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江南社會歷史評論 (第22期) ISBN:9787100227933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唐力行 頁數:33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896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本期「江南學術前沿」欄目中的兩篇文字中,趙世瑜教授結合歷史人類學的研究方法,就江南史研究如何更加深入談了自己的建議和想法。鄒振環教授則突破既往張元濟研究的慣常思路,從不同地域文化的影響來探討張元濟知識觀念的形成過程。兩位資深歷史學者所談的內容頗具啟發性,有助於拓寬江南研究的思路。內容簡介 本期《江南社會歷史評論》收入了23篇論文。其中趙世瑜教授的文章圍繞如何運用歷史人類學理論和方法進行江南史研究談了自己的看法;鄒振環教授的文章探討了張元濟知識觀念所賴以形成的地域文化環境;蔡振偉與范金民教授合撰的論文則通過論述嚴嵩與無錫安氏家族的交往來考察朝廷權臣與地方富豪是如何建立起人情網路的;陳忠平教授的論文則對江南地方社會精英團體在近代革故鼎新之際所扮演的角色進行了深度研究;王健研究員的論文通過《張廷濟日記》考察了19世紀初江南士人北上科考的路線、行程與費用,還原了科舉史上以往很少有人關注的細節;王菡薇教授的論文則圍繞晚清民初江南地域書畫史的類型與撰寫展開論述,闡明了自己的觀點。 本期《江南評論》的作者既有老一輩資深學者,也有中生代新生代學者中的佼佼者,各位作者的論文新見迭出,給江南區域史的研究帶來新的氣息。目錄 「道·器江南學術論壇」筆談唐力行 從道器之辨來探索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以蘇州評彈為例 戴鞍鋼 近代上海鄉鎮手工技藝和生產的演進 王振忠 雅俗文化同生共榮與「徽學」研究的學術領域 吳建華 搭建藝術與歷史研究的津梁——從藝術社會史的角度淺談董其昌研究的體會 何其亮 園林與歷史 孔令偉 古物與江南文人的日常生活 江南社會 王振忠 從春分到夏至:嘉靖《休寧東門汪氏家乘》所見徽商與徽州社會 梁雪 宋元之際華亭衛氏家族交遊網路及其對地方文化的推動 蔡振偉 范金民 權臣與富豪——嚴嵩與無錫安氏家族之交往 楊茜 嘉定縣學風水景觀的形成與變遷:以匯龍潭為中心 王健 張廷濟的科舉賬:19世紀初江南士子北上會試的心態、行程與花銷 楊齊福 戰時科舉:咸豐九年江蘇安徽鄉試借闈浙江 〔加〕陳忠平 超越革命政治:長江下游市鎮的精英社團與社會變遷(1903-1912) 陳玲玲 清末民初上海縣家族祠堂的分佈與特徵研究 李恩全 沈芳 從會館到同鄉會:晚清民初的湖州旅滬同鄉團體 江南文化 賈飛 王世貞像贊輯佚十五篇及其價值研究 陳騰 疾病與書法:李應禎《安神丸帖》考釋及推論 劉曉 沈周灞橋圖繪考論——兼談灞橋圖像傳統的承續與嬗變 楊昭 嘉道之際凌曙的學術淵源與經學思想 王菡薇 晚清民初江南地域書畫史的類型與撰寫 江南學術前沿 趙世瑜 歷史人類學視野下的江南史研究 鄒振環 作為近代地域文化「多元合金」的張元濟 學術綜述 蘇志偉 第二屆「道·器江南」學術論壇暨第十五屆江南社會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綜述 2022年江南研究 目錄 索引(論著部分)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