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他異與間距-西方文論與中國視野 ISBN:9787517856627 出版社:浙江工商大學 著編譯者:王嘉軍 叢書名:中國當代文藝學話語建構叢書 頁數:29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839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三個部分:「比較視野」「文論互鑒」和「文化透鏡」。第一部分「比較視野」主要涉及對中西文論、美學和思想的比較,這是筆者近年來關注較多的研究,這項研究最為鮮明地體現了「他異與間距」。第二部分「文論互鑒」主要圍繞列維納斯和當代他異性思想譜系展開,其中的關鍵詞——崇高、不可見者、他者、倫理轉向、未來構成了一片概念星叢,它們實際上都是圍繞「他異」這一維度展開的,也可以反過來說,他異性的維度恰恰是圍繞它們而展開的。在第三部分「文化透鏡」中,筆者嘗試通過對文藝作品,甚至真人秀節目進行分析來讓理論運動起來,同時也通過文學和文化批評來重思理論、透視現實。作者簡介 王嘉軍,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副編審,華東師範大學與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維真學院交流博士,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理事。已出版《叔本華和崇高理論》(專著)、《導讀列維納斯》(譯著),並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哲學動態》等刊物發表論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及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青年課題。獲上海市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學科學術)二等獎。目錄 第一輯 比較視野第一章 他異與間距:經由列維納斯和朱利安思考文化間性 第一節 列維納斯思想中的三種差異 第二節 三種差異與文化間 第三節 列維納斯與文化間性:經由朱利安的迂迴 第四節 他異與共通:從存在到倫理和生活 第五節 跨文化生活、全球化與閑 第二章 本質與慾望:反思朱利安的中西裸體觀比較 第一節 裸體即本質 第二節 無關「本質」的中國繪畫 第三節 裸體與赤裸 第四節 反觀朱利安的中西裸體藝術比較 第五節 結語 第三章 超逾本質主義與反本質主義:文學倫理學與為他者的人道主義 第一節 「反本質主義」之爭 第二節 對「反本質主義」的存在論解釋 第三節 從本質到倫理:他者的涉入 第四節 倫理學、人道主義與反人道主義 第五節 為他者的人道主義與「文學是人學」 第六節 結語 第四章 列維納斯、身體美學和中國思想:一種跨文化比較 第一節 身體作為安置 第二節 身體的存在論意義:享受、居住、佔有、勞動 第三節 面容:一種肉身化的語言 第四節 身體之易感性與給予他者以身體 第五節 列維納斯的身體思想與身體修鍊 第六節 列維納斯與中國身體思想之比較 第七節 結語 第五章 本雅明與列維納斯的「中國相遇」 第一節 為什麼是本雅明和列維納斯 第二節 本雅明在中國的「理論旅行」 第三節 列維納斯在中國的「話語轉換」 第四節 結語 第六章 王國維對叔本華崇高理論的吸收和改造 第一節 古雅說:介於崇高和優美之間的美學範疇 第二節 《紅樓夢》的悲劇與崇高 第三節 「境界說」中的崇高和優美 第二輯 文論互鑒 第一章 偶像禁令與藝術合法性:一個問題史 第一節 偶像禁令與崇高理論 第二節 偶像與他者 第三節 從偶像到聖像 第四節 意識形態、拜物與烏托邦 第五節 文字與圖像、聽覺與視覺之爭 第六節 結語 第二章 親近不可見者:法國當代影像理論的超越維度及其理論潛力 第一節 列維納斯論不可見者的顯現:面容與親近 第二節 從聖像到肖像:影像的神聖性 第三節 電影中的不可見者及其親近方式:以《藍》和《潛行者》為例 第四節 結語 第三章 當代西方文論的「倫理轉向」研究 第一節 列維納斯與法國思想的倫理轉向 第二節 北美倫理批評與人文主義復興 第三節 精神分析的倫理衍變 第四節 創傷理論及其倫理關懷 第五節 諸「倫理轉向」的爭議與共通 第四章 死亡、愛欲、生育與未來:列維納斯與《時間與他者》 第一節 存在是基礎的嗎 第二節 生活就是為了享受生活 第三節 遭遇死亡 第四節 時間將去往哪兒 第五節 爭議和影響 第五章 文學的「言說」與作為第三方的批評家:列維納斯與文學批評 第一節 言說與所說 第二節 言說與文學 第三節 閱讀的倫理及作為第三方的批評家 第四節 批評家與現代文學之惡 第三輯 文化透鏡 第一章 哈姆雷特的幽靈:人質、替代與歷時性 第一節 替代與人質 第二節 哈姆雷特的雙重幽靈 第三節 幽靈、歷時性與獻祭 第二章 昆德拉的相遇與鄉愁 第一節 美麗宛如多重的相遇 第二節 流亡與鄉愁:在解剖台上的相遇 第三節 宛如鄉愁的相遇 第三章 宮島達男:時間的超度 第一節 0、死亡與燈 第二節 解放時間 第三節 存在的遺骸 第四章 《中國有嘻哈》與嘻哈的文化政治 第一節 真人秀的辯證 第二節 嘻哈的政治 第三節 《中國有嘻哈》的去政治 第四節 在政治和資本之間:暖昧的嘻哈文化 第五節 嘻哈與青年經驗的表達 第六節 結語:嘻哈的幽靈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