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特立不獨行-馬馳文藝理論自選集 ISBN:9787552041521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 著編譯者:馬馳 頁數:38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837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為作者30餘年來所撰寫的研究論文的自選集,大致勾勒出了作者這些年在西方文藝理論、美學、文化研究方面的理論研究發展歷程。全書共分為上下兩編,其中,上編主要是對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問題和基本原理的探究;下編則是對包括美學的基本問題、主要思潮流派及其思想路徑和代表人物在內的西方文藝理論的探討。本書不僅反映了作者個人的文藝理論的研究路徑,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現代文藝理論界的思想特徵。作者簡介 馬馳,畢業於復旦大學文藝學專業,文學博士,現為上海社會科學院思想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兼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博士生導師,全國馬列文論研究會副會長、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副會長,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特別是20世紀後期至今國外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美學理論、文化理論的研究。目錄 代序一 後學思潮下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美學問題——馬馳研究員訪談錄 曾軍代序二 「離經不叛道」——上海社會科學院思想文化研究中心馬馳研究員訪談錄 萬娜 上編 對「文藝是現實生活的反映」的再認識 論藝術生產與藝術消費 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想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 警惕意識形態的虛假性 文學理論美學化是否可能——對文論界一些流行觀點的思考 中國美學走向現代化的前提條件 論「人的全面發展」與文藝的社會功能 論文學的本質與審美意識形態 論馬克思的實踐觀——兼評實踐美學論者的一些觀點 論馬克思實踐觀形成的歷史環境和具體規定性 對當下文藝理論研究現狀的一些思考 對生態美學研究的一些思考 準確把握《講話》中的「經」與「權」 中國文學之路何在?——從文藝大眾化到塑造社會主義新人的一些斷想 人民是文藝表現的主體 以人民為中心的生動寫照——毛澤東《七律二首·送瘟神》創作成因考 文藝批評要「剪除惡草」「灌溉佳花」 下編 普洛普敘事理論 盧卡奇是「西方馬克思主義」的鼻祖嗎 藝術不是純粹的意識形態形式——盧卡奇對藝術與意識形態關係的論述 論葛蘭西的實踐理論及其文藝觀 論拉法格的文藝思想 區分兩種不同的後現代主義——本·阿格文化研究給我們的啟迪 西方馬克思主義對中國當代文論的影響與啟迪 伯明翰與法蘭克福:兩種不同的文化研究路徑 意識形態批判理論及其對我國文論建設的啟迪 重新認識後現代主義——本·阿格給我們的啟迪 本·阿格的文化研究觀 論科學主義與阿爾都塞結構主義的馬克思主義 論技術理性批判精神的當代意義 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觀視野下的格雷厄姆·默多克 論大眾文化批判的當代意義及其歷史局限 在與當代思潮的對話中發展馬克思主義——論詹姆遜的美學思想 「改造空間」:跨文化交流的新視閾 現代、後現代語境中的西方馬克思主義對中國當代文論的啟迪 階級意識和超越階級意識:馬克思主義文化研究的應有立場 文化身份與保護文化多樣性——從怒江開發的討論說起 論經濟全球化趨勢對我國文化發展的若干影響 以文化研究的視閾審視互聯網 後記 發表文章一覽表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