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制度與知識-明代官員通曉律意研究 ISBN:9787100226448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吳豔紅 叢書名:法律文化研究文叢 頁數:40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748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中國帝制後期的官員具備怎樣的律法知識,刑名官員的專業程度如何,一直是學界討論的重要話題。本書以現存三十余種明代《大明律》律注為主要材料,探究明代官員通曉律意的一般過程,將明代官員作為一個群體,對其通曉律意的程度作出估量。這一估量成為可能,與本書對制度的強調有關。 作者認為制度在激勵、規範和形塑官員群體通曉律意的過程中起到了核心的作用。在制度的框架下,明代官員群體出現律法知識的差異,其中刑部官員和憲府官員成為以《大明律》律注為核心的律法知識創造、流通的主要群體。以制度為依託,明代中後期,一個相對開放的律法知識領域得以形成。書坊本律注帶入了基層、民間、商業的元素,與官員所創造的流通的律法知識形成有效互動,對於明代官員律法專業性的培養起到了相當關鍵的作用。作者簡介 吳艷紅,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社會學博士。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美國艾德里安學院(Adrian College)社會學系、浙江大學歷史系任職,現為美國布林莫爾學院(Bryn Mawr College)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明史、制度史、法律文化史。著有《明代充軍研究》《明朝法律》等,發表中英文論文四十余篇。目錄 前言一、明代官員的刑名知識 二、《大明律》律注 三、制度 四、本書的材料與結構 第一部分 背景 第一章 通曉律意 一、「講讀律令」與講讀律、例 二、依律議罪 小結 第二章 「書生不解例律」 一、科舉、觀政與官員的律法知識 二、明朝廷的官方《大明律》律注 小結 第二部分 刑部的養成之力 第三章 刑部官員注律 一、應檟與《大明律釋義》 二、「備員法曹」 三、「幸無多事」 小結 第四章 職掌與專業的特徵 一、刑部官員撰著的《大明律》律注 二、關於條例 三、「買休賣休」律的討論與註釋 小結 第三部分 律法專家群體的建設 第五章 以憲府官員為律法專家 一、張楷、宋儒與《律條疏議》 二、憲府官員為律法專家 三、憲府官員與百官通曉律意 小結 第六章 集解與重刊 一、從胡瓊到王楠 二、從陳省到梁許、王藻與應朝卿 三、《大明律例附疏》與《大明律疏附例》 小結 第七章 關於衷貞吉本《大明律集解附例》 一、衷貞吉本《大明律集解附例》 二、與陳遇文、鄭汝璧律注的關係 三、高舉刊印《大明律集解附例》 四、「同校刊」與「同纂注」 小結 第四部分 律法知識領域的拓展 第八章 百官習律 一、孫存與《大明律讀法》 二、姚思仁《大明律附例註解》 小結 第九章 儒生與書坊的參与 一、何廣與《律解辯疑》 二、儒生與書坊的參与 小結 第十章 書坊本律注 一、以實用為中心 二、「臨民典則,莫不畢具」 三、與官方的連接 小結 結論 一、明代官員的通曉律意 二、制度與知識 附錄一 本書已用《大明律》律注 附錄二 本書已用《大明律》律注作者(編撰、纂輯、刊印者)情況列表 附錄三 本書已用《大明律》律注刊印情況列表 附錄四 本書已用《大明律》律注成書、刊印時間列表 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