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金融史-體系的碰撞與變化 賀力平 978752201984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金融
NT$687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世界金融史-體系的碰撞與變化
ISBN:9787522019840
出版社:中國金融
著編譯者:賀力平
頁數:47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792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世界金融史:體系的碰撞與變化》講述20世紀世界金融發展歷程,概括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在20世紀的變化趨勢,梳理各國金融體制在20世紀前半期和後半期從離散走向趨同的緣由。上篇「地區和國別」概述市場經濟國家、計劃經濟國家(轉軌經濟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地區)的金融變化;下篇「專題」聚焦市場經濟國家中各類銀行在20世紀前半期和後半期的巨大變化、機構投資者在20世紀後半期的崛起,以及國際金融關係在20世紀前後兩個時期的嬗變。本書旨在展現20世紀世界金融發展變化的全景圖,既陳述金融機構和市場演進中的創新與成就,又論及各種金融體制的矛盾和衝突。

作者簡介

賀力平,1958年出生於重慶,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金融系教授,近年來主要學術兼職包括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副會長和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1978∼1982年就讀於四川財經學院(西南財經大學),1987年碩士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系,1989∼1991年先後為劍橋大學國際研究中心和經濟系訪問學者及研究生,1996年獲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經濟學博士學位。1987∼1989年及1997∼2000年任職于中國金融學院,曾任國際金融教研室副主任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2001年起任北京師範大學經濟學院(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金融系主任(2001∼2010年),2011年後任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2002∼2003年作為富布萊特學者訪問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主要著作有《個人支票與信用》《融入世界經濟:中國與國際發展經驗》等。

目錄

作者引言
致謝
導論 20世紀金融發展和變化的基本線索
第一章 世界金融體系的形成及內在矛盾
一、國際貿易發展與金本位制擴散
二、世界金融體系的形成
三、世界金融體系的內在矛盾與局限性
四、大戰爆發與體系分裂
上篇 地區和國別
第二章 工業化國家金融體制的演變
一、各國金融體制的離散與趨同
二、20世紀前半期:奧地利(奧匈帝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瑞士瑞典西班牙加拿大澳大利亞
三、20世紀後半期:義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亞瑞士荷蘭比利時西班牙瑞典
四、本章小結
第三章 金融與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的發展追求
一、形態多樣的金融體制與發展路徑
二、20世紀前半期:中國印度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南非巴西墨西哥
三、20世紀後半期:「亞洲四小龍」印度尼西亞印度以色列沙烏地阿拉伯南非巴西阿根廷
四、伊斯蘭金融的興起和流行
五、本章小結
第四章 計劃經濟中的金融及改革探索
一、銀行國有化的思想淵源
二、蘇聯計劃經濟體制及俄羅斯轉軌過程中的金融
三、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體制改革與金融
四、計劃經濟時期和改革開放早期階段的中國金融
五、本章小結
下篇 專題
第五章 銀行的變化
一、商業銀行的變化
二、住房按揭銀行和儲蓄銀行的迅猛增長與變化
三、存款保險制度與銀行監管的發展
四、投資銀行的演變
五、德法日銀行體制在20世紀後半期的演變
第六章 證券市場的發展與機構投資者的興起
一、證券市場在20世紀的曲折歷程
二、保險公司在20世紀的發展
三、社會保障制度的誕生和發展
四、「養老金革命」及其金融意義
五、組合投資基金的迅猛增長
六、新型股權投資基金的興起
第七章 國際金融關係的演變
一、國際聯盟及其經濟金融組織的運行
二、楊格計劃與國際清算銀行的誕生
三、創建布雷頓森林體系
四、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動搖和瓦解
五、歐洲美元、石油美元與離岸金融市場的成長
六、多邊開發銀行的運行和作用
參考文獻
索引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