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人文素質案例精粹 毛春 張小紅 肖虹 978757720050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
NT$439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醫學人文素質案例精粹
ISBN:9787577200507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
著編譯者:毛春 張小紅 肖虹
頁數:24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923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1 本教材主要涉及臨床實際工作中的醫學人文必備知識,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職業性、先進性。
2 本教材中所涉及的臨床實踐人文知識較豐富,內容全面,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3 本教材案例豐富,生動有趣,嚴肅活潑,具有較強的可讀性。

內容簡介
《醫學人文素質案例精粹》包括”第一課堂”“第二課堂”和”課程思政”三大部分。”第一課堂”本著”先做人,後做事”的原則,涵蓋做人與行醫兩方面內容。”第二課堂”的基本教學內容,主要包括人文大講堂(開設人文大講堂的意義、人文大講堂的組織安排及主要內容),口才大講堂(開設口才大講堂的意義、口才大講堂的組織安排及主要內容),週末導醫(導醫的概念及其素質要求、工作目標及工作內容、具體工作流程)等。”課程思政”為護理核心課程的課程思政相關內容,指導教師將課程思政內容貫穿於每門課程的教學之中,融素質教育於課程教學,內容豐富,實用性強。

作者簡介
毛春,男,主任醫師、二級教授,湖北文理學院醫學部主任、校黨委常委,主編、副主編多本教材,曾獲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獎三等獎一項,主持結題三項。
張小紅,女,副主任護師、副教授,湖北文理學院護理系主任、附屬醫院護理部主任,先後主持湖北省衛生廳護理專項科研課題2項,主持(參與)湖北文理學院校級科研項目4項,獲湖北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襄陽市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3項,曾主編、副主編專業圖書10餘本。
肖虹,女,副主任護師、副教授,湖北文理學院護理系副主任、附屬醫院護理部副主任,先後主持校級課題2項,獲湖北省重大科學技術成果獎、襄陽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襄陽市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主編、副主編多本專業圖書。

目錄

第一部分
第一課堂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醫學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第二節 人文及醫學人文的概念界定
第三節 全球醫學教育*基本要求
第四節 醫學人文素質的學習內容、方法和要求
第二章 “做人篇”
第一節 醫學生誓言
第二節 論語
第三節 誡子書
第三章 “行醫篇”
第一節 醫務人員醫德規範
第二節 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廉潔從業九項準則
第三節 現代醫院的人際關係
第四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醫師法
第五節 護士條例
第六節 醫療核心制度
第七節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八節 護理核心制度
第二部分
第二課堂
第四章 人文大講堂
第一節 開設人文大講堂的意義
第二節 人文大講堂的組織安排及主要內容
第五章 口才大講堂
第一節 開設口才大講堂的意義
第二節 口才大講堂的組織安排及主要內容
第六章 醫學人文學術交流
第一節 學術論文的概念及重要性
第二節 學術論文的分類及格式
第三節 學術論文的選題
第四節 學術交流會議安排
《醫學人文素質案例精粹》 思考題
第三部分 課程思政
第七章 護理課程思政素材
第一節 基礎護理學課程思政素材
第二節 健康評估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第三節 內科護理學課程思政素材
第四節 外科護理學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第五節 婦產科護理學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第六節 兒科護理學課程思政素材
第七節 急危重症護理學課程思政素材
參考文獻
附 關鍵詞 (中英文對照)

精彩書摘
第一節 醫學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醫學人文是一門醫學和人文學的交叉學科,研究醫學與人文之間的關係,從人文的觀念角度出發,對各種醫學的現象、醫學的事件進行思考和總結。自文明創始以來,人類文明對於生命和健康的思考從未停止過,因此,有關於醫學人文的思想和言論自古有之。但較早時期,醫學人文僅僅只是醫學的一個小小分支,通常是由長期或者曾經從事醫學工作的人員自主進行思考和總結得出一些心得或結論,即早期的醫學人文長期處於無正式定義階段。
近些年來,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類對於生命的思考越來越深刻,對於醫學及其人文性的思考也越來越多,這為醫學人文的誕生提供了很重要的理論基礎。隨著醫務工作人員整體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醫務工作者對於工作的總結與思考也日益增多,其質量也在日益提高,這為醫學人文的誕生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學術基礎。可見,醫學人文學是一門年輕的而對人類發展又具有重大意義的學科,並在不斷地探索中逐漸發展。
國外對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3]方面的研究起步早,投入也比較多。目前,美國醫學院校高度重視醫患關係方面的課程研究以及醫生核心能力的研究;日本的醫學人文課程研究者將醫學和人文課程並在一起開設,稱之為醫學概論,第五學年還開設續醫學概論課程;德國的醫學素質教育研究者增加了醫學人文課程在醫學教育中的比重;俄羅斯的醫學教育研究者重視傳統文化對醫學生執業素質和執業能力的影響,形成尊師重教的氛圍。可見,目前國外對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探討,多停留在對課程的研究上,其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核心課程主要有醫學史、醫學哲學、醫學倫理學等等,教學內容主要是在長期教學實踐中逐漸形成的,注重當前醫學領域的社會問題以及對問題的調查研究分析及解決辦法,值得借鑒。但是,在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實施過程中,未將”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有效地結合起來,未形成有效的醫學生及醫務人員職業素質教育機制。
我國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相對於國外而言,起步較晚,投入不足。
目前,中國臺灣地區醫學院校在人文素質教育方面[4],著重探討了”人文教育和醫學教育融合體系”、醫學院校”第二課堂”的建設等,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但是,大多數工作局限於理論分析層面,未能解決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制度化、系列化等問題,並且,其”第二課堂”太過重視學生的自主性,品種多樣而針對性不強,形式太過繁雜,致使收效不佳。
中國大陸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5]目的明確,主要集中在分析調研學生素質現狀、設置課程、”建設第二課堂”等方面,提出了創新和重構人文課程體系、在專業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注重社會實踐等觀點,值得醫學院校教育工作者借鑒。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對醫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生層面,對醫學生人文素質的研究主要集中於在職的醫務工作者層面,涉及醫學本科生的研究甚少。隨著人類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醫學人文顯得越來越重要,醫學人文素質教育須從醫學生教育開始。在醫學生的醫學人文素質教育方面,大部分院校目前主要開設有醫學導論、醫學倫理學等課程。醫學導論[6]從整體的角度出發,分析醫學的起源及發展、性質和特徵、體系結構與內在聯繫,是一門以醫學本身為研究對象的科學,它闡明醫學學習的策略、特點和方法,考察醫學在社會上的地位及其功能,研究醫學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旨在幫助剛剛步入醫學院校的學生們,建立起一個初步的醫學科學的整體概貌。無論是醫學導論還是護理學導論,都只是使學生對這個專業有一個整體的印象,只是起到一個引路、引導的作用,並沒有深入臨床的實際應用。《醫學倫理學》 是運用倫理學的理論及方法研究醫學領域中的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係之間的道德問題的學科,它是倫理學的一個分支,是使用一般的倫理學原則來解決醫療衛生行業實踐活動中的醫學道德問題及醫學道德現象的一門學問,但在這門課程的教育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7],比如醫學倫理學教學把職業道德教育判定為人文教育、政治教育,與臨床專業課教學、醫學基礎課教學無關,而從事醫學倫理學教學的教師在教學中也脫離醫學專業的實際來講授醫德理論及醫德規範。
目前,國內各大醫學院校在諸如護理學導論、護理倫理學等涉及醫學人文素質教育學科的課程內容與課時設置之間也存在著較大的矛盾。其教材大多是十二章 以上,每章 一般有三至五節,這樣的課程內容,即使不對所有的內容進行講解,也需要三十多學時,如果加上案例討論教學及實踐教學,至少需要三十至三十五學時。但是,目前大部分的醫學院校,由於客觀教學條件限制如多媒體安裝不足、教室不足、教師配備不符合要求,以及主觀因素的影響等,課時往往只有十八學時左右,致使諸如護理學導論、護理倫理學等涉及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的課程顯得遠遠沒有解剖、病理生理、藥理等醫學專業基礎課程重要,所以大多此類課程都是考查課或選修課;同時,因為是考查課、選修課,教師、學生都不是很重視,為了在短短的十八學時左右的課時中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講授如此龐大的知識體系,只能挑選重點知識進行淺層次的講授,或者是縮短與學生課堂討論的時間,如此,既不利於學生對課堂所授知識的掌握,也不利於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由此,理論教學完全成為課本知識的填鴨式灌輸。課程思政教學內容無統一規定,隨意而雜亂,大多流於形式。而且,大部分院校中,真正的”雙師型”教師甚少,臨床經驗不夠豐富,既不能完全選擇實用性的內容講解,也沒有生動的實際案例穿插到講解中,致使初學醫者理解困難,學生感到抽象、空洞,教學的實效性差。醫學人文素質教育作為醫學人文的傳播手段和方式,旨在培養高素質的醫務人員,它是一個系統工程,而我國目前的這種教育現狀,將專業課教學與人文教育分割開來的傾向,偏離了醫學人文素質教育循序漸進、持之以恆的基本原則,其結果必然是教育實效性大打折扣。
本教材 《醫學人文素質案精粹》 將人文與醫學有機結合起來,對理論與實踐起到很好的銜接作用,可彌補前述醫學人文素質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醫學 (medical) 是一門涉及人的生老病死的學問,所有人一生中都必然會遭遇醫學。醫學專門研究人類健康,醫學知識體系是科學與人文緊密結合的知識體系,並與實踐活動相關聯。現代醫學科學和技術日新月異,人們在為醫學成就喝彩、陶醉,公眾對醫療的抱怨卻在與日俱增,對醫學懷疑的氣氛日漸濃厚,絕大部分來自對醫學人文的失望。醫學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最具有人文傳統的一門學科,醫學被稱為”人學”,醫術被稱為”仁術”。隨著人類科學的不斷發展,醫學領域不斷擴大,出現了很多的分支,如臨床醫學專業、護理專業、檢驗專業、放射專業、口腔專業、美容專業等等,從事醫學領域工作的專業人員,統稱為醫務工作者。醫務工作是*富含人情味的一種職業,醫院的興起與發展無不與仁愛和關懷息息相關。醫術是一切技術中*美和最高尚的技術,醫務工作中愛人與愛技術是並行的。以前,西醫”望、觸、叩、聽”和中醫”望、聞、問、切”,醫務人員與病人交流都是觸摸和交談,很好地體現了人性化。當今,病人到了醫院之後,醫務人員往往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病人深入的交談,病人面對的只是一堆檢查單、各種檢查儀器等冷冰冰的東西,人性化的醫患關係被複雜的儀器設備和先進的技術代替了。所以,當前,醫院的醫務工作者主要不是缺乏醫學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而是缺乏人文精神以及對病人的人文關懷,人們受到越來越多的醫學悖人性化和唯技術化的負面影響。
醫學運用醫學專業知識和技術來解決人的健康問題,故,醫學必須包含醫學技術要素和醫學人文要素,二者缺一不可。醫方應該給患方提供規範的醫療技術服務和科學的醫學人文關懷。有大量文獻顯示,現代醫療行業一直以來都沒有足夠注重醫務人員人文知識的教育。而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病人對人文關懷的要求越來越高,醫務人員如果缺乏溝通、倫理、心理、法律和禮儀等人文醫學技能,就容易產生醫患矛盾。面對當前醫療環境醫患矛盾較多現狀,在醫學院校重視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
請思考:醫學院的學生為什麼要學習醫學人文素質這門課程?

前言/序言
前 言
醫學人文 (Medical Humanities) 是一個探討醫學價值、醫學源流和醫學規範以及與醫學有關的其他社會文化現象的學科群,包括醫學哲學、醫學史學、衛生法學、醫學倫理學、醫學社會學及衛生經濟學等等。醫學生人文素質屬?醫學職業素養範疇,是指醫學生在醫學人文各方面所具有的綜合品質。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 [1]中明確指出,要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為重點來實施素質教育。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在”全球醫學教育最低基本要求”[2]中提出:世界各地醫學院校所培養的醫學畢業生,必須具有扎實的理論素養及開展臨床實踐等方面的能力,使得不管在世界哪個國家培養的醫生都能夠達到在醫學知識與技能、職業態度、行為和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的要求,在 7 個領域和具體的 60條標準中有 2個領域 20條標準涉及醫學人文素質。教育部臨床專業 《認證標準 2016版》 對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提出的基本要求分為 4個方面,共計 34項具體要求,其中 7 項標準對醫學生職業素養提出明確要求。這就要求醫學生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還應該具備豐富的醫學人文素養,即良好的心理素質、較強的人際溝通能力、高尚的職業道德和銳意創新的科研能力等人文素質。北京協和醫學院 2008 年開始”醫學生職業素養工程建設”,將職業素養的培育融入知識和技能的傳授中,建立全員、全程、全方位、整合式的職業素養培育體系。各醫學院校都逐步重視醫學生醫學人文素質教育。
目前我國醫學生醫學人文素質教育中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第一課堂”的醫學人文課程設置主要以理論課程為主,如護理學導論、護理倫理學、醫患溝通,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只是學到了部分抽象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而對人文精神的理解以及人文知識在醫療實踐中的滲透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