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這十年 王干 王洪 978701025937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人民
NT$43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王蒙這十年
ISBN:9787010259376
出版社:人民
著編譯者:王干 王洪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899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十年春秋耕耘路,碩果芬芳鑄輝煌。王蒙這十年,以”80後”的姿態和超越生死的感受,將寫作變成生活,迎接新時代。王蒙這十年,既不是黃庭堅的”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的十年,也不是韋應物”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的十年,卻是王蒙”還要抖擻精神、還要激動細胞”的十年。十年艱辛終不負,一生韶華最可期。

內容簡介
王蒙先生是中國著名的作家、文藝理論家和思想家,是中國第一位被授予”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的作家。年近90的王蒙在最近十年依然創作不斷,本書記錄王蒙這十年的創作、工作和生活。本書作者王幹,著名文學評論家、作家、書法家,文學創作一級。曾任江蘇電視臺《東方文化週刊》主編、人民文學出版社《中華文學選刊》主編。2010年獲得第五屆魯迅文學獎。現任《小說選刊》主編,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所教授。對王蒙先生的有幾十年的持續研究,本書是他對王蒙先生所著的評傳。

目錄

前言 輝煌十年 巔峰時刻
一、金色大廳的芳華
二、不老敘事者的青春寫作
三、依然奔跑的”80”後
四、堅定的文化自信者
五、與諸子一起飛翔
六、愛在生活
七、與青春乾杯
八、跨洋過海講好中國故事
九、聚學為海建書屋
附錄一 王蒙十年大事記
附錄二 參考資料
後記

精彩書摘
一、金色大廳的芳華
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十華誕。
七十載,征途漫漫;七十年,轉眼一瞬。
國慶七十周年前夕,9月29日,85歲的王蒙迎來人生中最光輝的一天。這天,王蒙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被授予”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
9月的北京,早已披上了節 日的盛裝。天安門廣場裝扮一新,人民大會堂璀璨奪目,金色大廳莊重熱烈。29日上午,國賓護衛隊護衛著全體國家勳章 和國家榮譽獎章 獲得者乘坐的禮賓車,一路向東,木樨地、復興門、新華門 這條路,步行或乘車,遊覽中或是在遊行的隊伍裡,王蒙走過無數個來回,既有喜悅也有哀傷。但今天坐在禮賓車裡的王蒙,看到窗外的長安街兩旁,蔥蘢的林蔭,鮮豔的道旗,寬闊的街道,一切都是喜慶的、祥和的、美好的。回望自己的85個春秋歲月,從生命的開始他就始終開啟著一個發光的過程,不僅燃燒著自己的人生,也照亮著生活的方方面面。70年前,從他革命的起點到19歲時浪漫的初戀,從《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到他人生的大起大落,王蒙從不忘記初心,更不違背初心,所以他早就埋下了堅定的信念:我們必須努力,我們必須使社會、使國家、使人類、使我們自身比已有的現有的其他國家社會好上千倍萬倍。不是嗎,今天的日子,是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走共同富裕道路幸福的日子,是充滿遐想的日子,每一個人都在憧憬著令人神往的中國夢。”讓所有的日子都來吧!”“讓所有的日子都去吧!”只有這個時候,人們才明白王蒙為什麼在《青春萬歲》詩篇中發出正反相悖的呼喚,因為他參與到了創造幸福日子的偉大征程中,既有滿懷激情的喜悅,也曾歷經坎坷,大開大合,大起大落,大徹大悟。但無論如何,讓祖國母親過得更好,是王蒙踐行一生的承諾。
人民大會堂東門外廣場,多麼熟悉的地方啊。對王蒙來說,他不僅僅是以往從這裡經過,有時候是從這裡沿著臺階拾級而上,走進大會堂行使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有時候,他甚至作為主賓方迎接來自五洲的賓朋,代表著國家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文化的故事,講好中國文學的故事。鏗鏘的”國歌”旋律,不屈的”國歌”旋律,奮進的”國歌”旋律,一次次地回蕩在這裡的上空,也一次次地掠過他的心弦,鼓蕩起他昂揚的鬥志。
今天不同,今天的”國歌”在王蒙看來更具有宣誓的作用、褒揚的作用,是一個偉大民族對她優秀兒女的歌頌與鼓勵。高擎紅旗的禮兵分列道路的兩側,肩槍的禮兵在臺階上莊嚴地矗立,響徹耳旁的還有代表著希望與未來的青少年熱情歡呼致意,這一切是人民對英雄模範的敬仰之意,是人們從內心深處迸發出的愛的情愫。讓這位曾經的少年共產黨員、共和國部長,今天的功勳模範,拾級而上時則有著別樣的感慨:祖國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當年參加革命、少年入黨,心嚮往之的不是榮耀而是壯志與犧牲,是青春的激揚和隨時為國家的大廈添磚加瓦,是做一顆小小的螺絲釘而努力地奉獻。八十四載,歲月蹉跎,無論是普通一員,還是作為共和國的部長,他始終認定自己是一個作家的身份用手中的筆躬身敬業。此刻的國歌聲和著昂揚的歡呼聲,像是獻給出征歸來的勇士的戰歌,更是激勵人們邁進新時代的嘹亮號角。
當進入會場的大門啟動,當習近平總書記領著大家向榮譽的殿堂闊步行進,當黨和國家領導人與各界代表起立鼓掌時,此時的王蒙卻有著超然的穩健和平靜,沉澱著豐富的人生閱歷,晚年唯好靜,老驥思千里。他徐步而堅定地走在獲獎者的中間,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一起步入金色大廳,等待著那光輝的一刻:王蒙將在這裡登臺接受國家最高領導人授予國家榮譽稱號獎章,並作為行業的翹楚、國家的功勳、人民的模範,以”人民藝術家”的名譽,永遠地鐫刻在共和國發展的史冊上。
P1-3

前言/序言
輝煌十年 巔峰時刻 朝發夕至,暮鼓晨鐘, 又是一個十年。古老的曆法 與時代的新算法,一樣喜歡 以十年為一個年代的計量單 位,標誌著人類的歷史進入 嶄新的年代。一個人,一個 人的人生又何嘗不是。2013年10月,王蒙說, 我滿79歲實足年齡,按照咱 們中國本土的習慣,可以毫 不遲疑地自稱八十老翁了。“事隨年代遠,名與圖籍留 。” 十年春秋耕耘路,碩果 芬芳鑄輝煌。王蒙這十年, 以”80後”的姿態和超越生死 的感受,將寫作變成生活, 迎接新時代。王蒙這十年, 既不是黃庭堅的”桃李春風 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的十年,也不是韋應物”浮 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的 十年,卻是王蒙”還要抖擻 精神、還要激動細胞”的十 年。十年艱辛終不負,一生 韶華最可期。王蒙這十年, 是從高原攀上巔峰的十年。作為與新中國共同成長的作 家,王蒙在文壇辛勤耕耘70 載,是共和國文學的代表性 作家,是一個時代的文學標 志和豐碑。是時代選擇了王 蒙?還是王蒙選擇了這個時 代?2019年王蒙榮獲首屆” 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 。這是對一個”時代之問”最 好的注腳,這也應該是雙向 奔赴、雙向選擇的最佳答案,這更是王蒙一生中作為一 個共和國作家的至尊無極的 精彩。中國文藝的星空,從 古到今,群星閃耀、鑠石流 金:從老子、孔子、莊子、 孟子、屈原、王羲之、李白 、杜甫、蘇軾、辛棄疾、關 漢卿、曹雪芹,到魯迅、郭 沫若、茅盾、巴金、老舍、 曹禺,以及聶耳、冼星海、 梅蘭芳齊白石、徐悲鴻,從 詩經、楚辭到漢賦、唐詩、 宋詞、元曲以及明清小說, 從《格薩爾王傳》《瑪納斯 》到《江格爾》史詩,從五 四時期新文化運動、新中國 成立到改革開放的今天,產 生了燦若星辰的文藝大師, 留下了浩如煙海的文藝精品,不僅為中華民族提供了豐 厚滋養,而且為世界文明貢 獻了華彩篇章 。新中國的文 學藝術史上,從沒有一個作 家像王蒙一樣,獲得”人民 藝術家”的國家榮譽稱號, 因為共和國的歷史賦予王蒙 寫作的巨大動力和文學資源,而王蒙的寫作為共和國留 下獨特的文學文本和精神庫 藏,成為共和國獨一無二的 “文學星鏈”,永遠地點亮文 學的星空。黑格爾說過:” 一個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 人,他們才有希望。’ 作為與祖國共同成長的 作家,王蒙見證了中國當代 文學的創作之路。2020年,50卷本的《王蒙文集》由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總計 近2000萬字。如此著述頗 豐,王蒙仍對自己最新發表 的中篇小說《霞滿天》頗為 看重,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 響,因此王蒙說,我對文學 的沉醉是真的。小說發表的 同時,他還寫了一篇500多 字的創作談《日子》,結尾 處有這樣一段話:因為有文 學,記憶不會衰老,生活不 會淡漠,感情不會遺忘,話 語仍然鮮活,思維仍然噌噌 噌,童心仍然歡蹦亂跳,詩 意仍然在意在胸,日子仍然 晶晶亮,我可以告訴讀者, 我的處女作《青春萬歲》的 另一個備用題名,叫作《亮 晶晶的日子》。那時候的王 蒙是年僅19歲的青年,從裡 到外都是亮晶晶的。青春的 光芒沒有因時代變遷而褪色 。王蒙關注人民的命運,書 寫人民生活的變遷,這樣的 情懷和使命不是僅僅為了個 人的抒情、個人才俊的顯示 才寫作,而是希望自己的創 作和成果對國家有利,對人 民有利,能夠表達人民的願 望和心聲。王蒙這十年,是從奮進 有為到創造輝煌的十年。2014年以後,王蒙的第二 個”春之聲”時代再度降臨。《女神》《悶與狂》《笑的 風》《猴兒與少年》等當年 被稱為”集束手榴彈”的意識 流作品化身為多彈頭導彈, 讓略顯沉悶的小說界為之一 震。因為進入新世紀之後, 尤其近十年來,曾經的先鋒 精神逐漸消退,曾經的先鋒 派也慢慢轉向寫實、轉向常 規化寫作,而王蒙反其道而 行之,他繼續高舉先鋒的旗 幟,繼續進行著探索和實驗 。步人晚年,王蒙在文學上 的創新能力並沒有因為年齡 變大而衰退,在80歲之後, 他又”老夫聊發少年狂”,寫 出了一系列”超文本”的小說,成為先鋒文學一面不倒的 旗幟,也是先鋒文學最忠實 的”守靈人”。2015年,81歲 的王蒙因長篇小說《這邊風 景》首獲茅盾文學獎,這是 新疆生活16年給他的饋贈。70萬字的《這邊風景》被人 們稱為中國當代文學中”清 明上河圖》式的民俗畫卷”,但王蒙說,這部作品把維 吾爾人的”柴米油鹽醬醋茶” “喜怒哀樂”“打?、做湯”“ 洞房花燭夜”都寫到了。在 這種意義上,作品的主角或 許並非哪一個具體的人物, 而是”生活”本身。生活讓巴 彥岱成為王蒙的第二故鄉, 他常說新疆人民對他恩重如 山。王蒙和新疆連接著茂密 而綿長的根系,是新疆的養 分讓這個根系能生髮出取之 不盡的深情大愛的新疆故事 。長篇小說《這邊風景》40 年後出版並獲茅盾文學獎, 對於王蒙來說是勇敢一搏後 的心想事成,個中不能說不 蘊含著悲愴,但更多的則是 王第1有的那種隱而不露的 自信與自覺。如果說曾經錯 過茅盾文學獎的《活動變人 形》是當代文學史的遺憾, 那麼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