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現代化下的經濟高質量發展-第九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優秀成果獎 第四&五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青年學者獎頒獎典禮暨論壇文集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
NT$56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式現代化下的經濟高質量發展-第九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優秀成果獎 第四&五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青年學者獎頒獎典禮暨論壇文集
ISBN:9787577200460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
著編譯者: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研究基金會
頁數:22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755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簡體書】 中國式現代化下的經濟高質量發展-第九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優秀成果獎 第四&五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青年學者獎頒獎典禮暨論壇文集 787577200460 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研究基金會

編輯推薦
本書是張培剛獎頒獎活動的重要嘉賓、專家主題演講的彙集,專家層次高,在學術界和社會都具有很大的影響力,文集多結合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分析深入,觀點深邃,是讀者了解國家重大經濟戰略施行的有益的參考資料。
具體來說,本書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本文集所收錄文章的作者,都是國內外一流的經濟學家,擁有很高學術聲譽和廣泛的社會影響;
(2)文章多集中於國內當前的經濟重大舉措和戰略,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解讀力;
(3)文章視角多元,分析深入,觀點深邃,對讀者有較強的啟發意義和參考價值;
(4)該文集也是張培剛獎活動的一個重要產出成果,已經連續出版多年,具有很好的史料價值。
本書可作為為高校教師和研究機構研究人員的科研教學的參考資料,也可作為高年級本科生及經濟學專業研究生相關專業課的課輔材料。

內容簡介
該書主要彙集2021、2022年張培剛獎頒獎典禮的獲獎者代表發言以及專家在論壇所做的主題發言,這些發言都是圍繞「后小康時代的中國經濟發展」「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與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這兩個重大主題展開多方面、深層次的探討,匯聚了學者們對於相關研究領域的*新個人研究,書中的觀點對政府部門的政策決策能提供有益的借鑒,也可以為高校教師和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在教學和研究方面能夠提供多維的視角和豐富的素材。本書可作為高校教師和研究機構研究人員的科研教學的參考資料,也可作為高年級本科生及經濟學專業研究生相關專業課的課輔材料。

作者簡介
為了推動我國對發展經濟學的研究和傳播,立足中國,面向世界,以嚴謹的科學態度,不斷探索包括我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如何快速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有效途徑,原華中理工大學設立了以張培剛先生命名的非公募基金會「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研究基金會」。基金會*初於1992年通過民間籌資人民幣10萬元,經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核資批複同意設立。1999年經湖北省民政廳審定合格,准予登記,並頒發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2004年6月1日國務院頒布實施《基金會管理條例》,根據有關規定,基金會於該年底再次經過湖北省民政廳審查合格,以「武漢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研究基金會」的名稱作為非公募基金會登記註冊。基金會由社會團體法人轉變為基金會法人,現有資本人民幣500多萬元,主管單位是湖北省教育廳。 基金會的兩項重要公益活動就是設立「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簡稱張培剛獎) 和舉辦中國經濟發展論壇。 具體包括開展學術研究活動,獎勵科研成果,資助研究及出版,籌集資金,實現增值,開展捐資助學等社會公益活動。基金會的成立對推動我國對發展經濟學的研究和傳播,立足中國,面向世界,以嚴謹的科學態度,不斷探索包括我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如何快速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有效途徑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

目錄
第一部分概論/1
一組織工作簡介/2
二評選公告/5
三頒獎典禮暨論壇公告/11
四獲獎者及獲獎作品簡介/15
第二部分第四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青年學者獎頒獎典禮紀要/29
一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科創建40周年慶典暨第四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青年學者獎頒獎典禮在華中科技大學隆重舉行/30
二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校長尤政致辭/33
三湖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喻立平致辭/35
四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研究基金會理事長、北京大學?豐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副會長巴曙松致辭/36
五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原院長徐長生宣讀頒獎詞/40
六第四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青年學者獎獲獎者獲獎感言/42
七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建華致辭/48
第三部分第九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優秀成果獎、第五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青年學者獎頒獎典禮紀要/51
一第九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優秀成果獎、第五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青年學者獎頒獎典禮在華中科技大學隆重舉行/52
二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許曉東致辭/55
三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研究基金會理事長、北京大學?豐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副會長巴曙松致辭/57
四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原院長徐長生宣讀頒獎詞/60
五第九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優秀成果獎獲獎者獲獎感言/63
六第五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青年學者獎獲獎者獲獎感言/71
第四部分「后小康時代的中國經濟發展」論壇學術報告/75
一后小康時代我國新發展的機遇姚樹潔/76
二創新驅動階段的區域經濟發展——技術發現假說與檢驗鄭江淮/84
三競爭中性原則的形成與發展趨勢巴曙松/90
四稅制改革、營商環境與市場活力劉志闊/102
五資源產業依賴與綠色低碳轉型發展邵帥/107
六進口競爭與企業污染排放李小平/117
七地方政府財政壓力和企業污染排放孔東民/121
第五部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與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論壇學術
報告/127
一創新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張燕生/128
二金融市場推動ESG可持續發展巴曙松/134
三以數字化轉型助力高質量發展艾春榮/144
四高校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歷史使命趙凌雲/148
五農村現代化與鄉村振興戰略郭熙保/152
六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農業農村發展沈坤榮/157
七多重政策目標與地方政府行為方穎/162
八鄉村振興與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探索張建華/168
九多極雁行格局與全球價值鏈重構歐陽嶢/175
十基於當代中國區域不平等及發散俱樂部的研究姚樹潔/181
十一中國經濟增長:事實、邏輯與未來程名望/188
十二教育扶貧與人力資本積累宋弘/195
十三理論結合實際,在世界學術舞台講好中國故事翁翕/203
十四醫療保險中的道德風險張川川/209
第六部分媒體報道/215
一參与頒獎典禮、論壇的主要新聞媒體單位/216
二關於頒獎典禮、論壇校外媒體報道的匯總/217

精彩書摘
接下來講一下我們*近幾年的一些研究工作——主要是關注資源型地區綠色轉型的問題。我們知道,資源產業依賴會通過一系列的行為和機製造成資源型地區增長乏力。但是有一個現象或者說有一個因素,實際上是現在的研究關注不足的,即我們現在大力倡導的生態文明建設。環境治理問題、生態環境惡化,尤其是一些環境治理目標的提出,對本來就增長乏力的資源型地區而言更是「雪上加霜」,相當於給它們戴上了新的「緊箍咒」。資源開發活動會通過破壞生態環境,對經濟轉型發展產生負面影響。我們要探討資源經濟體的發展問題,必須把這個因素也考慮在內,將它作為一個外部約束條件。通過對現實的觀察,我們可以看到資源型地區和非資源型地區的一些對比情況,我們發現,在空氣污染(比如二氧化硫、粉塵的排放)方面,無論是強度還是規模,資源型地區都遠高於非資源型地區。也就是說,資源型產業的發展壯大,並未對資源型地區的長期經濟增長形成有效支撐,反而「透支」了該地區的生態環境,這是一個非常需要引起人們重視的現象。同樣地,我們也從人力資本維度總結了自然資源對資源型地區經濟增長的一些不利影響。我們發現,對於人們普遍關注的霧霾污染,資源型地區也要比非資源型地區嚴重,這就會對資源型地區的民眾健康產生一定的影響,也自然不利於資源型地區人力資本的積累。
再從我們現在非常關注的雙碳目標——碳達峰、碳中和層面出發來探討這個問題。將資源型地區和非資源型地區進行比較可以看出:無論是碳強度還是碳排放的規模,資源型地區都明顯高於非資源型地區。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資源依賴對一個國家和地區而言,不僅會對發展或者增長產生「詛咒」,也可能對居民的健康、人力資本積累產生很大的不利影響。一些環境科學的研究顯示,碳排放的增多會對人體的健康產生不容忽視的影響,從這個角度來說,碳排放也是一種污染物。通過對上述種種現象的觀察,我們可以發現,資源型經濟的粗放式發展模式(即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帶來了高昂的環境成本和不容忽視的健康風險。而且,經濟發展方式的慣性運行,也會使得節能減排和綠色轉型陷入步履維艱的狀態。

前言/序言
張培剛(1913—2011)先生是我國具有國際影響的老一輩經濟學家,他為發展經濟學的創立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成立以張培剛先生命名的非公募基金會——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研究基金會,目的在於推動我國發展經濟學的研究和傳播,立足中國,面向世界,以嚴謹科學的態度,不斷探索包括我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如何有效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理論與政策。
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研究基金會的兩項重要公益活動就是支持張培剛發展經濟學優秀成果獎和張培剛發展經濟學青年學者獎的評選和表彰工作。設立張培剛發展經濟學優秀成果獎,旨在表彰為發展經濟學及其相關研究做出突出貢獻的學者,促進經濟學研究繁榮,推動中國經濟發展;設立張培剛發展經濟學青年學者獎,旨在發現和表彰在發展經濟學相關領域擁有紮實的學術研究成果並且具有較強科研潛力的中國青年經濟學者,促進中國經濟學學術進步,推動經濟學學科建設,鼓勵經濟學青年人才的成長,提高中國經濟研究水平。
張培剛發展經濟學優秀成果獎的評選於2006年啟動,每兩年評選一次。何煉成、林毅夫、史晉川、譚崇台、吳敬璉、劉遵義、蔡昉、姚洋、帕金斯(美)、厲以寧、朱玲、魏尚進、李揚、黃群慧、洪銀興等學者先後榮獲此獎。張培剛發展經濟學青年學者獎的評選於2018年啟動,每年評選一次。朝鏞、王勇、陳斌開等青年學者先後榮獲此獎。我們歷次的頒獎活動均獲得了圓滿的成功,實現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力。目前張培剛獎已經成為我國社會科學界備受關注的重要獎項,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在不斷增強。
第九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優秀成果獎評獎結果已於2022年產生,歐陽嶢,程名望、賈曉佳、仇煥廣,何國俊、王紹達、張炳,倪紅福,楊子暉,姚樹潔、張宗益的六部作品獲獎。第四&五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青年學者獎評獎結果分別於2021、2022年產生,中國人民大學的劉瑞明,復旦大學的劉志闊和上海財經大學的邵帥獲第四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青年學者獎;復旦大學的宋弘,北京大學的翁翕和浙江大學的張川川獲第五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青年學者獎。
2021年11月6日,第四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青年學者獎頒獎典禮在華中科技大學舉行;2022年10月7日,第九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優秀成果獎、第五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青年學者獎頒獎典禮在華中科技大學隆重舉行。這兩次重要的學術活動均由華中科技大學主辦,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承辦,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研究基金會支持。
在兩次頒獎典禮同期,我們分別舉辦了「后小康時代的中國經濟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與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學術論壇。
根據慣例,我們將頒獎及論壇活動的有關情況彙編成集出版,書名定為《中國式現代化下的經濟高質量發展——第九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優秀成果獎、第四&五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青年學者獎頒獎典禮暨論壇文集》。
本次活動得到了中央和省有關部委和領導的親切關懷,得到了華中科技大學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全國兄弟院校和廣大學界同仁的支持。同時,本次活動還得到了包括校友在內的很多社會人士的鼎力相助,我們在此誠致謝意!
此外,在籌備活動、收集整理和出版本書的過程中,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領導和編輯、本書編委會各位成員以及經濟學院的眾多師生,特別是戴則健、徐長生、宋德勇、錢雪松、孔東民、崔金濤、姚遂、王彬、袁悅、郭寧、李鴻鵬、黃莉、黃韶慧、馬文麗等同志,都付出了辛勤的勞動。我們也一併表示衷心的感謝!
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院長
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
張培剛發展研究院院長
2023年5月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