第十九講 工匠精神和技術宗教:民族意識、世界建築和語言權力
第二十講 藝術宗教:思想成為藝術作品的清晰此在
第二十一講 藝術宗教的邏輯:現實性關係的發展
第二十二講 藝術宗教的語言本質:有生命的藝術作品造就對普遍人性的觀照
第二十三講 精神性藝術作品的邏輯:藝術家的意識導向絕對必然性
第二十四講 第二次穿行藝術宗教:從現實性邏輯的發展看康德哲學的位置
第二十五講 以意見的形態出現的日常意識:精神喪失其意識而淪為可笑的幽靈
第二十六講 新宗教作為近代原則所映現的諸源泉:自知的精神的諸形態的歷史
第二十七講 啟示宗教所造成的區分:看見並且聽聞最高本質
第二十八講 啟示宗教的邏輯:絕對關係的發展以及費希特哲學的位置
第二十九講 絕對知及其科學、自然和歷史
第三部分 訪談和論文
一 「我服務於智慧」——育恩·穆勒與賀伯特·博德的談話
附錄:賀伯特·博德對西方思想的闡述——育恩·穆勒陳述
二 歷史當下的形而上學
三 單數意義上的現代
四 現代的完整性
五 《亞現代的裝置》導論
六 「在當下」——《亞現代的裝置》後記
附:博德教授的著作和部分論文

目錄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