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魏晉南北朝文藝思想史 (全2冊) ISBN:9787303267262 出版社:北京師範大學 著編譯者:李壯鷹 叢書名:中國文藝思想通史 頁數:109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846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綜合探討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藝創作和文藝思想的發展情況,重點從歷史語境入手,深入探討人們文藝觀的社會成因和思想、學術背景,集中剖析本時期所產生的文藝範疇的觀念內涵,並仔細繹理文藝思想發展的歷史脈絡,期能做成一部較完備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藝思想通史。作者簡介 李壯鷹,1945年,河北省遷安市人。1969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多年來致力於中國古典詩學研究,主編或獨撰中國詩學研究著作2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目錄 第一編 魏晉南北朝歷史文化背景概述第一章 魏晉南北朝的時代風貌 第一節 魏晉南北朝歷史概述 第二節 魏晉南北朝的社會體制 第三節 魏晉南北朝的政治體制特點 第二章 魏晉南北朝的文化背景 第一節 魏晉玄學 第二節 佛教 第三節 道教 第四節 北朝經學 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士人精神 第一節 南朝士人的精神 第二節 北朝文人的心態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文化傳播機制的變革及其對文學的影響 第一節 紙的產生和廣泛應用 第二節 紙之普及與文人詩的確立 第三節 紙本媒介與詩的文學特質 第五章 魏晉南北朝文藝發展史概述 第一節 漢末至魏晉南北朝文藝發展概述 第二節 北朝文學創作的發展 第二編 魏晉南北朝文藝思想發展脈絡梳理 第六章 魏晉時期的文學思想 第一節 曹丕與曹植 第二節 陸機與陸雲 第三節 左思與皇甫謐 第四節 摯虞與李充 第七章 南朝的文學思想 第一節 史學家論文 第二節 沈約 第三節 蕭氏三兄弟 第八章 劉勰的文學思想 第一節 劉勰的生平及《文心雕龍》的成書 第二節 劉勰的文學觀 第三節 劉勰的文體論 第四節 劉勰的創作論(上)——創作的基本原理 第五節 劉勰的創作論(下)——創作的主要技法 第六節 劉勰的批評論 第七節 劉勰的文學史觀 第九章 鍾嶸的詩學思想 第一節 鍾嶸的生平與《詩品》的寫作 第二節 鍾嶸的詩歌理論 第三節 鍾嶸的詩歌品評 第十章 魏晉南北朝的音樂藝術思想 第一節 阮籍 第二節 嵇康 第三節 北朝的音樂思想 第十一章 魏晉南北朝的書法藝術思想 第一節 鍾繇與皇象 第二節 成公綏、索靖及衛恆 第三節 衛鑠與王羲之 第四節 羊欣與虞穌 第五節 王僧虔 第六節 蕭衍、陶弘景及袁昂 第七節 庾肩吾 第八節 北朝的書法思想 第十二章 魏晉南北朝的繪畫藝術思想 第一節 顧愷之 第二節 宗炳與王微 第三節 謝赫 第四節 姚最 第五節 北朝繪畫與雕刻思想 第十三章 魏晉南北朝子書中的文藝思想 第一節 徐幹《中論》與劉劭《人物誌》 第二節 王弼《老子注》與郭象《莊子注》 第三節 葛洪《抱朴子》 第四節 劉晝《劉子》 第五節 顏之推《顏氏家訓》 第三編 魏晉南北朝文藝審美理念摘剖 第十四章 文 第一節 釋「文」 第二節 「不朽」與「道之文」:「文」的合法性及「文」觀念的擴張 第三節 文筆之辨:「文」觀念的收縮與文學自覺的深化 第四節「文體」:文章 辨體意識的深化 第十五章 氣 第一節 釋「氣」 第二節 文藝本體論之「氣」:元氣與感物 第三節 文藝主體論之「氣」:稟氣與養氣 第四節 文藝作品論之氣:風格與氣勢 第十六章 勢 第一節 釋「勢」 第二節 「視筆取勢」與「盡形得勢」:書論中的「勢」 第三節 「情勢」與「容勢」:畫論中的「勢」 第四節 「因情立體,即體成勢」:文論中的「勢」 第十七章 韻 第一節 釋「韻」 第二節 舍聲言韻與形外之美:韻與人物品評 第三節 氣韻生動:韻與文藝審美 第十八章 味 第一節 釋「味」 第二節 「聲亦如味」:樂論中的「味」 第三節 義味與滋味:文論中的味 第十九章 賞 第一節 釋「賞」 第二節 「賞景」與「賞心」:主客交融中的「賞」 第三節 「賞人」與「賞文」:人文一體中的「賞」 第四節 「玄賞」與「妙賞」:道藝輝映中的「賞」 第二十章 緣情 第一節 從詩言志到詩緣情 第二節 性情之辨:詩緣情的哲學語境 第三節 禮緣情:詩緣情的倫理語境 第四節 感物說的新發展:詩緣情的意義 第二十一章 神思 第一節 釋「神思」 第二節 「神與物游」:文論神思說 第三節 「遷想妙得」:畫論神思說 第四節 「意在筆前」:書論神思說 第二十二章 暢神 第一節 從比德、比情到暢神 第二節 「暢神」說的玄佛語境 第三節 從《明佛論》看宗炳的「暢神」說 第二十三章 象外 第一節 「象外」的含義及淵源 第二節 玄佛語境中的「象外」 第三節 「象外」的美學指向 第二十四章 麗 第一節 釋「麗」 第二節 「麗」與魏晉南北朝文藝批評 第三節 魏晉南北朝文藝尚麗的原因 第二十五章 奇 第一節 釋「奇」 第二節 人物品評中的尚奇觀念 第三節 書論、畫論中的「奇」論 第四節 文論中的「奇」論 第二十六章 清、簡、淡、遠 第一節 「清」範疇的審美生成 第二節 「簡」範疇的審美生成 第三節 「淡」範疇的審美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