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政治學話語體系建設基本問題初探 ISBN:9787307240131 出版社:武漢大學 著編譯者:劉偉 叢書名:中國話語體系建設叢書 頁數:31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721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各部分之間的關係:第一部分開宗明義,從概念重構、理論創新、方法運用及知識鑒別四個方面,引出政治學話語體系建設的基本問題;第二部分從「古今中西」兩個維度論述話語體系建設的思想資源,釐清了理論創新可選擇的路徑;第三部分圍繞代表性學術案例,具體展現政治學話語體系建設中概念重構、理論創新與方法運用的實踐形式,使第一部分提出的基本問題落到實處;第四部分討論代表性方法論,分析不同方法的利弊得失,從深層反思政治學話語體系建設中的方法論問題;第五部分從概念、理論和方法三個方面,重新回到對話語重構的討論上,提出政治學話語體系建設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及創新政治學話語體系的可行性建議,收束全書。全書各個部分之間前後呼應、邏輯關聯,既有概念、理論和方法反思,也有學術個案分析,還有未來方向指引,使宏觀、中觀與微觀的視角密切結合,做到了理論與實證、抽象與具體的辯證統一,進而也初步回答了政治學話語體系建設中「是什麼」「為什麼」和「怎麼辦」的基本問題。作者簡介 劉偉,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武漢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地方政治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政治學會青年工作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研究領域涉及基層政治、政治心理與當代中國政治等。 著有《難以產出的村落政治》《普通人話語中的政治》《政治學學術規範與方法論研究》等,譯著有《多元社會中的民主》,在《政治學研究》《中國行政管理》等雜誌發表論文80餘篇,專著曾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目錄 第一章 政治學話語體系建設論要第一節 政治學話語體系之獨特性與重要性 第二節 政治學話語體系建設中的概念重構 一、政治學概念的類型與特徵 二、當前我國政治學概念的供給現狀及危機 三、概念重構的主要路徑與基本原則 四、餘論:從概念重構到概念體系重構 第三節 政治學話語體系建設中的理論創新 一、理論創新的內涵 二、理論創新的必要性 三、理論創新的思想和學術資源 四、理論創新的路徑 五、結語 第四節 政治學話語體系建設中的方法運用 一、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研究取向 二、行為主義研究取向 三、新制度主義研究取向 四、歷史政治學研究取向 五、總結與思考 第五節 政治學話語體系建設中的知識鑒別 一、問題的提出:知識鑒別何以必要 二、知識分類:政治學話語重構中知識鑒別的主要方面 三、知識省思:話語重構中知識鑒別的基礎環節 四、延伸討論:政治學話語重構中的知識能力考量 第二章 政治學話語體系建設中的「古今中西」問題 第一節 重溫中國傳統與現代政治學話語體系的構建 一、問題的提出 二、中國傳統政治學話語體系及其瓦解 三、中國現代政治學話語體系構建為何要重溫傳統 四、中國現代政治學話語體系構建如何重溫傳統 五、結語 第二節 從「回應」到「競爭」:新時代中西政治學話語的探索與爭鳴 一、引言 二、「追蹤回應」:西方政治學話語體系的積累優勢 三、「反思改造」:對西方政治學話語的慎思明辨 四、「敘述競爭」:在中西對話中實現中國政治學話語的創新發展 第三章 政治學話語體系建設中的代表性學術案例(上) 第一節 當代西方學界的脆弱國家政治話語紛爭及其啟示 一、當代西方脆弱國家政治話語的全球傳播 二、西方學界的脆弱國家政治話語紛爭 三、脆弱國家政治話語紛爭的原因 四、啟示 第二節 中國治理場景中的合法性話語:反思與重構 一、導言 二、自上而下的合法性論證話語 三、自下而上的合法性描述話語 四、重構中國治理場景中的合法性話語 第三節 合法性構建的政治符號之維——基於結構 功能主義的分析框架 一、符號世界:進入文化研究的基本路徑 二、政治符號:構建合法性的有效工具 三、價值、法理與民意:政治符號的合法性輸入 四、認知、規範與信仰:政治符號的結構 功能分析 五、結語 第四節 中國文化領導權話語的生成和演變——一項概念史的考察 一、文化領導權話語的西學源流 二、文化領導權話語的中國化 三、文化領導權話語的治理邏輯 四、文化領導權話語的反思重構 第四章 政治學話語體系建設中的代表性學術案例(下) 第一節 中國政治學話語體系的創新路徑探析——以國家 社會關係理論為例 一、問題的提出與文獻回顧 二、國家 社會關係理論的本土運用:嬗變及其反思 三、面向未來:中國政治學話語體系的創新路徑 四、結論與討論 第二節 國內學界網路政治參与研究的話語反思 一、國內網路政治參与研究的發展概況 二、國內網路政治參与研究的概念生成 三、國內網路政治參与研究的話語變遷 四、國內網路政治參与研究的話語反思 五、結語 第三節 國內學界的網格化管理研究:回顧、反思與展望 一、引言 二、網格化管理:技術架構、實踐模式與政策擴散 三、網格化管理的效用與限度 四、從網格到網路:網格化管理的轉型 五、我國網格化管理研究的特點與未來展望 第四節 「社會治理共同體」話語的生成脈絡與演化邏輯 一、問題的提出:何為社會治理共同體 二、溯源共同體理論:社會治理共同體話語興起的理論淵源 三、話語體系建構:社會治理共同體話語生成的政治意涵 四、國家與社會互動:社會治理共同體話語的理論內涵 五、增強社會自主性:社會治理共同體話語的價值導向 六、結論與討論:社會治理共同體話語的研究趨勢 第五節 近年來城鄉基層「治理重心下沉」話語的再審視 一、引言 二、基於國家建構的治理重心下沉 三、關於治理重心下沉內卷化的討論 四、帶回政黨:治理重心下沉話語的新轉向 五、回到中國情境的話語建構 第五章 再思政治學話語體系建設中的代表性方法論 第一節 作為政治學方法論的理性選擇制度主義 一、理性選擇制度主義的起源與發展 二、理性選擇制度主義的基本內容與研究取向 三、理性選擇制度主義的流派特點與理論優勢 四、適用性反思:理性選擇制度主義在國內的發展限度 五、結語 第二節 歷史制度主義與歷史政治學的歷史之辨 一、引言 二、歷史制度主義和歷史政治學:緣起與發展 三、何謂政治學中的歷史:歷史制度主義和歷史政治學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