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卜辭菁華.戰爭篇 郭旭東 978750107351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文物
NT$331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甲骨卜辭菁華.戰爭篇
ISBN:9787501073511
出版社:文物
著編譯者:郭旭東
叢書名:甲骨學與殷商文化研究叢書
頁數:11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905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共收錄與戰爭相關的甲骨刻辭計73條,分征伐對象、戰爭準備、征戰行為、軍事禮儀等四部分,諸條刻辭,均輔有照片或拓片,給出分期、著錄、收藏地等基本信息,並對其重點字詞、卜辭大意等進行系統而簡明的解讀,進而發明其中所蘊含的殷商時期與戰爭相關的各類信息,並傳遞出殷人戰爭理念與戰爭思維。

目錄
一 征伐對象
「征土方」卜辭
「征□(特殊字體)方」卜辭
「多子族寇周」卜辭
「王敦缶」卜辭
「子商□(特殊字體)基方」卜辭
「徵召方」卜辭
「伐下危」卜辭
「伐典方」卜辭
「余伐□(特殊字體)」卜辭
「御羌」卜辭
「方其來」卜辭
「伐馬方」卜辭
「伐巴方」卜辭
「征盂方」卜辭
「徵人方」卜辭
「執井方」卜辭
「伐歸」卜辭
「征刀方」卜辭
「伐□(特殊字體)方」卜辭
「王敦佣」卜辭
二 戰爭行為
「□(特殊字體)方出」卜辭
「土方征鄙」卜辭
「方□(特殊字體)我史」卜辭
「□(特殊字體)方凡皇」卜辭
「方征我示」卜辭
「有聞」卜辭
「王萑」卜辭
「乎視方」卜辭
「乎望□(特殊字體)方」卜辭
「乎目□(特殊字體)方」卜辭
「告旁捍」卜辭
「立中」卜辭
「登人」卜辭
「以卅馬」卜辭
「在祖乙宗卜」卜辭
「沚□(特殊字體)冊」卜辭
「王其征」卜辭
「王曰□(特殊字體)」卜辭
「乎□(特殊字體)」卜辭
「王逆伐」卜辭
「在齊□(特殊字體)」卜辭
「陷於婦好立」卜辭
「東□(特殊字體)[于]高」卜辭
「師獲羌」卜辭
「教戍」卜辭
「王學眾」卜辭
「令□(特殊字體)庠」卜辭
三 軍事將領與兵員
「師般乎伐」卜辭
「□(特殊字體)伐東土」卜辭
「雀伐?」卜辭
「雀往征豕」卜辭
「雀□(特殊字體)」卜辭
「□(特殊字體)化□(特殊字體)」卜辭
「□(特殊字體)途□(特殊字體)」卜辭
「婦[?]伐龍」卜辭
「戉伐方」卜辭
「射伐羌」卜辭
「多□(特殊字體)伐下危」卜辭
「多臣伐□(特殊字體)方」卜辭
「多馬羌御方」卜辭
「多仆伐□(特殊字體)方」卜辭
四 軍事禮儀
「燎于王亥」卜辭
「于唐告□(特殊字體)方」卜辭
「告于父丁」卜辭
「振旅」卜辭
「逆旅」卜辭
「南門逆羌」卜辭
「王于宗門逆羌」卜辭
「奚□(特殊字體)伯□(特殊字體)」卜辭
「執三封伯于父丁」卜辭
「王巡方」卜辭
附:甲骨文著錄簡稱與全稱對照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反映出祭祀神祖和軍事戰
爭在古代國家政治生活中的
重要性,衡之於3000年前
的殷商王朝,確乎不殆。19
世紀末葉發現的殷墟甲骨文
,就為這一說法提供了鐵證
。僅從數量而言,在全部甲
骨文當中,尤其是在商王武
丁時期的甲骨卜辭中,直接
與戰爭相關的基本上佔據了
半壁江山。
殷商時期的政治地理架
構,經過學者們的深入研究
,已經清晰地呈現於今人面
前,即殷都為中央,其外則
是其直接統治的王畿區,再
外就是其諸侯方國所在。由
于種種原因,處在外圍的方
國部族與商王國的關係時好
時壞,友敵無常。因此,互
相侵擾與征戰就成為王朝與
方國之間關係的常態之一。
就甲骨卜辭所見,殷商
時期大約有130餘個方國部
族與商王朝發生過戰爭和沖
突,尤以商高宗武丁時期為
多,達到80多個。其中,殷
之西和西北的部分方國如告
方、土方、羌方等與殷為敵
最烈。箇中原因,既有雄才
大略的商王為了擴展王朝版
圖而主動發起的對外戰爭,
如文獻所言「武丁伐鬼方,
三年克之」;也有不少方國
屢屢對殷商王朝或進犯邊鄙
,侵害邑落,或襲擾商之友
邦,掠人劫物,因而受到殷
人的武裝討伐報復。還有的
方國如以牧羊為生的羌方,
與殷商之間的衝突經年不斷
,屢敗屢戰,其人雖在商為
奴為牲也不屈服,雙方征戰
伴隨至殷商亡國。而至殷商
末期,崛起於岐山的周族以
及遠在淮河一帶的人方則成
為商之大敵,商王朝對之或
恩威並施或勞師遠征,均無
成效,而牧野一戰,周王天
下。應該說,不臣方國最終
成為了商王朝滅亡的掘墓人
。盤庚遷殷后的200多年,
殷商王朝與四方方國諸侯發
生的戰爭不勝枚舉,屢屢見
諸各期甲骨卜辭,成為研究
殷商歷史特別是軍事戰爭史
的實物資料。
有關當時的戰爭行為,
甲骨文字反映的非常真切。
卜辭顯示,殷人建有自己的
軍情傳報系統,對於敵方的
晝夜出動、所侵擾的地方、
造成的人員和城邑損失、行
動態勢等等,均由遠及近地
快速聞報于商王。為了掌握
敵方動態,商王朝採取了「
目」「望」「視」「萑」等方式進行
偵察和監視,力取主動。在
得到敵人進犯的消息后,統
治者要謀伐于廟堂並告祭自
己的先祖,以求得他們的護
佑。隨後進行選將、命將,
或**是否由商王御駕親征
等戰前儀式。除此之外,還
要立中建旗,征聚兵員,做
好戰前準備。對敵所採用的
軍事打擊手段,或直接前往
征伐,或抵禦其進攻,或迎
頭痛擊,或進行追擊,或予
以殲滅。所使用的戰法,既
有誘敵深入使其陷入埋伏圈
的伏擊戰,也有四面合圍的
圍殲戰。關於兵士的軍事訓
練,殷人高度重視,商王與
教官對族眾或教或學,並開
展田狩活動進行實戰實踐。
軍事武裝的將領,往往
是身兼數職的商王近臣。甲
骨文中所見的師般、雀、□
(特殊字體)、□(特殊字
體)、□(特殊字體)、沚
□(特殊字體)、婦好、子
商等都是身份顯赫、位高權
重的人物,他們有的是王師
的師長、有的是商王的后妃
,有的是與商王室血緣關係
很近的子族族酋,有的則是
擁有武職的諸侯等。此外還
有多臣、多細等內服事務類
官員。他們或是受命單獨出
征,或是在商王率領下一起
前往前線。所率兵員,包括
普通的族眾和地位更低的奴
仆,兵種有步兵、馬軍、射
手隊伍等。
長期戰爭的實踐,在殷
商時期也逐漸形成了一套簡
單的軍事戰爭禮儀。就甲骨
卜辭所見,主要包括戰前祭
告先祖的告廟之禮、命將冊
命之禮、遷廟主和軍社隨軍
之禮、田獵振旅之禮、戰後
逆旅以執之禮、獻捷祭祖之
禮等,不一而足。這些禮儀
,以祭祀祖先為核心,見諸
于軍事活動的每個環節,貫
穿在整個戰爭過程的始終。
這些軍禮對後世也產生了很
大的影響,並成為古代軍禮
的文字濫觴。
處於文明社會早期的殷
商王朝,其與方國諸侯之間
關係的不穩定,導致中央王
朝與臣心不足的邊遠部族之
間的軍事衝突甚至使戰爭成
為家常便飯。而地下出土的
無比珍貴的甲骨卜辭,則未
加掩飾地將這些湮沒在歷史
塵埃中的戰爭場景和過程給
了真實地再現。僅僅就拿甲
骨文當中那些五花八門的戰
爭動詞,諸如「征」「伐」「御」「
□(特殊字體)」「□(特殊字
體)」「□(特殊字體)」等等
來看,就足以讓我們能夠深
刻體味到3000多年前殷商
時代的血雨腥風。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