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符號-一部文明史 (第二版) 馬賽爾.達內西 978731329168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
NT$43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傳媒符號-一部文明史 (第二版)
ISBN:9787313291684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
著編譯者:馬賽爾.達內西
頁數:25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891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傳媒符號學著作,介紹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媒介,梳理概括重要的符號學公理和概念。本書分門別類地詳述各種媒介類型及其符號表徵:印刷媒介既涉及較為嚴肅的報刊書籍,又論述漫畫、博客等引人入勝的形式;聲音媒介將爵士、搖滾、嘻哈乃至整個名人文化囊括其中;影視媒介探討電影與電視節目及其與後現代主義的關聯;計算機與網際網路媒介從計算機的發展史談到與現代世界息息相關的社交媒體;廣告媒介以全新視角展現廣告藝術及其影響。本書最後詳細地從符號學角度論述整個傳媒體系的影響,並總結反思媒體和當代文化之間的關係。本書適合對傳媒符號學感興趣的廣大讀者使用。

作者簡介
馬塞爾·達內西,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語言人類學教授,1998年獲選為加拿大皇家學會會員,成立了溝通與信息科學研究中心,同時擔任符號學期刊Semiotica的總編輯。他的作品見於《紐約時報》、《多倫多星報》以及美國著名心理學網Psychology Today等,也曾應邀參加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的節目。

目錄
第一章 傳媒世界
第二章 符號學概述
第三章 印刷媒介
第四章 聲音媒介
第五章 電影與錄像帶
第六章 電視
第七章 計算機、網際網路與人工智慧
第八章 廣告
第九章 傳媒的影響

前言/序言
本書《傳媒符號——一部
文明史(第二版)》原著
Understanding Media
Semiotics(Second Edition
)由加拿大符號學家馬塞爾
·達內西(Marcel Danesi)
所著,是一本深入探討媒體
與符號學關係的重要著作。
符號學主要研究符號和符號
是如何被用來創造意義的,
而媒體則是向廣大受眾傳遞
信息的媒介。本書通過分析
印刷、影音、廣告和網際網路
等各種媒體,探討了符號學
在媒體分析中的應用和理論
。第一版於2002年問世后
迅速成為媒體研究、傳播和
符號學領域的常用教材。第
二版於2019年出版,基於
第一版,融合了新時代的新
興媒體以及對媒體變化的研
究。
全書分為九章,每一章
都關注媒體和符號學的不同
方面。現代的媒介化世界是
否真的是一把雙刃劍?文化
評論家古德溫(Goodwin)
所言的「消遣工廠」如何建成
?這些問題都將在本書中找
到答案。本書的第一章作為
開篇章節,首先向讀者介紹
了媒介的意義,從早期通過
石刻、木刻等方法形成的象
形文字,到印刷術發明后的
書籍文本,再到經由電子信
號傳輸的錄音、電影、廣播
和電視,這些與人類生活息
息相關的各種媒介都將一一
展現。何為表徵?何為傳播
?這些符號學的公理和概念
也將得到初步闡述,幫助讀
者理解符號學的相關知識。
第二章則對符號學的學科知
識進行了梳理與概括。從索
緒爾與皮爾斯的符號學之源
到其背景再到其發展歷程,
作者旁徵博引且有的放矢,
在有限的篇幅內將重要的符
號學概念展現給讀者,結合
實例讓讀者即便不具備相關
知識也能清楚明了。此外本
第一章還涉及符號學分支的敘事
學以及與符號密切關聯的隱
喻,為後面章節的內容做出
充實的鋪墊。
有了前兩章對於傳媒符
號學的鋪墊,接續的第三至
八章分門別類地對各種媒介
類型及其符號表徵進行詳細
闡述:第三章的書籍、報紙
、雜誌等印刷媒介,既有邸
報、《哲學會刊》等較為嚴
肅的文本,又有各類漫畫、
博客等引人入勝的形式;第
四章的流行樂、無線電等聲
音媒介,將爵士、搖滾、嘻
哈乃至整個名人文化囊括其
中;第五章與第六章的影視
媒介,探討了電影與電視節
目經歷的發展階段、與后現
代主義的關聯,以及電視媒
體環境對受眾的四種心理社
會影響;第七章的計算機與
網際網路媒介,從計算機的發
展史談到與現代世界息息相
關的社交媒體,並在第一版
的基礎上增加了關於人工智
能奇點理論的深度探討;第
八章的廣告媒介,從符號學
視角講述廣告的一些基本內
涵,探究如何通過廣告構建
意指系統,以全新視角展現
廣告藝術及其影響。
第九章作為尾章,再次
總結符號學分析的主要特點
,更詳細地從符號學角度論
述整個傳媒體系所產生的社
會與文化影響,完成了收尾
閉環,並對媒體和當代文化
之間的關係進行總結反思,
升華主題。
本書內容上涵蓋從人類
文明最初的聲音傳媒符號,
到最早的書寫文字傳媒符號
(包括中國的象形文字、埃
及的楔形文字等),再到后
面的印刷書籍、報紙、雜誌
、音樂、無線電媒介、影視
媒介,直至今日計算機和互
聯網的傳媒符號,涉及人類
文明的整個符號歷史。表徵
人類語言的傳媒符號是人類
有別於其他物種的文明體現
,可以說,沒有符號就沒有
人類文明,人類的符號發展
史即是一部人類文明史。
作為媒體研究領域具有
重要學術價值的書籍,本書
結合符號學和媒體學的理論
框架,探討了媒體信息如何
構建,以及受眾如何接收和
解釋信息。首先,本書強調
了符號學在媒體研究中的重
要性和應用。符號學作為研
究符號和符號如何被用來創
造意義的學科,是分析媒體
信息和受眾反應的關鍵工具
。本書對符號學的概念和理
論做了詳細討論,同時佐以
大量實際案例,涵蓋印刷媒
介、聲音媒介、影視媒介、
計算機與人工智慧,以及廣
告等各種形式的媒體。通過
對這些實證案例的深入分析
,為讀者展示了符號學在各
種媒體分析中的應用,讓讀
者更好地理解媒體信息的構
建和受眾反應的過程。
此外,本書對數字媒體
和社交媒體的討論也具有重
要的學術價值。隨著網際網路
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字媒體
和社交媒體已經成為現代媒
體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書
中不乏對這些媒體的分析,
並探討了它們如何使用符號
來創造意義和影響受眾,這
對於理解數字媒體和社交媒
體的文化和社會影響具有重
要的學術價值。同時,本書
為符號學研究者提供了更加
系統和全面的分析框架和方
法,在學術界受到了廣泛的
關注和讚譽,也在教育界得
到了廣泛應用,成為媒體研
究和媒介文化課程的重要導
論書籍。
一言以蔽之,本書不僅
通過深入的理論分析和實證
案例,為讀者理解媒體信息
和受眾反應的過程提供理論
基礎,同時也為符號學與媒
體研究領域提供重要的學術
價值和實際應用價值。本書
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
符號學與傳媒研究交叉點理
論和應用方面的空白,能夠
成為研究者深入探究媒體信
息和受眾反應的重要參考文
獻,同時也為媒體研究和媒
介文化教育提供有力支撐。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