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東吳文化遺產.第六輯 ISBN:9787542681331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著編譯者:蘇州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 頁數:42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896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稿中的文章涉獵廣泛,研究極富深度與前瞻性,尤其對江南文化遺產的研究,已成為本書的一大特色,涵蓋民俗、戲曲、傳統手工藝等各類文化遺產,田野調查也愈加豐富。還特意增加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創作手記及作品,目的在於為其提供一個廣泛交流的平台。 本書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引入文化哲學視野,為重振手工、復興手工文化等文化提出一系列理論思考。該書闡述了當代人文背景下手工勞動的人文性質和美學意義,從工具「在手」的無間性和工力「在身」的不逆性探討手工勞動融藝術和審美於一體的人文特性。重提手工勞動的當代意義,不但具有學術價值,更具有廣泛的實踐價值。目錄 文化遺產研究手藝就是生活 關於「文化遺產學」與「民間文藝學」的學科建設思考 20世紀以來中國民間美術研究關注的幾個問題 人類學視角下的公共藝術思考 日本的「文化遺產」與「民藝」概念略說 政治遺產與文化遺存——歷史學視角下的光緒大婚 雲岡蓮花紋飾與裝飾設計研究 民俗文化 黔東南苗?蝴蝶紋樣造型與民俗內涵 蘇州百姓民居金雞屋脊裝飾設計與民俗意蘊考略 「抱草」乎「投海」:江南劉猛故事及猛將軍神崇拜研究 民間文學 新疆維吾爾族民間文學作品中的生態意識與環境觀念 崑曲研究 當代博物館語境中的崑曲「非遺」文物搶救保護淺論——以中國崑曲博物館為例 戲劇研究 「演員中心制」始於北宋「雜劇色」的重大物證 傳統村落 生生不息:鄉土景觀模型的建構性探索 鄉村振興戰略視域下傳統村落「空心化」對策探討 古鎮古村古堡中自然與人文價值的當下意義——以對閩北地區八個村落的調研為例 中國傳統村落分佈特徵及主要集聚區價值研究 傳統建築與園林 說園 獨樂園造園思想的文獻分析 寫仿山水——南宋早期皇家園林營造中的西湖景與境 明代蘇州造園家周廷策與常州止園疊山 清初寄暢園的改築與17世紀江南園林山水營造的轉變 園林文化科技賦能——世界文化遺產獅子林的假山保護策略 傳統技藝 核雕記 芻議計劃經濟體制下傳統手工藝日用產品的生產過程及相關問題——以江蘇省宜興紫砂工藝廠為例 展示即創造:新手工與新民藝理論——關於「類文化」及晏陽初的思考 耒耜與造物——試論「曲轅犁」中的設計文化 山西新絳雲雕漆藝的傳承發展研究 中國西南民族褶裙 細料金磚「二尺二寸見方」的工藝文化解讀 文化創意產業 河北蔚縣剪紙的創造性轉化路徑研究 田野手記 中國木版年畫的產地與文化區之辨——基於魯西南地區年畫畫店的考察研究 文化交流 手藝聚合的可能——美國手工專門網站Etsy研究 薩勒佛塔序《景德鎮陶錄》(儒蓮譯本) 17至18世紀歐洲「中國風」背景下西洋繪畫與姑蘇版畫間的相互影響——以德國德累斯頓國家藝術收藏館和德國城堡中的姑蘇版畫藏品為例 書評 文化之「手」——讀呂品田《動手有功——文化哲學視野中的手工勞動》 傳承人園地 蘇?作品8件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