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情偶寄 李漁 978755462082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古吳軒
NT$331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閒情偶寄
ISBN:9787554620823
出版社:古吳軒
著編譯者:李漁
頁數:40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846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1 古代生活美學之典範、「娛樂天王」、一代奇才李漁帶你體驗嚮往的生活。
2 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平易近人的話語俘獲眾多讀者,三百多年來多次刊刻,經久不衰。
3 才情世間罕:修院子、開書鋪、填詞作曲、化妝打扮、種草養花、調琴品茗、修身養性等樣樣精通。
4 深受林語堂、周作人、梁實秋等人稱讚的「中國人生活藝術的指南」!
5 專業古籍整理團隊精心整理,註釋精準條目文字大小適中,篇幅長短適度。
6 版式清新大方,紙張順滑,封面反折設計,文藝美觀!

內容簡介
《閑情偶寄》是一部包羅萬象的書,詳細談論了中國人的生活藝術。分詞曲部、演習部和居室部等八個部分。詞曲部論述戲曲結構、音律、語言等問題;演習部主要探討戲曲演唱技術;居室部介紹堆假山、砌牆壁等技術。其他部分談飲食、種花、養生諸問題。其論曲部分,經後人輯錄單行,題名《李笠翁曲話》。

作者簡介
李漁(1611——1680)
明末清初文學家、戲曲家、藝術家、美學家,建築家。字笠鴻,號笠翁,浙江蘭溪人。朝代更迭令他絕意仕途。工詩文,尤以戲曲、小說名世。由於他對大眾生活、各階層文化趣味深有了解,加上他極高的審美品位,《閑情偶寄》刊印后,深受大眾追捧。他所創辦的芥子園書鋪,存在了二百余年。

精彩書評
此非李子《偶寄》之書,而天下雅人韻士家弦戶誦之書也。——[清]余懷
讀笠翁先生之書,吾驚焉。所著《閑情偶寄》若干卷,用狡獪伎倆,作遊戲神通。——[清]尤侗
《閑情偶寄》有與自然與人事的巧妙觀察,有平明而又新穎的表現。——周作人
《閑情偶寄》是一部討論生活藝術的書。李漁極富創作思想,對每件東西都有新穎的議論。他所創作的器具中,有許多至今為人所用。——林語堂
笠翁《閑情偶寄》之所論,正合我意。——梁實秋

目錄
凡例七則 四期三戒
一期點綴太平 002
一期崇尚儉樸 003
一期規正風俗 004
一期警惕人心 005
一戒剽竊陳言 006
一戒網羅舊集 007
一戒支離補湊 008
卷一 詞曲部
結構第一 010
詞采第二 030
音律第三 039
賓白第四 060
科諢第五 072
格局第六 077
卷二 演習部
選劇第一 086
變調第二 090
授曲第三 112
教白第四 121
脫套第五 126
卷三 聲容部
選姿第一 132
修容第二 143
治服第三 154
習技第四 168
卷四?居室部
房舍第一 184
窗欄第二 194
牆壁第三 205
聯匾第四 213
山石第五 219
卷五 器玩部
制度第一 226
位置第二 259
卷六 飲饌部
蔬食第一 264
穀食第二 273
肉食第三 280
卷七 種植部
木本第一 296
藤本第二 317
草本第三 324
眾卉第四 339
竹木第五 345
卷八 頤養部
行樂第一 354
止憂第二 385
調飲啜第三 388
卻病第五 392
療病第六 396

前言/序言
《周禮》一書,本言王道,乃上自井田軍國之大,下至酒漿屝屨之細,無不纖悉具備,位置得宜,故曰:王道本乎人情。然王莽一用之於漢而敗,王安石再用之於宋而又敗者,其故何哉?蓋以莽與安石,皆不近人情之人,用《周禮》固敗,不用《周禮》亦敗。《周禮》不幸為兩人所用,用《周禮》之過,而非《周禮》之過也。蘇明允曰:「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鮮不為大奸慝。」古今來大勛業、真文章,總不出人情之外;其在人情之外者,非鬼神荒忽虛誕之事,則譸張偽幻獪獝之辭,其切于男女飲食日用平常者,蓋已希矣。余讀李子笠翁《閑情偶寄》而深有感也。昔陶元亮作《閑情賦》,其間為領、為帶、為席、為履、為黛、為澤、為影、為燭、為扇、為桐,纏綿婉孌,聊一寄其閑情,而萬慮之存,八表之憩,即於此可類推焉。今李子《偶寄》一書,事在耳目之內,思出風雲之表,前人所欲發而未竟發者,李子盡發之;今人所欲言而不能言者,李子盡言之;其言近,其旨遠,其取情多而用物閎。漻漻乎,纚纚乎,汶者讀之曠,僿者讀之通,悲者讀之愉,拙者讀之巧,愁者讀之忭且舞,病者讀之霍然興。此非李子《偶寄》之書,而天下雅人韻士家弦戶誦之書也。吾知此書出將不脛而走,百濟之使維舟而求,雞林之賈輦金而購矣。而世之腐儒,猶謂李子不為經國之大業,而為破道之小言者。余應之曰:唯唯否否。昔謝文靖高?東山,系天下蒼生之望,而游必攜妓,墅則圍棋。謝玄破賊,桓沖初憂之,郗超曰:「玄必能破賊。吾嘗共事桓公府,履屐間皆得其用,是以知之。」白香山道風雅量,為世所欽,而謝好、陳結、紫綃、菱角,驚破《霓裳羽衣》之曲;罷刑部侍郎時,得臧獲之習管磬弦歌者指百以歸。蘇文忠秉心剛正,不立異,不詭隨,而琴操、朝雲、螭頭、鵲尾,有每聞清歌輒喚奈何之致。韓昌黎開雲驅鱷,師表朝廷,而每當賓客之會,輒出二侍女合彈琵琶箏。故古今來能建大勛業、作真文章者,必有超世絕俗之情,磊落嶔崎之韻,如文靖諸公是也。今李子以雅淡之才、巧妙之思,經營慘淡,締造周詳,即經國之大業,何遽不在是,而豈破道之小言也哉?往余年少馳騁,自命江左風流,選妓填詞,吹簫跕屣,曾以一曲之狂歌,回兩行之紅粉,而今老矣,不復為矣!獨是冥心高寄,千載相關,深惡王莽、王安石之不近人情,而獨愛陶元亮之閑情作賦,讀李子之書,又未免見獵心喜也?。王右軍雲:「年在桑榆,正賴絲竹陶寫。」余雖頹然自放,倘遇洞房綺疏,交鼓?瑟?,宮商迭奏,竹肉競陳,猶當支頤鄣袖?,傾耳而聽之。
時康熙辛亥立秋日建鄴弟余懷無懷氏撰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