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東部天山廊道軍城研究 王玉平 978720818303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人民
NT$49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唐代東部天山廊道軍城研究
ISBN:9787208183032
出版社:上海人民
著編譯者:王玉平
頁數:33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750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東部天山地區在唐朝為伊州、西州、庭州(北庭都護府)所在地,是新疆地區最早實行中原王朝州縣制的地方。在中原軍政體制的長期影響下,該地區與中原地區一體化趨勢相當明顯,文獻記載東部天山廊道的大量唐代軍城和軍政建制,正是新疆地區與中原地區一體化的重要體現。更為重要是,東部天山地區保存了大量唐代古城遺址,依據唐代古籍和出土文獻,這些古城遺址可與唐代軍城一一對應。本書依據新近的文物普查及考古資料,對唐代東部天山廊道的軍城逐一進行考證,將唐代軍城精確定位,真實還原唐代東部天山廊道的軍城分佈格局。

作者簡介

王玉平,新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新疆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研究員,研究方向為西域史地,主要從事新疆地方史的教學和科研工作。近年來主持國家社科基金1項,省部級課題兩項,在《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史林》《新疆大學學報》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0餘篇。

目錄

緒論
一、東部天山的地理範圍
二、東部天山南北的自然環境特徵
(一)山地草原地貌與遊牧
(二)盆地、平原地貌與綠洲
(三)東部天山亦耕亦牧的經濟形態與南北互動
三、東部天山廊道的軍城和唐代遺址
(一)東部天山南北的軍城
(二)東部天山南北的唐代城址烽燧
(三)東部天山南北唐代城址烽燧的整體分佈態勢
第一章 伊州天山南北的軍城與軍防
第一節 西域門戶:伊吾城
一、牙吾龍遺址與伊吾城地望
二、伊吾城的水環境
三、伊吾城的交通區位
第二節 大沙海東部的「港口」:納職城
一、納職城附近的水環境和屯田
二、納職城的西向交通
第三節 居延路上的重鎮:柔遠城
一、柔遠城的水環境和屯田
二、柔遠城的東向交通
第四節 伊州屯戍核心區:伊吾軍城
一、伊吾軍的位置與水環境
二、伊吾軍屯田
三、伊吾軍城的交通區位
第五節 伊州天山南北的軍防布局
一、伊州天山南北的地理環境和東西通道
二、伊吾軍的遷移與伊州屯戍重心的北移
第二章 西州火山北部的軍城與軍防
第一節 高昌東鎮:蒲昌城
一、蒲昌城的水環境
二、北胥犍屯田與漢唐蒲昌軍城建制沿革
三、蒲昌城的東向、北向交通
第二節 伊西北道上的軍城:赤亭鎮城與羅護鎮城
一、蒲昌縣的駐防核心:赤亭鎮城
二、東部天山中段隘口交通樞紐:羅護鎮城
第三節 蒲昌縣西「山北三城」
一、橫截城
二、臨川城
三、于諶城
第四節 火山寧戎谷附近的軍城
一、寧戎城
二、新興城
第五節 火山北部蒲昌府的戍防布局
一、麴氏高昌國晚期高昌國的東向防禦
二、唐置西州后蒲昌府的北向軍防形勢——以開元二年(714)前後東突厥南侵西州事為中心
三、蒲昌府的城鎮烽戍和軍防體系
第三章 西州火山南部的軍城和墾區
第一節 東部天山南部的屯戍中心:高昌城
一、高昌城的水環境
二、高昌城的屯田
三、天山軍的駐屯
四、高昌城的交通區位
第二節 高昌東部的交通樞紐:柳中城
一、柳中城的位置和水環境
二、柳中屯田與柳中城軍鎮地位的變遷
三、唐代柳中城在高昌東部的交通地位
第三節 南平、安昌墾區
一、南平城、安昌城的位置
二、南平、安昌的水環境
三、晉唐時期南平城由軍城向農墾區的轉變
四、南平與安昌南部的屯戍遺址與天山屯位置考
第四節 高寧墾區
一、高寧城的位置
二、「莎車之地」——高寧屯墾溯源
三、高昌向高寧、柳中等地的徙耕現象
第四章 西州西部的軍城與軍防意圖
第一節 高昌西部重鎮:交河城
一、交河城地形的優勢和劣勢
二、交河城的交通區位
第二節 他地道上的補給站:柳谷鎮城
一、潘家地城堡與柳谷鎮城的位置
二、柳谷鎮的水環境和屯田
三、柳谷鎮的交通區位
第三節 白水澗道上的屯城:白水鎮城
一、白水鎮的水環境和屯田
二、達?城的烽燧分佈與白水鎮城西北交通
第四節 銀山道的入口:天山城
一、天山城的位置與水環境
二、漢唐時期托克遜綠洲城鎮發展概況
三、天山城的交通區位
第五節 西州西入天山腹地的橋頭堡:鸛鵒鎮城
一、?鵒鎮的屯田及?鵒倉的性質
二、?鵒鎮的烽鋪與交通形勢
第六節 唐代西州西向策略——以貞觀後期唐朝在西域的戰事為中心
一、天山腹地廊道的戰略意義
二、貞觀十六年郭孝恪西入天山腹地的戰爭
三、貞觀十八年郭孝恪西入焉耆的戰爭
四、貞觀十九年唐軍再入天山腹地
五、貞觀二十二年昆丘道行軍路線考察
第五章 天山北麓庭州的軍城與軍防
第一節 東部天山北麓屯戍中心:金滿城
一、金滿城的水環境
二、金滿城屯田和城鎮變遷
三、金滿城的交通區位變遷
第二節 庭州東部蒲類城及蒲類縣界諸軍鎮
一、蒲類城、蒲類鎮
二、郝遮鎮、獨山守捉城
三、成(鹽)泉鎮、特羅堡
四、蒲類城東向、南向交通形勢
第三節 瀚海軍的駐屯
一、沙缽守捉
二、馮洛守捉
三、耶勒城守捉
四、俱六城守捉
第四節 庭州西部輪台城及輪台縣界諸軍鎮
一、輪台城
二、清海軍的駐屯
三、輪台城周邊的交通態勢
第五節 東部天山北麓庭州境內的唐代遺址分佈與軍防格局
一、唐代遺址的水系分佈
二、博格達山北麓的三條軍事交通線
參考文獻
一、基本史料
二、出土文獻
三、研究著作
四、研究論文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