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隴西李氏家族與文學研究 周忠強 978752291038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紡織有限公司
NT$43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北朝隴西李氏家族與文學研究
ISBN:9787522910383
出版社:中國紡織有限公司
著編譯者:周忠強
頁數:14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838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北朝隴西李氏家族與文學研究》是一部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著作,隴西李氏本為秦漢隴西郡的名門望族,由於西晉末年天下大亂,故宗族整體遷往河西避難,就此在河西地區立足繁衍,發展壯大。從魏晉時期開始,隴西李氏已經開啟了武力強宗向文化士族的轉變。可是隨著西涼國的覆滅,這一轉變過程遭遇了短暫挫折。南北朝時期,可以視為隴西李氏的第三次興起階段。至北魏後期,隴西李氏成為文化士族的轉變也完成。隴西李氏在北魏以勳業獲得門第,至李暠曾孫李沖時,聲望達於很好。由於與皇權的過分接近,隴西李氏的政治勢力隨著北魏皇權的盛衰而起落,然而,作為文化士族的隴西李氏,由於文化底蘊深厚,因其代有才人,故文脈不墜,綿延不絕。到了隋唐兩朝,兼收並蓄,厚積薄發,從而散發出更為奪目的光芒。

作者簡介
周忠強,男,甘肅平涼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鄭州大學博士後,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會員。現為西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師。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及中西藝術史。

目錄

第一章 魏晉南北朝隴西李氏發展軌跡 1
第一節 隴西李氏溯源 1
第二節 隴西李氏初次興起 3
第三節 魏晉時期的演變 7
第四節 北朝時期的盛衰 12
第二章 隴西李氏的文化傳統 23
第一節 士族門風 23
第二節 家傳學術 26
第三節 家族特徵 33
第三章 世家聯姻與文學交流 41
第一節 隴西李氏與北朝皇室 41
第二節 隴西李氏與范陽盧氏 50
第三節 隴西李氏與滎陽鄭氏 55
第四節 隴西李氏與太原王氏 59
第四章 李暠的文學成就 65
第一節 李暠生平 65
第二節 李暠的文學成就 67
第五章 北朝隴西李氏的文學活動 75
第一節 李沖生平 75
第二節 李沖的文學活動 87
第三節 其他成員的文學活動 96
第六章 結論 107
參考文獻 109
附錄 113

前言/序言
本書系2022年度甘肅省 社科規劃項目”出土文獻與 中古隴西李氏文學家族研究 “(項目編號2022YB053) 階段成果,主要集中於對北 朝隴西李氏家族的系統研究 。目前,綜合學術界的研究 成果來看,中古世家大族的 個案研究日益受到中外學者 的重視,但是與北朝隴西李 氏相關的系統研究成果相對 較少。故本書是在前人的研 究基礎上,以隴西李氏文學 活動為中心進行考察,希望 通過對李氏家族發展脈絡的 系統梳理,探究北朝制度嬗 替、社會演變、文學發展的 內在原因並加深對北朝民族 融合、南北交流、中西交往 的認識。在研究中主要採用 傳世文獻與出土材料相結合 的研究方法,充分結合時代 背景探索,進行實地調查, 以期深入瞭解北朝先民的生 活與精神世界。希望通過此 項研究,為新時期中古文史 研究貢獻一份心力。同秦、隋一樣,北魏也 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承前啟後 、繼往開來的王朝,沒有北 魏王朝的奠基與開拓之功, 很難想像會有後來大唐盛世 的出現。無論是典章 制度社 會結構,抑或衣冠文物、習 俗好尚,北魏對唐朝的影響 是全方位的。與秦、隋這兩 個”短命”王朝相比,北魏作 為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統 治中國北方達百餘年,疆域 遼闊,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絲路暢通。作為中國歷史 上一個極為關鍵的歷史階段,對北魏乃至北朝進行專項 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關 于北魏王朝政治興衰與制度 嬗變,長期以來,前輩學者 都對此給予了充分的關注, 影響巨大,成就卓越。眾所周知,孝文帝太和 改制是實現北魏社會發展曆 史性跨越的關鍵舉措,而實 際上,改革的成功正是漢化 中的鮮卑貴族和北方漢族高 門合作支持的結果。隴西李 氏的代表人物李沖,身為孝 文帝最為倚重的大臣,就曾 在推進漢化的過程中發揮了 重要作用。因此,考察隴西 李氏一族在北朝的發展軌跡,及其對於改革的貢獻,對 於我們認識北朝制度演變和 社會發展,具有不容忽視的 價值。比較而言,學界對於 北朝世家大族清河崔氏、范 陽盧氏、太原王氏、滎陽鄭 氏、弘農楊氏等的研究較為 充分,而對隴西李氏家族的 認識則相對籠統和模糊。由於隴西李氏,支脈分 散,家族龐大,所以有廣義 和狹義的區別。廣義的隴西 李氏,即包括秦漢以來源出 隴西狄道的李姓宗族成員。本書為研究及行文的方便, 取狹義的概念,所謂的北朝 隴西李氏家族,特指西涼李 需之孫李寶一系。陳寅恪先生在《隋唐制 度淵源略論稿》(三聯書店 2001年版)中就曾指出:” 西晉永嘉之亂,中原魏晉以 降之文化轉移保存於涼州一 隅,至北魏取涼州,而河西 文化遂輸入于魏,其後北魏 孝文、宣武兩代所制定之典 章 制度遂深受其影響。”陳 先生認為,北魏文化上承十 六國而來,尤其是河西地區,對於北魏的文化建設影響 巨大。十六國時期,在河西 諸政權中,前涼、西涼的建 立者張軌、李福本是漢族世 家,故漢風不墜;後涼、南 涼、北涼統治者雖然不是漢 族,但他們都仰慕漢族文化,重用士人,故漢族傳統文 化在此傳承不歇。隴西李氏 本為文學世家,早在人魏之 前的十六國時期,西涼李禺 就以文學才華知名於世,據 《晉書》本傳記載,李屬” 通涉經史,尤善文義”,今 尚存其文學作品《述志賦》 等。李屬執政後,振興文教,優待文士。一時群英齊集 敦煌,形成了以敦煌為中心 的”五涼文化”的興盛氣象。李寶歸附北魏後,隴西 李氏社會地位逐漸上升。至 李禺曾孫李沖時,聲望達於
第1,”為當世盛門”(《魏 書 李寶傳》)。錢穆先生 《略論魏晉南北朝學術與當 時門弟之關係》〔《中國學 術思想史論叢》(三),三 聯書店2009年版〕曾指出 :”魏晉南北朝時代的一切 學術文化必以當時門弟作中 心而始有其解答。當時的學 術文化,可謂莫不寄存于門 弟中,由於門弟之護持而傳 習不斷,亦因門弟之培育, 而得有生長有發展。”隴西 李氏家學深厚,李氏子弟大 多行為端莊,重視禮教,顧 念親情。出則身為民範,人 則恭謹自守,好學篤行,聲 譽卓著。他們積極投身於北 朝制度建設與文化建設,在 推進漢化過程中發揮了關鍵 作用。李沖及諸兄弟子侄為 文重視實用,風格質樸,今 尚有部分散體文章 傳世。李 氏不僅與北魏皇室通婚,還 與諸山東高門士族結成錯綜 複雜的姻戚關係。從史志記 載可知,隴西李氏聯姻對象 有元魏宗室、清河崔氏、范 陽盧氏、滎陽鄭氏、巨鹿魏 氏等,如鄭道昭、魏收等文 學家,其家族皆與隴西李氏 結親。因此,考察隴西李氏 與其他高門氏族的聯姻關係,有助於加強對於隴西李氏 作為學術世家的理解,並進 一步深化對北朝作家個人經 曆與文學活動的認識。除傳世文獻之外,北朝 遺存下來相當數量的金石材 料,如墓誌、碑文、造像記 等,其中含有豐富的歷史信 息和時代內涵,足資證史。隴西李氏經過北朝的盛衰, 到隋唐之時,達到它名望上 的隆盛階段。因李唐王室自 稱出自隴西李氏,故在貞觀 年間修《氏族志》時,隴西 李氏被列為第一等。近年在 西安、洛陽發現的唐代皇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