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與越劇學術論壇文集 安怡 978750397437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文化藝術
NT$1,00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長三角與越劇學術論壇文集
ISBN:9787503974373
出版社:文化藝術
著編譯者:安怡
叢書名:長三角與越劇學術論壇
頁數:60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888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在新時代實施文化浙江工程,打造文藝精品高地、文化創新高地,培育浙江文化新標識的今天,以高度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建設國家戰略,戲劇學研究所結合越劇學學科特色研究,創設了「長三角與越劇學術論壇」。在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中國戲劇家協會、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及相關媒體的關懷和支持下,浙江音樂學院戲劇學研究所於2021年5月、2022年5月先後舉辦了兩屆學術論壇。首屆論壇以「長三角地域文化與越劇流布區域——越劇審美特色的形成與長三角地域文化」為題,第二屆以「新越劇改革80年經驗與成就」為題展開研討。兩屆論壇會聚了來自全國戲劇戲曲學界60餘位不同層次的專家學者及藝術家代表參會,即便在特殊時期,大家仍以線上線下互聯的方式熱情參与,令人感動。 兩次會議充分凸顯「越劇學」構建的研究特色,廣泛追溯越劇在江南文化,尤其是蘇、浙、滬、閩長三角流布區域中的影響力,重點研究越劇審美與長三角文化的淵源,梳理長三角越劇文化的發展脈絡與成果,進而對演出形態、劇目創作、班社組織、演劇風格、音樂流派、審美特色、藝術家成長史、人才培養等各個角度進行了深入研討。多位專家對「越劇學」的構建充分發表觀點,從藝術個案到美學理論、從研究領域到研究方法為研討會貢獻了學術智慧,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為了讓「長三角與越劇學術論壇」與「越劇學」研究得到戲劇學界更加廣泛的了解與關注,我們將兩屆論壇的學術論文結集成冊,以饗讀者。

目錄

第一屆長三角與越劇學術論壇
在首屆長三角與越劇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
在首屆長三角與越劇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
戲曲改編域外故事的成功探索——越劇《春香傳》的創演經驗
論越劇的守正創新
越劇學框架下的越劇音樂研究
新舊轉折期的戲曲影像記錄:電影《越劇菁華》研究
揚長補短,再創輝煌——關於越劇傳承發展的思考
悲情中的國族與女性——近現代中國「悲旦」的生成和發展
21世紀上海越劇的生存現狀與未來發展
論越劇發展與地域文化的關係
越劇與長三角文化
略論江南文化的地域特性
對於越劇學學科建設的一點設想
從《碧玉簪》看越劇的民間傳統
戲曲的「煙火氣」與「距離感」——越劇《五女拜壽》創作經驗再觀照
浙江省民營越劇團的演出現狀——長三角文化特徵芻議
浙江越劇現代戲創作回顧與展望
從「來路」到「歸途」——越劇基因與「越劇現象」初探
第二屆長三角與越劇學術論壇
在「第二屆長三角與越劇學術論壇——越劇改革80年研討會」上的講話
在「第二屆長三角與越劇學術論壇——越劇改革80年研討會」上的講話
越劇改革的意義
越劇在改革創新中前行
明晰我是誰才能坦步未來——當下越劇發展之我見
越劇的「覺醒年代」——紀念越劇改革80周年
論越劇歷史劇《則天皇帝》的優點與不足
口頭創腔與活口演唱:越劇演員的創腔和演唱傳統
一份珍貴的越劇音樂文獻——讀《浙江省越劇團音樂研究小組業務總結報告》
從新創劇目看越劇在新時期的發展和困境
關於越劇表演理論的思考——從《越劇演員談表演》談起
越劇流派藝術的建構及美學價值
「往事以知今」:論既有路徑對越劇新編劇目經典化的啟示
新時代越劇發展的可能:從男女合演說起
藝術感受是強烈的、深遠的——以越劇《祥林嫂》為例談越劇音樂改革
論袁雪芬對中國越劇的貢獻
淺談越劇百年改革歷程
越劇守正創新發展之我見
文明戲與近現代越劇的改革
袁雪芬的新越劇運動
「守」與「創」之間:文化創新視閾下的越劇及其發展——從所謂「轉基因」說說起
融媒體助推傳統越劇話語權傳播
以史為鑒繼往開來:從浙江小百花越劇團首次晉京演齣戲單談起
重塑越劇老生舞台之美的思考與實踐
從「拿來主義」到「劇種化」——論崑劇對於越劇表演藝術的貢獻
新時期越劇民間科班研究
新越劇改革80年:越劇舞台文人形象的精神訴求與女性想象
談袁雪芬與20世紀40年代的越劇改革
善用越劇題材講好中國故事
越劇改良文戲的繁盛、危機及其文化生態
論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對外國文藝作品的編演
金採風的越劇表演藝術研究——以《碧玉簪》《盤夫索夫》為例
試論尹桂芳與芳華越劇團的藝術聯結
「戲劇是社會的鏡子」:袁雪芬與「新越劇」改革第一階段(1942—1946)——兼談越劇史料的發掘與利用
商芳臣及「標準劇團」演出實踐探究
不同時期越劇《春香傳》的導演創作辨析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