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主義 潘志明 978752134839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
NT$47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跨國主義
ISBN:9787521348392
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
著編譯者:潘志明
叢書名:外語學科核心話題前沿研究文庫
頁數:26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837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一般讀者,教師
國內第一部探究跨國主義這一核心話題的外國文學研究原創專著

內容簡介
跨國主義思潮對過去三十多年的人文社會學科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並引發了包括文學研究在內的眾多學科的跨國轉向。
《跨國主義》首先系統梳理了跨國主義這一概念的淵源與發展,並對其進行了批判性考察;然後以美國文學的跨國主義研究為代表,集中闡釋了跨國主義文學研究的具體內容和研究方法;繼而借助兩個案例,對霍桑的跨國民族主義與《紅字》、湯亭亭的移民書寫進行了跨國主義解讀與分析;最後對跨國主義研究的未來發展方向和學術研究路徑進行了展望。
《跨國主義》既是理論闡釋,也是研究方法指南,兼具學術性、應用性、原創性和文學性,既適合外國文學方向的碩博研究生、年輕教師、研究者研究參考,亦適合文學文化愛好者閱讀。

作者簡介
潘志明,文學博士,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美國小說、美國亞裔文學、跨國主義。著有《作為策略的羅曼司:溫妮弗蕾德•伊頓小說研究》《文明與生物:進化論對20世紀之交美國女性小說的影響研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一項,參與國家社科重大項目一項;在《外國文學評論》《外國文學》《國外文學》《當代外國文學》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多篇。

目錄

總序
前言
第一章 概說
1 1 跨國社會實踐
1 2 跨國主義:概念、因素、影響與爭議
1 3 跨國主義與移民、流散
1 4 跨國主義與外國文學研究
第二章 淵源與發展
2 1 當代跨國主義思潮的淵源與發展
2 1 1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前的跨國理論與思潮
2 1 2 當代跨國主義思潮
2 2 美國研究與美國文學研究的跨國轉向
第三章 跨國主義文學研究
3 1 拓展美國文學及其研究的邊界
3 2 重新審視美國文學的跨國性
3 3 重新評估少數族裔美國文學
3 4 美國文學以外的文學跨國主義研究
第四章 案例分析(一):霍桑的跨國民族主義與《紅字》
4 1 霍桑的尋根之旅
4 2 霍桑對英國”老家”的矛盾心態
4 3 霍桑的共和觀念和跨國理念
4 4 《紅字》的跨國民族主義想像
第五章 案例分析(二):湯亭亭的移民書寫——《蒲安臣條約》與《中國佬》
5 1 《蒲安臣條約》與移民自由
5 2 《中國佬》的移民書寫
第六章 研究發展趨勢與建議
6 1 跨國(者)的邏輯
6 2 跨國(主義)視角
6 3 文學研究的跨國視角
參考文獻
推薦文獻
索引

精彩書摘
《跨國主義》:
就《蒲安臣條約》本身而論,其八條約文的大多數條款至少在形式上和文字層面賦予雙方對等的權利。其中,第三條保障的中國領事官的權利、第四條雙方公民宗教信仰的自由、第五條雙方公民移民自由的權利、第六條雙方公民的最惠國公民待遇、第七條雙方公民的教育和辦學權利,都是對等的關係。除了這些對等關係,條約還在《中美天津條約》的基礎上保障了中方的利益。例如,第一條明確了中國對通商口岸的管轄權,第二條規定中方對未來新的貿易管理的自行決定權,第八條明確的美方不干涉中國內政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承諾以及中方在這方面的決定權。清政府最終批准了條約,應當與這些方面的對等關係和中方的自決權有很大的關係。
《蒲安臣條約》也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美方的訴求。方根拔認為,西華德在引進鐵路、電報等方面沒有代表美國政府”對中國政府施加道德壓力”(von Gumpach:332),結果使得”美國總統和歐洲君主”在”中國人眼裡”成了”歐洲意義上的道德和法律上的侍臣”(152)。實際上,西華德並沒有出賣美國或者西方的利益。美方之所以沒有給中方施加過多的壓力,一方面是因為顧忌西方特別是英國的立場,另一方面也因為條約在美方關注的主要方面達到了自己的目的。這一點我們可以從1868年9月8日西華德致美國駐華公使勞文羅斯(ohn Ross Browne)的信中窺見一斑。西華德在信中說,美國沒有”提議修改[《中美天津條約》中]關稅和商業條款”,原因是美方考慮到英國有這方面的考慮,美方可以事後跟進,要求享受與英國同樣的待遇。此外,西華德還特別提醒勞文羅斯,應當建議中國政府在內河汽運、鐵路建設和電報等方面做出”讓步”,以利中國人”與西方國家之間的商業、社會和政治交流”。西華德解釋說,對於美方希望的這些”理想的變化”,”不能操之過急,以免危及現政府的穩定以及中國內部的和平與安寧”(330-331)。
《蒲安臣條約》文字層面的相對對等條款其實也掩蓋著中美雙方不同的訴求。清政府雖然也看重利益,但它更重視主權。所以,平等的約文之下大多隱含著中方對主權的訴求,如約文一再強調大清國皇帝在通商口岸管轄、貿易規則制定、派員、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擁有自決權。對於美國來說,年輕的共和國得到古老中國的認可和尊重當然重要,但美方更重視的是自身的利益。在會見蒲安臣時,約翰遜總統談及完善”國際交往和貿易系統”的重要性,以此引出了國際社會近年來對美國的認可。對他來說,作為”中國到西方國家的第一個使團”,蒲安臣使團出訪美國不僅標誌著中國開始融入國際社會,而且標誌著美國得到了中國的認可。在他看來,國際社會對美國的認可體現為他國與美國的”親切的友誼”,而這樣的友誼又表現為與美國建立的自由貿易關係,甚至還包括美國為了其”強大和商業”而與歐洲強國對等交換美洲的”殖民財產”。順著美國外交關係這一思路,約翰遜論及了對於美國來說十分重要的移民自由的權利:”我們最近簽訂的條約承認人類固有的選擇和改變居住地和忠誠的權利,那是人類進步的基本原則”(von Gumpach: 307)。
移民自由的權利其實也是中美雙方分歧之所在。湯亭亭引用的內容與約翰遜關於移民自由的話如出一轍,說明《蒲安臣條約》第五條是美方訴求的體現,反映的是約翰遜(和西華德)在移民問題上的立場。不過,美方在這一問題上其實另有所圖。實際上,第五條還有兩句話:”除兩國人民自願往來居住之外,別有招致之法,均非所准。是以兩國許定條例,除彼此自願往來外,如有美國及中國人將中國人勉強帶往美國,或運於別國,若中國及美國人將美國人勉強帶往中國,或運於別國,均照例治罪”(Inspectorate General of Customs:527)。表面上,這兩句話與第一句一起強調了雙方承認合法移民、禁止非法移民的立場。其實,這三句話構成的第五條表達了中美雙方各自的關切。對美方來說,第一句話強調的是移民自由的權利,是對人類固有權利的肯定,但更為重要的是,這句話是後兩句話的鋪墊。對美方來說,後兩句話其實是正話反說,以禁止非法移民的名義確定了美國從中國招聘勞工的合法性。此時的美國民眾、地方政府,甚至一些官員當中已經開始出現反對華人勞工的苗頭。這一點我們可以從《蒲安臣條約》第六條的第二句話看出一些端倪:”惟美國人在中國者,不得因有此條,即時作為中國人民;中國人在美國者,亦不得因有此條,即時作為美國人民”(528)。這句話否定了第五條第一句話移民自由的權利,使條約內部第五條和第六條之間相互矛盾。約文內部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矛盾,原因在於第六條第二句話是美國參議院審議條約時增加的,並不屬?蒲安臣和西華德最初議定的約文(Brevans:680),這說明美國國內在移民問題上實際上存在分歧。然而,對約翰遜總統和西華德國務卿來說,美國內戰結束不久,特別是跨大陸鐵路還在建設之中,美國建設急需勞工。因此,在條約中強調移民自由,賦予美國從中國招聘勞工的權利,既能為美國建設提供所需的勞動力,又能以條約的國際法地位高於國內法為由,抗衡美國民眾和地方政府對中國勞工的抵制。事實證明,把移民自由的權利作為《蒲安臣條約》的不多的條款之一是美國政府的明智之舉。在民眾和地方政府排華情緒高漲的情況下,美國直到1882年才通過《排華法案》,原因很大程度上就在於條約第五條有關移民自由的內容。

前言/序言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國家對外開放、信息技術發展、語言產業繁榮與教育領域改革等對我國外語教育發展和外語學科建設產生了深遠影響,也有力推動了我國的外語學術出版。為梳理學科發展脈絡,展現前沿研究成果,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彙聚國內外語學界各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精心策劃出版”外語學科核心話題前沿研究文庫”(下文簡稱”文庫”)。
“文庫”精選語言學、應用語言學、翻譯學、外國文學研究和跨文化研究五大方向共25個重要領域100餘個核心話題,按一個話題一本書撰寫。每本書深入探討該話題在國內外的研究脈絡、研究方法和前沿成果,精選經典研究及原創研究案例,並對未來研究趨勢進行展望。”文庫”在整體上具有學術性、體系性、前沿性與引領性,力求做到點面結合、經典與創新結合、國外與國內結合,既有全面的宏觀視野,又有深入的細緻分析。
“文庫”邀請國內外語學科各方向的眾多專家學者擔任總主編、子系列主編和作者,經三年協力組織與精心寫作,自2018年底陸續推出。”文庫”已獲批”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作為一個開放性大型書系,將在未來數年內持續出版,並計劃進行不定期修訂,使之成為外語學科的經典著作。
我們希望”文庫”能夠為外語學科及其他相關學科的研究生、教師及研究者提供有益參考,幫助讀者清晰、全面地瞭解各核心話題的發展脈絡,並有望開展進一步深入研究。期待”文庫”為我國外語學科研究的創新發展與成果傳播作出更多積極貢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