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社會學 鄢慶豐 978756808909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
NT$43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發展社會學
ISBN:9787568089098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
著編譯者:鄢慶豐
叢書名:華中科技大學「雙一流」建設社會學專業精品教材
頁數:33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891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吸收了全球史和社會學世界體系研究*新成果,在國內率先運用相關研究成果來探討發展社會學議題,並形成擺脫「西方中心論」、貫穿全球史的歷史新常識。

內容簡介
人類社會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人類命運共同體」時代,但是究竟如何來理解人類作為一個整體的發展歷程,如何避免當下社會科學常識中較為普遍的「西方中心論」誤區,仍然是一個問題。本教材吸取了全球史和社會學*新研究成果,率先以全球史和世界文明體系的視角,解析人類發展觀包含的歷史線索和社會常識,以期獲得新時代有關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礎性共識。從全球史和世界文明體系的角度,來解析民族國家世界文明體系的歷史路徑依賴,「現代化」在時間軸上的優劣變化,以及各種「文明」在世界體系意義上的互相依賴、相互衝突和融合。本教材的創新之處在於,結合全球史和思想史來解讀發展社會學的理念與歷史進程。

作者簡介
鄢慶豐,男,湖南湘潭人士,華中大社會學博士畢業,講師,本科、碩士和博士分別接受了偏哲學、社會學和人類學方向的學術訓練,然愛讀書並不求甚解,好思考而不求精深,偏於人文感受體悟,喜歡關聯各學科基礎去思考相對宏大的問題。本教材藉助于全球史和世界體系視角,來理解1500年代以來「西方」作為一個區域性地方文明逐漸發展成為全球性強勢文明的歷程,解析民族國家世界文明體系的歷史路徑依賴,以及所謂「現代化」在時間軸上的優劣變化,各種「文明」在世界體系意義上的互相依賴,相互衝突和融合。其*終目的,更多的是為信息碎片化的網路時代提供一種看待世界的整體性時空視角,為自己,也為他人。

目錄

目錄
第一章 發展社會學與人類發展觀/1
第一節 發展社會學與「西方中心論」的發展常識困境/2
第二節 發展觀的演變/7
第三節 人類發展觀與文明衝突論/15
第四節 人類發展觀與全球史視角/19
第五節 人類發展觀與世界體系理論/22
第二章 文明起源與亞歐大陸世界文明體系/29
第一節 文明的起源與「世界文明體系」的分析起點/30
第二節 「亞歐大陸世界文明體系」:「世界主義」特質及其產生與發展的動力機制/34
第三節 亞歐大陸世界文明體系之環地中海一神教文明區/40
第四節 亞歐大陸世界文明體系之印度次大陸多神教文明區/46
第五節 亞歐大陸世界文明體系之東亞儒教(儒家)文明區/49
第三章 亞歐大陸世界文明體系古代史/57
第一節 亞歐大陸世界文明體系古代史之環地中海一神教文明區/59
第二節 亞歐大陸世界文明體系古代史之印度次大陸多神教文明區/64
第三節 亞歐大陸世界文明體系古代史之東亞儒家文明區/67
第四章 中世紀亞歐大陸世界文明體系的運作:文明邊緣地帶的創新何以可能?/75
第一節 如何看待西歐文明「中世紀」的發展/76
第二節 三大蠻族入侵背景下的西歐與東歐(俄國)道路分野/79
第三節 西歐封建體制的形成:帝國法理與蠻族傳統的融合性改造/82
第四節 宗教教權的分化與統一趨勢/86
第五節 東方擠壓與牽引下的歐洲文明道路分野:羅馬帝國法理的分化與轉變/88
第五章 世界文明體系的擴張與轉型:民族國家西歐體系的誕生/95
第一節 全球史視野下世界文明體系的轉型:如何從亞歐大陸世界文明體系轉變為全球民族國家世界文明體系/96
第二節 民族國家西歐體系確立之前的準備: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地理大發現/99
第三節 民族國家西歐體系確立:西班牙帝國和三十年戰爭/106
第六章 民族國家世界文明體系的建立過程:總體性視角下英國革命/113
第一節 全球民族國家世界文明體系建立的總體性視角/114
第二節 總體性視角下的英國政治革命/117
第三節 總體性視角下的英國工業革命/131
第七章 民族國家世界文明體系的建立過程:總體性視角下的啟蒙運動與世界主義道路/139
第一節 啟蒙運動中的英法道路分野和世界主義道路/140
第二節 從啟蒙運動到康德的「世界主義」道路/141
第三節 從啟蒙運動到馬克思主義的「世界主義」道路/147
第八章 民族國家世界文明體系的建立過程:總體性視角下的美國革命/151
第一節 總體性視角下的美國革命:是英國革命的延續,也是英法爭霸的延續/152
第二節 總體性視角下的美國革命:從獨立戰爭走向南北戰爭/162
第九章 民族國家世界文明體系的建立過程:總體性視角下的法國大革命/167
第一節 法國大革命的由來:英法爭霸與道路差異/168
第二節 法國大革命的具體過程/174
第三節 法國革命與巴黎公社:法國革命與無產階級革命思想與實踐的關係/181
第十章 民族國家世界文明體系的建立過程:總體性視角下的俄國革命/187
第一節 馬克思-列寧「世界主義」理論道路的誕生和發展/188
第二節 俄國革命:社會主義道路的選擇和實踐/191
第十一章 民族國家世界文明體系的建立過程:總體性視角下的德國(法西斯)道路/203
第一節 德國的民族國家之路/204
第二節 法西斯主義的起源和發展/208
第三節 法西斯主義的本質:民族國家道路的異化/211
第十二章 民族國家世界文明體系的建立過程:民族國家道路的理論總結/217
第一節 對民族國家概念的深化解讀/218
第二節 世界文明體系視角下的發展與現代化:如何避開「西方中心論視角」/227
第十三章 亞歐大陸舊有文明體系融入民族國家世界文明體系的過程:東亞儒家文明區的轉變過程/231
第一節 明清帝國時期儒家文明區的拓展——朝貢體系的變化/234
第二節 儒家文明區的近現代轉變:中國作為民族國家的建構過程/241
第三節 儒家文明區「天下體系」中的邊緣與中心——以日本為例/254
第十四章 亞歐大陸舊有文明體系融入民族國家世界文明體系的過程:印度教文明的轉變過程/265
第一節 印度經歷的三個階段:莫?兒帝國到大英帝國再到民族國家獨立/267
第二節 印度獨立之後的道路選擇/274
第十五章 冷戰格局終結之路以及終結之後/279
第一節 世界文明體系視角下的冷戰格局解體——文明衝突由外而內的發生路徑/281
第二節 美國式的「自我繼續革命」與「社會分裂」/282
第三節 其他文明體系的內在困境和解決之道/287
附錄 對世界文明體系全球史變遷過程的嘗試性理論總結/295
參考文獻/305

前言/序言
前言
發展社會學是一門研究「發展」與「現代化」的學科。
當下的發展觀,已經從古典的認知模式進步到人類整體發展觀的階段。
中國的發展,也已經進入中國式現代化階段,深具引領人類命運共同體方向的使命,但另一方面,有關發展和現代化的很多默認常識里,都隱藏著或明或暗的「西方中心論」的影子,需要我們進一步梳理和澄清。更重要的是,自冷戰格局解體之後,西方推出了所謂「文明衝突論」,試圖以西方文明的某種「普遍性」和「獨特性」論證來區分敵我,剝奪其他文明體系的內在發展道路的合法性。
究其根源,這種「認知」的傲慢及其對很多人常識的「誤導」,是對世界發展歷史的錯誤歸因的結果,僅僅將1500年代發現新大陸之後部分西方文明崛起以來的歷史當作認知的唯一起點,無疑是一種片面的觀點。
有鑒於此,本教材吸收*新的全球史和世界文明體系的研究成果,指出人類發展觀的整體性建構,早就已經內在於「亞歐大陸世界文明體系」的古代歷史之中,而所謂近現代部分西方文明的崛起,只是世界文明體系邊緣地帶逆襲成長的又一次律動過程。在這個意義上,所謂西方文明的「普遍性」和「獨特性」,都只是世界文明體系歷史規律的體現而已。
自「軸心突破」時代開始,亞歐大陸的文明就具有了深厚的「世界主義」特質,並形成了三大文明區,即「環地中海一神教文明區」「南亞印度教文明區」「東亞儒教文明區」,均發展出「世界宗教」和「世界帝國」,引領人類文明發展的方向。在整個亞歐大陸古代的文明互動中,建立於社會大分工基礎上的中心「農業文明」和邊緣「遊牧文明」的衝突與融合成為內在動力。今天意義上的西方文明,在古代是「環地中海一神教文明區」的一部分,服從於亞歐大陸世界文明體系運作的內部規律。
隨著東西羅馬帝國的分野,古代的西方文明逐漸成為亞歐大陸的邊緣地帶文明,在蠻族入侵和文明融合的背景下,逐漸孕育出新的文明發展可能性。尤其當1500年代之後,新大陸的發現給西方文明輸入了大量的新資源,使得傳統亞歐大陸邊緣地帶的西方文明發展壯大,逆襲成為新的文明中心。所謂大一統的大陸法理和新的權力制衡特質的海洋法理的對立衝突,成為取代傳統農業文明與遊牧文明對立的主要文明互動模式。在這個過程中,傳統的亞歐大陸世界文明體系,也逐漸轉化為包括新大陸在內的「全球民族國家世界文明體系」。
希望此種以世界文明體系化轉變的全球史角度來看待「發展」和「現代化」進程的分析方法,有助於我們從時間、空間兩個方面打破傳統視野的局限,以更開放和平等的姿態認知人類整體發展觀,在文明衝突和融合的歷史視域中,獲得有關中國式現代化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某些新共識。
值得一提的是,從方法論的角度,既尊重既有學術傳統,沿用一些常用的西化學術概念,比如軸心時代、世界主義、世界體系等,又警惕西方中心主義,將其納入世界文明體系的全球史視域中,消解其脫離歷史條件的各種西方中心論固化,是將學術認知推進到人類命運共同體時代的某種必要嘗試。
懇請各位讀者在閱讀本書學術話語使用時能以此為鏡,觀照和理解寫作者的立場與出發點,以免誤讀。
誠意正心,揖手相謝!
編者
2021年1月22日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