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康有為今文經學思想與晚清變局 ISBN:9787010258584 出版社:人民 著編譯者:張欣 頁數:24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705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以康有為今文經學思想為研究對象,將康有為重新詮釋經學的思想與實踐置於晚清「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語境之中,以《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制考》為切入點,系統梳理了康有為今文經學思想產生的時代背景和學術淵源、以「三世說」和「托古改制」為核心的經學理論體系,以及在此基礎上提出的一系列政治變革理論,嘗試還原出康有為今文經學思想在近代中國社會變局中的意義與價值,有助於深化對康有為思想的研究,為進一步理解近代今文經學獨特的思想特質和內在的演化邏輯提供一個可行視角。目錄 導論第一章 晚清變局與經世思潮的興起 第一節 歷史環境與學術新轉向 一、西力衝擊與晚清變局 二、乾嘉考據向經世思潮的轉向 第二節 今文經學的初興與政治意義闡釋 一、今文經學在西漢時期的興起 二、政治學視角下的今文經學 第三節 經世思潮向晚清政治變革的演進 一、今文經學在晚清呈現蓬勃復興 二、清代今文經學復興的歷史價值 三、今文經學向政治變革思想演進 第二章 康有為今文經學思想的學術傳承 第一節 今文經學傳統的復興 一、常州學派重啟今文經學門徑 二、常州學派重建今文經學傳統的歷史評價 三、庄存與、劉逢祿對康有為經學思想的影響 第二節 治經向改革的推進 一、龔自珍、魏源對常州學派的超越 二、今文經學向政治改革思想的推進 三、康有為今文經學思想的繼承與超越 第三節 廖平的知聖與辟劉 一、廖平經學六變 二、康有為、廖平之間的學術公案 三、康有為與廖平今文經學思想的區別 第三章 康有為今文經學思想的理論體系 第一節 棄古文經學而治今文經學 一、朱次琦的掃去漢宋門戶之分 二、《教學通義》的早期今文觀 三、康有為確立今文經學思想于《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 第二節 古文經之偽的考據證實 一、劉歆以「新學」竄亂真經 二、秦焚書而六經未嘗亡缺 三、辨偽古經與回歸今文 第三節 康有為古經辨偽的評價與反思 一、《新學偽經考》的辨偽方法與歸類分析 二、康有為辨偽古經的經學價值與理論局限 三、《新學偽經考》的政治影響與歷史價值 第四章 康有為基於今文經學的政治訴求 第一節 春秋「三世說」的推補改造 一、康有為對「三世說」的理論繼承 二、康有為對「三世說」的重新發明 三、康有為「三世說」的歷史價值與局限 第二節 素王之論與托古改制的提出 一、《孔子改制考》的主旨大綱 二、托古改制是維新變法的理論工具 三、《孔子改制考》作為變法綱領的意義與局限 第三節 康有為今文經學思想的實踐精神與政治藍圖 一、康有為賦今文經學于維新變法 二、今文經學構建的政治藍圖 三、今文經學構建的漸進政治觀 第五章 康有為今文經學思想的評價與反思 第一節 康有為今文經學思想的價值 一、雜糅兼取的政治哲學 二、晚清變局的思想產物 三、融會中西的初步探索 第二節 康有為今文經學思想的局限 一、康有為今文經學思想的保守傾向 二、近代經學退出政治舞台的肇端 三、康有為經學體系的「托古與駁雜」 第三節 康有為今文經學思想的反思 一、傳統思想的近代化 二、變法思想的心路 三、對西學的體認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