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在時空機器中旅行-面向未來的媒介考古 ISBN:9787576504958 出版社:同濟大學 著編譯者:西格弗里德.齊林斯基 叢書名:全球視野下的當代媒介理論系列叢書 頁數:20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797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全球視野下的當代媒介理論」系列叢書由同濟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李麟學、傳播繫系主任王鑫、學術發展部副主任丁凡擔任主編,同濟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和外國語學院多位教師參与了翻譯及審校工作。德國知名媒介理論學者西格弗里德·齊林斯基、建築師及媒介理論家丹尼爾·里伯斯金、傳播學者威廉·弗盧塞爾擔任叢書顧問。本套叢書聚焦全球視野下的當代媒介理論的思想、學派以及研究成果,致力於將經典、創新、前沿的媒介理論引入學者和公眾視野,適用於對媒介理論研究、學科交叉及創新理論研究感興趣的受眾。 本書是德國著名媒介理論家西格弗里德·齊林斯基的最新短篇媒介論集,是其首次在中國授權出版。本書以「時間-空間」概念為核心,以8篇媒介理論文章為主要內容,從跨學科、多領域視角切入,探討了面向未來的媒介考古學的眾多議題和可能性,包括擴展動畫、前瞻性考古學、高級材料學、現代性、異托邦以及城市媒介等系列主題。本書適用於對學科交叉視野下的媒介理論及研究方法感興趣的學者與受眾。 作者簡介丁凡,同濟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助理教授,碩士生導師,學術發展部副主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同濟大學建築學學士、碩士、博士,城鄉規劃學博士后流動站出站博士后。研究方向為城市更新、城市傳播、城市文化研究、城市媒介理論。以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在《城市規劃學刊》《城市發展研究》《現代城市研究》《建築學報》《建築師》《探索與爭鳴》等雜誌上發表論文30餘篇。曾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國家人才計劃——全國「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資助項目、省部級人才計劃——上海市「超級博士后」激勵計劃資助項目。獲同濟大學優秀出站博士后表彰。 目錄叢書總序:萬物皆媒時代的媒介思維風暴李麟學 中文版序西格弗里德·齊林斯基 1 拓展材料學:鍊金術,作為混合現實的思維方式與形式 1 1 混合現實 1 2 鍊金術思維的起源 1 3 銜尾蛇 1 4 投影 1 5 宇宙的噪音 1 6 鍊金術活動原理 1 7 結語 2 擴展動畫:文字和圖像的簡短譜系 2 1 方法前綴 2 2 語義場 2 3 主題聯繫 2 4 技術史上的技術靈魂 3 走向「南方現代性學會」:有意義的範式轉向,而非範式更迭 3 1 仁慈與寬恕 3 2 「世界的歷史就是自由意識的進步」 3 3 來自開羅黑暗洞穴的光 3 4 帕多瓦的噴火怪物 3 5 那不勒斯媒體 3 6 移位而非轉向 3 7 現代作為一種態度 3 8 新方向 3 9 拉丁變體學,與復歸廷巴克圖的可能性道路 4 未來考古學 4 1 引言 4 2 起點未來 4 3 兩個案例研究 4 4 瓦德·梅庫姆 4 5 作為結論的請求 5 異托邦場所:作為展演現場的城市 5 1 邂逅的物質主義 5 2 人和機器的藝術 5 3 作為音樂盒和發聲共鳴體的城市 6 城市:強大的時空機器 6 1 傳播媒介 6 2 互動的可能性空間 6 3 驚喜的製造者 6 4 大事件和卓越的多樣性 6 5 新舊事物的共生 6 6 時空機器 7 在媒體裝置之外和之間 7 1 裝置概念的理解 7 2 我/我們 7 3 橫向性:以讓-呂克-戈達爾為例 7 4 結論:我想得出什麼結論? 8 多孔城市:去程序化的巨型城市與景觀 8 1 水平與垂直 8 2 去程序化 8 3 羅莎·芭爾芭和她的非結構性空間 8 4 理想的界面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