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學的現代轉型-從1901到1931 吳寒 978750397412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文化藝術
NT$49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詩經學的現代轉型-從1901到1931
ISBN:9787503974120
出版社:文化藝術
著編譯者:吳寒
頁數:33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843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詩經學的現代轉型:從1901到1931》以晚清民初的詩經學為對象,從「破」和「立」兩個方面分析《詩經》由經學到文學的轉型如何發生、發展,如何經過教育制度變遷、文學學科建立確立出「新典範」,進而探討這個「新典範」的性質、思路、預設、方法、規範和理論框架。

作者簡介

吳寒,女,1990年11月生,國家圖書館古籍館副研究館員。2007至2017年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文學院,獲文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有中國古代文學及文獻研究,中國古代文藝理論研究,經典圖像研究,古輿圖研究等。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文學遺產》《美術研究》等雜誌發表論文二十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詩經圖像文獻整理與研究」。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道德的重塑:從正夫婦到保國家
第一節 傳統教化體系與《詩經》
第二節 晚清學制變遷中的《詩經》
第三節 經訓/倫理教科書中的《詩經》
第四節 「家事」與「王事」的衝突
第五節 小結
第二章 打下「經字招牌」:整理國故與解構《詩經》經典地位
第一節 經典史料化:從「六經皆史」到「六經皆史料」
一、章學誠:「六經皆先王之政典」
二、章太炎:「六經都是古史」
三、整理國故:「六經皆史料」
第二節 斬除藤蔓:從《詩經》回到「詩三百」
一、否認孔子刪詩:斬斷《詩經》與聖人的關聯
二、廢《毛詩序》:瓦解早期闡釋體系
第三節 小結
第三章 《詩》學理論與「文學」建構:從古典詩學到現代文學觀念
第一節 從「文」到「詩」:以詩學為中心的文學史建構
一、「詩言志」:「文學」的不用之用
二、雅俗互動:從民間取向到民族形式
第二節 「情」的轉向:從倫理到個人
一、傳統「詩言志」論
二、魯迅對傳統「言志論」的改造
三、「情」和「抒情傳統」的重新闡釋
第三節 民間取向:大眾與精英的本位倒轉
一、傳統詩教觀念:上達政制,下通民眾
二、「五四」重釋《詩經》之民間取向
三、「民間傳統」的挖掘和闡釋
第四節 「興」義走向平面化
一、從「美刺比興」到「山歌好唱起頭難」
二、傳統「比興」論:政治-教化-審美
第五節 小結
第四章 《詩經》闡釋與「中國」身份:從天下敘事到民族國家
第一節 以今度古:「中國文學」的系統整合
一、《詩經》與「中國」的地域邊界
二、《詩經》與「中國」的時間脈絡
第二節 以西律中:「中國文學」的世界定位
一、「謳謠-韻文-散文」的文體演進脈絡
二、「史詩-抒情詩-劇詩」的詩體分類
三、他者的眼光:抒情與敘事之二分
第三節 小結
第五章 《詩經》研究與「科學方法」:歷史考據中的啟蒙價值
第一節 《卷耳》論爭:歷史考據還是審美本位?
一、「假想敵」的變化
二、文學研究會的態度:古典之為「次要」
三、創造社的立場:「青春化」與「原始化」是同一過程
四、《卷耳》論爭中的內在張力
第二節 《野有死?》討論:「科學方法」與價值堅守
一、《野有死?》闡釋中的啟蒙意識
二、俞平伯、周作人的批評:樸學家嫡派
第三節 《靜女》討論:「求真」還是「猜謎」
一、字裡行間求「原義」
二、「科學方法」之迷思
第四節 小結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