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都互鏡-上海大都市圈與大巴黎大都市規劃治理比較研究 9787552042191 克里斯蒂安娜.馬佐尼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
NT$62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雙都互鏡-上海大都市圈與大巴黎大都市規劃治理比較研究
ISBN:9787552042191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
著編譯者:克里斯蒂安娜.馬佐尼
頁數:25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994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魔都上海和麗都巴黎,凡舉城市的街道風貌和文化時尚、市民的精緻生活和精神氣質的方方面面,都是相當「對味」的一雙。
雙都遊走的人士更可能驚喜地發現,在上海,作為行道樹的懸鈴木被稱為法國梧桐,而在巴黎大街上的行道樹懸鈴木被稱為東方梧桐。這種樹其實是一個雜交品種,由法國人在12世紀雜交東方梧桐和美國梧桐而成的新樹種。這種梧桐因為它對環境的高度適應性被法國人栽培于本土,也帶向世界。開放交融和高度適應恰恰又是魔都和麗都的底色。
本書是關於這對頂流國際大都市如何「出圈」(由城市邁向區域)的比較研究著作。21世紀10年代,上海和巴黎幾乎同步實質性啟動超越城市行政邊界的城市-區域協同發展,分別規劃了「大巴黎大都市」和「上海大都市圈」。本書彙集了深度參与大上海、大巴黎前期研究、規劃編製和實施監測的城市-區域研究知名學者。嘗試以互鏡的方式(以對方為鏡,反觀自己)介紹和分析上海和巴黎從城市走向城市-區域的歷程、現狀及未來。

作者簡介
屠啟宇,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副所長,上海大都市圈規劃研究中心副主任,《國際城市藍皮書》主編,北京市「十四五」規劃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編製核心專家。主持上海市政府決策諮詢研究基地「『一帶一路』沿線國際城市網路與上海建設全球城市」屠啟宇工作室、上海市科學與技術委員會軟科學研究基地「上海市創新型城市發展戰略研究中心」。曾任哈佛—燕京學者、富布萊特學者、居里學者。
克里斯蒂安娜 馬佐尼,建築—規劃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法國國家科學中心建築與城市規劃實驗室(CNRS UMR-AUSser)主任、法國巴黎美麗城國立高等建築學院教授。擔任義大利、西班牙、德國、美國等多所院校的客座教授,以及法國環境與能源部、法國文化部多個研究項目的負責人。研究領域涉及當代大都市發展與區域規劃、創新型綜合交通與城市公共空間、20世紀歐洲現代建築與城市研究理論、歐洲城市庭院住宅遺產。主持多個大型國際會議,發表近百篇學術論文和十余本學術專著。2008年創立CMYT事務所,同時任Comet Lab建築創新研究高級顧問。作品展出於2018年威尼斯雙年展。與同濟大學聯合創建「中法創新都市機動性講壇」(IMM Chair)和「大事件之都市與建築講壇」(MAGE Chair)。
陶希東,人文地理學博士,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碩士生導師。《國際城市藍皮書》副主編。上海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第二輪)「新發展階段超大城市治理創新研究」首席專家。兼任中國社會學會理事、上海社會學會理事、中國社會學會社會地理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香港大學、倫敦大學學院訪問學者。
樊朗,人文社會學博士,法國註冊建築師。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客座研究員,《國際城市規劃》(UPI)法國站通訊員。作為職業建築師,曾代表阿爾薩斯大區參与2010年上海世博會法國阿爾薩斯館的設計、建設與運營。2011年起執教於法國斯特拉斯堡國立高等建築學院,同時參与建築、城市形態學與方案(AMUP)實驗室多個研究項目,2017年起同時參与法國凡爾賽國立高等建築學院的雙學位教學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大都市地區的住宅與交通領域、城市化空間的可持續發展。

目錄
序章 互鏡之中看「大上海」與「大巴黎」
Ⅰ歷史比較
M1 上海大都市圈的前世今生
一、 歷史時期的「江南核心區」
二、 近代設想的「大上海計劃」
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上海經濟區」
四、 新時代的上海大都市圈
M2 大巴黎都市區的蝶變重生
一、 從漁民定居點到奧斯曼城市:歷史上的巴黎
二、 巴黎市與法蘭西島大區:20世紀從城市到區域的發展變遷
三、 法蘭西島2030:21世紀區域規劃的新視野
四、 大巴黎大都市:面向未來的大都市化新定位
Ⅱ現狀比較
M3 新發展格局下上海大都市圈發展現狀
一、 上海大都市圈經濟發展現狀
二、 上海大都市圈社會發展現狀
三、 上海大都市圈文化發展現狀
四、 上海大都市圈生態發展現狀
M4 全球城市區域視角下上海大都市圈內涵屬性與目標願景
一、 全球城市區域理論綜述
二、 上海大都市圈的內涵屬性
三、 上海大都市圈目標願景
四、 小結
M5 巴黎大都市空間的記憶、制度和地域
一、 何謂巴黎
二、 巴黎大區(Region parisienne)
三、 「大巴黎」(Grand Paris)
四、 「大都市」(Metropole)
五、 結語
Ⅲ問題比較
M6 上海大都市圈協同發展的主要挑戰
一、 經濟協同挑戰
二、 公共服務共享挑戰
三、 文化協同挑戰
四、 社會協同治理挑戰
M7 2008年法蘭西島大區總體規劃(SDRIF)的關鍵問題
一、 社會穩健性
二、 環境穩健性
三、 經濟穩健性
四、 哪些具體規劃
M8 大巴黎大都市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
一、 大都市地位和功能定位
二、 多中心與功能疏解的辯論
三、 住房等其他問題挑戰
M9 巴黎聚居區的大都市發展機遇
一、 大都市形象
二、 世界大都市身份
三、 作為地理身份的塞納河
四、 改造更新與提高密度
Ⅳ規劃比較
M10 區域協調與空間治理背景下的上海大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編製創新探索
一、 上海大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的研究背景
二、 都市圈規劃編製的實踐與經驗
三、 上海大都市圈規劃的編製組織創新
四、 上海大都市圈規劃的技術體系創新
五、 上海大都市圈規劃的治理創新
六、 結語與啟示
M11 由上海大都市圈引出的區域尺度空間規劃技術框架
一、 相關理論與規劃實踐綜述
二、 區域空間規劃技術框架構建的主要思路
三、 上海大都市圈規劃的實踐探索
M12 大巴黎大都市的研究與設計方法
一、 從人文文化角度思考大都市
二、 大都市尺度設計的意象
三、 大都市治理和設計哲學
M13 邁向一種交易型城市規劃
一、 序言:交易型城市規劃的假設
二、 城市規劃大敘事的終結和多樣性的增加
三、 設計概念的轉變和新的設計文化
四、 參与者系統的複雜化和新的決策過程
五、 公共辯論的興起和地方民主的發展
六、 結語:邁向交易型城市規劃
終章 圍繞大都市的語境變遷
一、 大都市維度的探討:方法與對象
二、 巴黎如何成為大都市:治理方式的轉變
三、 巴黎的大都市化設計
四、 政治設計與空間設計之間的語意傳遞
參考文獻
致謝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