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充滿-鄭欣淼說故宮 鄭欣淼 978720017517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北京
NT$1,46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太和充滿-鄭欣淼說故宮
ISBN:9787200175172
出版社:北京
著編譯者:鄭欣淼
叢書名:鄭欣淼文集
頁數:35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801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北京故宮博物院是我國優選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
《太和充滿:鄭欣淼說故宮》是述說北京故宮博物院近百年院史的一部讀物,內容由故宮的「物」「事」「人」三部分組成。「故宮物」,包括故宮、故宮文物、故宮博物院三個方面;「故宮事」,即故宮博物院的各種舉措、各項工作;「故宮人」,則都是在故宮博物院院目前佔有一定地位或有相當貢獻的人。
為了避免一般知識性的介紹,《太和充滿:鄭欣淼說故宮》作者結合了自己在故宮的工作實踐和研究體會,提出了一些新的觀點或認為值得重視之處。

作者簡介
鄭欣淼,著名學者,「故宮學」專家。曾任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國家文物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故宮博物院院長、黨委書記,文化部副部長、黨組成員等職。為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等。多年來從事政策研究、魯迅研究、文化研究,2003年首倡故宮學。

目錄
第一編 故宮物
故宮
一、從南京到北京的皇宮
二、故宮是明清兩朝文化的結晶
三、故宮的集大成性
四、故宮與明清宮廷建築
五、故宮與宮廷文物存藏
六、故宮保護第一要務:防火
七、故宮百余年來的新建築
八、故宮是一個文化整體
九、作為世界遺產的故宮
十、故宮的活力
故宮文物
一、清宮收藏的盛與衰
二、清宮收藏的文化傳承意義
三、清宮文物所有權之爭
四、從皇家國寶到中華文化根脈
五、故宮散佚文物的徵集
六、故宮文物的六次清查
七、故宮的非文物處理
八、故宮的宮廷歷史文物
九、故宮文物的外撥
十、故宮的非清宮文物
故宮博物院
一、故宮博物院的劃時代意義
二、故宮博物院理事會
三、故宮文物南遷
四、故宮與中國博物館事業
五、「廢除故宮博物院」的提案
六、「藝術性博物院」的定位
七、對故宮「革命性改造」之議
八、宮與院:保護與利用
九、一個故宮,兩個博物院
十、兩岸故宮博物院文物藏品概況
第二編 故宮事
第三編 故宮人
後記

前言/序言
已經600年的故宮與近百年的故宮博物院,在中國、在世界的地位和影響不言而喻,它幾乎是中國為數不多的、不需要過多語言甚至是不用「翻譯」就能走向世界的文化符號。
正因如此,介紹故宮與故宮博物院的各類書籍可謂汗牛充棟、層出不窮。也正如1000個讀者眼中就有1000個哈姆雷特一樣,每個作者筆下的故宮、故宮博物院都有著這樣那樣的不同。
故宮是說不完、寫不完的。
這本書由故宮的「物」「事」「人」三部分組成。「故宮物」即故宮(包括紫禁城古建築與文物珍藏),這是實實在在的物質文化遺產;「故宮物」也包括故宮博物院,它依故宮而建,是故宮遺產的管理者,通過博物館這個公共文化機構,履行著保護、整理、研究、展示故宮遺產,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故宮事」即故宮博物院的各種舉措、各項工作,這些大大小小的事,是故宮生命力勃勃律動的體現,是當代中國人保護這一人類文化瑰寶的業績與水平的反映。其實,在筆者看來,故宮、故宮文物、故宮博物院也都是由「事」構成的。「故宮人」即在故宮工作的人及與故宮有關的人。事是人乾的,故宮博物院的歷史,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人的歷史。筆者以為,這三個部分緊密相連。
故宮、故宮文物、故宮博物院作為「物」的三個方面,本身都是很大的題目,有著豐富的內容。為了避免一般知識性的介紹,筆者這裏結合自己在故宮的工作實踐和研究體會,提出一些新的觀點或認為值得重視之處,自是一孔之見,亦為獻曝之意。
書中所寫到的「故宮人」,自然都是在故宮博物院史上佔有一定地位或有相當貢獻的人。餘生也晚,無緣親睹許多老前輩的風采,但卻認真了解過他們的事?,甚至寫過有關文章;「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應該不是泛泛之談。其中有幸交往過的先生,筆者則試圖從不同角度去敘說或記述,不拘一種寫法,因篇幅所限,往往覺得言猶未盡。
需要說明的是,在「故宮人」中,為了條理清晰,根據人物特點及貢獻,設了七個類別,以便有大致的區分。但其中不少人難以簡單列入某一類。如馬衡先生,他當過院長,又是學問大家;他對故宮的捐獻,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相當可觀。鄞縣(今寧波鄞州區)邱隘盛墊的馬氏是文化家族。馬裕藻、馬衡、馬廉、馬鑒、馬准五個親弟兄,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教育界著名的「五馬」,馬裕藻、馬廉二位還被聘為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會委員。就是說,在前六個類別,馬衡及「三馬」都是可列入的。但馬衡先生最重要的貢獻,無疑是在十八年院長任上與故宮同人對中華文化瑰寶的典守,於是就列進了「院長側影」。又如孫瀛洲先生,他捐獻的數千件文物是無價之寶,同時他又是瓷器鑒定大家,現在被列入「景仁榮榜」。沈兼士、朱家潘等也是學術大家,則列入「名門風采」。這當然留下難以周全的遺憾。看來,任何分類都有它的局限性。但不管列入哪一類,筆者在述說時,都注意對他們的業績做全面的介紹,以盡量彌補分類帶來的局限性。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