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效能視域下社區規劃的理論與方法 何琪瀟 978711229059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
NT$50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集體效能視域下社區規劃的理論與方法
ISBN:9787112290598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
著編譯者:何琪瀟
頁數:22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994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社區規劃是對一定時期內城市社區發展目標、實現手段以及人力資源的總體部署和全面的發展計劃。應對當前鄰里生活方式轉變引發的鄰里關係問題,社區規劃應當充分有效地調動社區環境資源,合理部署城市社區配套設施,促進社區發揮最大的功效,提升居民的社會融入度和社區參与度,致力於提升社區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本書延續了國際上社區研究關注的「鄰里效應」研究態勢,即社區特徵具備影響和調控居民行為活動的功能,融合城市社會學逐步發展並實踐完善的「集體效能」理論,在國內社區自治大力推行的現實背景下,嘗試探索城市社區環境增強集體效能的空間增效機制,結合以「資產為本」的居民參与的社區規劃手段,增強集體效能推動居民自治的力量,以此主動應對即將爆發的鄰里問題,為我國運用社區規劃參与解決社會問題、促進社會健康提供新的理論與方法。 本書可供城鄉規劃學、建築學、風景園林學、社會學、地理學、環境設計等方面的研究、從業人員參考,也可供相關專業師生閱讀。

作者簡介

何琪瀟,重慶萬州人,重慶交通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講師。畢業於重慶大學,獲得工學學士學位、城市規劃碩士學位、工學博士學位。學術研究方向為城鄉規劃學:建成環境與人群健康。公開發表相關學術期刊10餘篇,主持並參与國家級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2項。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
一、城市鄰里生活方式的轉變導致的社會問題
二、社區意識認同在化解鄰里問題中的關鍵作用
三、我國社區發展中社區意識培育低效的困境
第二節 科學問題的凝練
一、培育社區意識認同為導向的社區規劃是國際社區發展趨勢
二、西方集體效能理論為衡量社區規劃培育效率提供重要契機
三、集體效能視域下社區規劃本地化理論與實踐研究亟待探索
第三節 研究思路與內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內容
第二章 理論構建:社區環境的增效邏輯解析
第一節 集體效能的概念認知與發展脈絡
一、起源:解讀社區犯罪
二、拓展:解釋鄰里效應
三、聚焦:調控鄰里福祉
第二節 集體效能對鄰里福祉的調控途徑
一、集體意識的預先干預:建立社區規範
二、集體行動的直接干預:提供社會支持
三、集體行動的間接干預:整合機構設施
第三節 社區特徵影響集體效能的內在邏輯
一、社區空間特徵與集體效能
二、社區結構特徵與集體效能
第四節 社區環境增強集體效能的潛在路徑
一、社區空間環境:供給效應
二、社區結構環境:支撐效應
三、基於環境效應的潛在增效路徑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三章 解析方法(一):社區環境的增效參數測度
第一節 研究區域與樣本
一、研究區域的確定
二、樣本社區的選取
第二節 社區環境因子的量化測度
一、因子選取
二、數據採集
三、測度結果
第三節 社區集體效能的水平測度
一、研究方法
二、數據採集
三、測度結果
第四節 社區環境效應的空間測度
一、社區基礎屬性的效能差異
二、環境供給效應的空間測度
三、環境支撐效應的空間測度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解析方法(二):社區環境的增效效果測算
第一節 測算框架的構建
一、測算依據
二、變數關係
三、分析過程
第二節 個體變數與集體效能變數關係的測算
一、相關性分析
二、模型選擇與分析
三、回歸分析結果
第三節 環境變數與集體效能變數關係的測算
一、模型選擇與演算
二、模型估計結果
第四節 環境因子的增效效果分析
一、環境供給因子的增效效果
二、環境支撐因子的增效效果
三、核心環境因子的增效優劣序列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五章 解析方法(三):社區環境的增效路徑提煉
第一節 提煉框架的構建
一、對比案例選擇
二、解釋條件選取
第二節 環境組合的因果路徑分析
一、路徑分析方法
二、分析過程
三、單要素的必要性分析
四、多要素組態的充分性分析
五、穩健性檢驗
第三節 環境因子的最優組合比例
一、促進增效的環境供給與支撐組合
二、抑制增效的環境供給與支撐組合
第四節 社區環境的空間驅動路徑
一、驅動路徑一:「商業業態增密」單核驅動
二、驅動路徑二:「商業服務減量」單核驅動
三、驅動路徑三:「土地結構優化」單核驅動
四、驅動路徑四:「土地結構優化+交通環境整治」複合驅動
五、驅動路徑五:「土地結構優化+商業業態增密」複合驅動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實踐方法:基於社區環境增效機制的社區規劃方法
第一節 社區規劃的增效方法
一、城市社區的空間增效機制
二、規劃方法銜接機制的框架
三、空間驅動路徑的規劃導向
第二節 社區規劃的增效原則
一、規劃時序:從「一次性投放」到「長效性修訂」
二、規劃要素:從「生產空間環境」到「優化結構環境」
三、規劃主體:從「居民配合」到「居民參与」
第三節 社區規劃的增效內容
一、空間形態和物質條件的規劃
二、社會服務和經濟發展的規劃
第四節 社區規劃的增效模式
一、空間指標決策型增效模式
二、空間改造支撐型增效模式
三、行動計劃制定型增效模式
四、項目服務配合型增效模式
第五節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致謝
彩圖附錄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